【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调吸声板
本专利技术属于声学
,尤其涉及一种可调吸声板。
技术介绍
声波在室内传播时,要被墙壁、天花板、地板等障碍物反射,每反射一次都要被障碍物吸收一些。这样,当声源停止发声后,声波在室内要经过多次反射和吸收,最后才消失,我们就感觉到声源停止发声后还有若干个声波混合持续一段时间(室内声源停止发声后仍然存在的声延续现象)。这种现象叫做混响,这段时间叫做混响时间。不同功能的室内空间需要满足不同混响效果,混响时间T60是最重要的混响指标,它表示一个声音下降60分贝所需要的时间。演讲厅需要较小的混响时间以便声音清晰的传达(混响效果小);为了欣赏音乐,音乐厅需要相对较长的混响时间,而不同的音乐形式亦需要不同的室内混响配合才能达到最好的欣赏效果。室内混响控制和墙面及装饰物的吸声系数有关。室内墙面及装饰物拥有越高的吸声系数,室内混响时间就越低。对于一个固定的室内空间,装修完成后,该室内的吸声系数很难再调整。目前人们都通过可折叠/卷叠的布帘,可转动的吸声板或者可拆卸的吸声板来调整室内总体吸声面积,从而达到控制室内混响的目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吸声板,其包括至少一个吸声单元,其中,所述吸声单元包括线圈-磁铁结构和振膜,所述线圈-磁铁结构连接至至少一个分流电路,用于提供附加至所述振膜的声阻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声板,其包括至少一个吸声单元,其中,所述吸声单元包括线圈-磁铁结构和振膜,所述线圈-磁铁结构连接至至少一个分流电路,用于提供附加至所述振膜的声阻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声板,其中,所述振膜为板状振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声板,其中,所述线圈-磁铁结构和所述板状振膜设置在骨架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声板,其中,所述振膜为盆状振膜,所述盆状振膜和所述线圈-磁铁结构构成动圈扬声器。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吸声板,还包括背腔和面板,所述至少一个吸声单元设置在背腔内,并用面板封装。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宇敏,黄立锡,王春启,
申请(专利权)人:香港大学浙江科学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