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比较滤波红外通信电路及实现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770665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3: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比较滤波红外通信电路及实现方法,克服现有技术的近端通信速率低、通信可靠性差的问题,包括单片机串口、红外发射、红外接收,单片机串口的发送端与红外发射的输入端相连接,单片机串口的接收端与红外接收的输出端相连接,还包括用于比较原始信号与基准电压电平的比较电路,比较电路位于单片机串口与红外接收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对红外接收端接收到的原始信号电压值采用了比较电路去进行判断,以确定对应的电平,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增强通信速率及通信可靠性,在刚导通阶段或距离较远信号较弱的时候也能正确的传输码流,就有效的提高通信距离、提高通信速率;加了比较器判断后可以提高通信的抗干扰信能力和通信距离的作用,减少误码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比较滤波红外通信电路及实现方法
专利技术涉及电信
,尤其是涉及一种通信倍速高、可靠性强的比较滤波红外通信电路及实现方法。
技术介绍
红外线通信是一种利用红外线传输信息的通信方式。可传输语言、文字、数据、图像等信息。现有的技术方案包括(1)原始信号红外通信电路;(2)带调制的红外通信电路。(1)原始信号红外通信电路如图1所示,包括MCU、红外发射和红外接收,发送数据时MCU模块把需要发送的码流转换成高低电平通过红外发射管直接发送处去;接收数据时MCU直接采集红外接收管的高低电平然后转换成对应码流。由于红外接收管的导通成度与接收到信号的强弱有关,所以接收管端的电平抗干扰能力差,导致通信误码率高且通信速率低;(2)带调制的红外通信电路如图2所示,包括单片机串口、信号调制、放大解调、红外接收和红外发射,数据发送时要先经过放大和调制,接收时要经过放大和解调。此电路通信距离较远,通信可靠性高。但电路复杂,同时由于需要调制通信速率极低,只适用于简单的小数据通信场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近端通信速率低、通信可靠性差的问题,提供一种比较滤波红外通信电路及实现方法,本专利技术满足对通信距离要求不高、通信数据量较大、对成本较敏感的场景所需要的近端通信需求。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比较滤波红外通信电路,包括单片机串口、红外发射、红外接收,单片机串口的发送端与红外发射的输入端相连接,单片机串口的接收端与红外接收的输出端相连接,还包括用于比较原始信号与基准电压电平的比较电路,比较电路位于单片机串口与红外接收之间。本专利技术增加了一个比较电路,对红外接收端接收到的原始信号电压值采用了比较电路去进行判断,以确定对应的电平,本专利技术可以增强通信速率及通信可靠性,在刚导通阶段或距离较远信号较弱的时候也能正确的传输码流,就有效的提高通信距离、提高通信速率。作为优选,所述比较电路包括电压比较器U1、三极管Q1、红外发射管D1、红外接收管D2、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和电容C1;电阻R2一端与串口发送端IR_TX端连接,电阻R2另一端与三极管Q1基极相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分别与电阻R3一端、电阻R4一端、电压比较器U1VCC+端、电源C1一端和电源VCC端相连接,三极管Q1集电极与红外发射管D1正极相连接,红外发射管D1负极通过电阻R1接地,电阻R3另一端分别与电压比较器U1的IN+端和红外接收管D2负极相连接,红外接收管D2正极接地,电压比较器U1输出端与串口接收断IR_RX端相连接,电阻R4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5一端和电压比较器U1的IN-端相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1另一端和地端相连接。当IR_TX端为低电平,三极管Q1导通,红外发射管D1发射红外,红外接收管D2接收到红外导通,IN+端电压小于IN-端电压时,IR_RX为低电平;当IR_TX端为高电平,三极管Q1截止,红外发射管D1不发射红外,红外接收管D2未接收到红外,处于截至状态;IN+端电压大于IN-端电压,IR_RX输出高电平。作为优选,所述三极管Q1为PNP三极管。一种比较滤波红外通信电路的实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采集红外接收管转换的电信号;S2:将红外接收管转换的电信号与基准电压进行比较;S3:判断红外接收管转换的电信号大于基准电压,则认为是高电平,反之则认为是低电平;S4:确定对应的电平,输出IR_RX端电平。作为优选,所述S3包括以下步骤:S31:当IR_TX端为低电平,红外发射管D1发射红外,红外接收管D2接收到红外导通,IN+端电压小于IN-端电压时,IR_RX为低电平;S32:当IR_TX端为高电平,红外发射管D1不发射红外,红外接收管D2未接收到红外处于截至状态,IN+端电压大于IN-端电压,IR_RX输出高电平。作为优选,所述S31中,当IR_TX端为低电平时,三极管Q1导通。作为优选,所述S32中,当IR_TX端为高电平时,三极管Q1截止。