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热发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70511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3:49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地热发电装置,包括集热管、连接管、导热管、温差发电组件以及冷却水箱。集热管具有热源容纳腔以及与热源容纳腔连通的入气口;导热管具有热质容纳腔;集热管与导热管通过连接管连接,热源容纳腔、连接管的内部及热质容纳腔依次连通;温差发电组件包括多个串联的温差热电片;温差发电组件设置于导热管的外壁面与冷却水箱的外壁面之间,温差热电片的一面与导热管的外壁面抵接,另一面与冷却水箱的外壁面抵接。上述的地热发电装置,整体结构非常简单,容易拆装,可以在多种环境中灵活使用,运行成本也较低,非常实用,充分利用了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热发电装置
本申请涉及地热使用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地热发电装置。
技术介绍
地热是指地球熔岩向外的自然热流,是来自地球内部的一种热能资源,它起于地球的熔融岩浆和放射性物质的衰变。地下水的深处循环和来自极深处的岩浆侵入到地壳后,把热量从地下深处带至近表层。地球每一层的温度很不相同。从地表以下平均每下降100米,温度就升高3℃,在地热异常区,温度随深度增加的更快。中国华北平原某一个钻井钻到1000米时,温度为46.8℃;钻到2100米时,温度升高到84.5℃。另一钻井,深达5000米,井底温度为180℃。目前人们利用地热资源中的蒸汽或热水等作为热源用于发电等,通过推动涡轮发电机发电,然而传统的地热发电装置结构复杂,运行成本较高,而且使用灵活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热发电装置,用于解决现有的地热发电装置结构复杂、运行成本较高以及使用灵活性差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地热发电装置,包括:集热管,具有热源容纳腔以及与所述热源容纳腔连通的入气口;r>连接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热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集热管,具有热源容纳腔以及与所述热源容纳腔连通的入气口;/n连接管;/n导热管,具有热质容纳腔;所述集热管与所述导热管通过所述连接管连接,所述热源容纳腔、所述连接管的内部及所述热质容纳腔依次连通;/n温差发电组件,包括多个串联的温差热电片;/n冷却水箱,所述温差发电组件设置于所述导热管的外壁面与所述冷却水箱的外壁面之间,所述温差热电片的一面与所述导热管的外壁面抵接,另一面与所述冷却水箱的外壁面抵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热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集热管,具有热源容纳腔以及与所述热源容纳腔连通的入气口;
连接管;
导热管,具有热质容纳腔;所述集热管与所述导热管通过所述连接管连接,所述热源容纳腔、所述连接管的内部及所述热质容纳腔依次连通;
温差发电组件,包括多个串联的温差热电片;
冷却水箱,所述温差发电组件设置于所述导热管的外壁面与所述冷却水箱的外壁面之间,所述温差热电片的一面与所述导热管的外壁面抵接,另一面与所述冷却水箱的外壁面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热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热管具有连通端,所述连通端的端面开设所述入气口,所述导热管具有近地管端;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连通端的侧面连接,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近地管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热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连通端的端面的夹角大于或等于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热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包括相连接的连通直管和连通弯管,所述连通直管的远离所述连通弯管的一端与所述集热管连接,所述连通直管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连通端的端面的夹角大于或等于零;所述连通弯管的远离所述连通直管的一端与所述近地管端的端面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热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热发电装置还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一端与所述近地管端连接,另一端用于支撑于地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热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世强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雷子克热电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