因此,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增加了一个比较电路,对红外接收端接收到的原始信号电压值采用了比较电路去进行判断,以确定对应的电平,本专利技术可以增强通信速率及通信可靠性,在刚导通阶段或距离较远信号较弱的时候也能正确的传输码流,就有效的提高通信距离、提高通信速率;2.加了比较器判断后可以提高通信的抗干扰信能力和通信距离的作用,减少误码率。附图说明图1是原始信号红外通信电路的结构框图。图2是带调制的红外通信电路的结构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框图。图4是本实施例比较电路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本实施例一种比较滤波红外通信电路,如图3所示,包括单片机串口、红外发射、红外接收和比较电路,单片机串口的发送端与红外发射的接收端相连接,单片机串口的接收端通过比较电路与红外接收的发射端相连接。如图4所示,比较电路包括电压比较器U1、三极管Q1、红外发射管D1、红外接收管D2、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和电容C1;电阻R2一端与IR_TX端(串口发送端)相连接,电阻R2另一端与三极管Q1基极相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分别与电阻R3一端、电阻R4一端、电压比较器U1VCC+端、电源C1一端和电源VCC端相连接,三极管Q1集电极与红外发射管D1正极相连接,红外发射管D1负极通过电阻R1接地,电阻R3另一端分别与电压比较器U1的IN+端和红外接收管D2负极相连接,红外接收管D2正极接地,电压比较器U1输出端与IR_RX端(串口接收端)相连接,电阻R4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5一端和电压比较器U1的IN-端相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1另一端和地端相连接;三极管Q1为PNP三极管。本专利技术还相应的提供一种比较滤波红外通信电路的实现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采集红外接收管转换的电信号。S2:将红外接收管转换的电信号与基准电压进行比较。S3:判断红外接收管转换的电信号大于基准电压,则认为是高电平,反之则认为是低电平。其中,步骤S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31:当IR_TX端为低电平,三极管Q1导通,红外发射管D1发射红外,红外接收管D2接收到红外导通,IN+端电压小于IN-端电压时,IR_RX为低电平;S32:当IR_TX端为高电平,三极管Q1截止,红外发射管D1不发射红外,红外接收管D2未接收到红外,处于截至状态;IN+端电压大于IN-端电压,IR_RX为高电平。S4:确定对应的电平,输出IR_RX端电平。本专利技术增加了一个比较电路,对红外接收端接收到的原始信号电压值采用了比较电路去进行判断,以确定对应的电平,本专利技术可以增强通信速率及通信可靠性,在刚导通阶段或距离较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比较滤波红外通信电路,包括单片机串口、红外发射、红外接收,单片机串口的发送端与红外发射的输入端相连接,单片机串口的接收端与红外接收的输出端相连接,其特征是,还包括用于比较原始信号与基准电压电平的比较电路,比较电路位于单片机串口与红外接收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比较滤波红外通信电路,包括单片机串口、红外发射、红外接收,单片机串口的发送端与红外发射的输入端相连接,单片机串口的接收端与红外接收的输出端相连接,其特征是,还包括用于比较原始信号与基准电压电平的比较电路,比较电路位于单片机串口与红外接收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比较滤波红外通信电路,其特征是,所述比较电路包括电压比较器U1、三极管Q1、红外发射管D1、红外接收管D2、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和电容C1;电阻R2一端与串口发送端IR_TX端相连接,电阻R2另一端与三极管Q1基极相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分别与电阻R3一端、电阻R4一端、电压比较器U1VCC+端、电源C1一端和电源VCC端相连接,三极管Q1集电极与红外发射管D1正极相连接,红外发射管D1负极通过电阻R1接地,电阻R3另一端分别与电压比较器U1的IN+端和红外接收管D2负极相连接,红外接收管D2正极接地,电压比较器U1输出端与串口接收端IR_RX端相连接,电阻R4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5一端和电压比较器U1的IN-端相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1另一端和地端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比较滤波红外通信电路,其特征是,所述三极管Q1为PNP...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巍程晨瓯焦绍华熊雨王晔俊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绿鲸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