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温差发电的灶具电源系统及其充电管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家用燃气灶具
,尤其涉及一种温差发电的灶具电源系统以及应用于该系统的充电管理方法。
技术介绍
温差发电是根据塞贝克效应直接将热能转化为电能,半导体温差发电片因具有无噪音、无污染、无磨损、重量轻,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可以运用于各种余热的回收利用。但长期以来,由于受热电转换效率的制约和成本的限制,温差发电技术主要应用在航天和军事等尖端领域。近年来,一批高性能热电转换材料的出现,为温差发电技术在工业和民用产业的应用提供了可能。气灶是常用的厨房设备,燃气灶的控制装置以及点火针等电气元件通常使用干电池或碱性电池供电。由于干电池或碱性电池寿命较短,电池需要经常更换,不便于用户使用。同时,燃气灶在燃烧的过程中,释放大量的热量,其中40%左右的热量由烟气带走和散热直接浪费。此外,电池电量有限,因此燃气灶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当电池电量低于一定值时,燃气灶点火等功能就不能正常工作,因此用户在燃气灶的使用过程中需要频繁的更换电池,一方面增加使用成本,另一方面换下的电池回收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温差发电的灶具电源系统,包括灶具主体,其特征在于:/n所述灶具主体上设置有温差发电单元、用于供电点火的电池盒、与所述温差发电单元、所述电池盒连接的充电管理模块、以及与所述电池盒连接的脉冲点火模块,所述温差发电单元安装在所述燃气灶主体的温升部件上,用于根据所述温升部件的温差信号将热能转换成电能,通过产生的电能对所述电池盒进行充电,所述充电管理模块用来控制所述电池盒正向充电,并在检测到所述电池盒电量充满时控制所述温差发电单元停止工作或切断充电回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温差发电的灶具电源系统,包括灶具主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灶具主体上设置有温差发电单元、用于供电点火的电池盒、与所述温差发电单元、所述电池盒连接的充电管理模块、以及与所述电池盒连接的脉冲点火模块,所述温差发电单元安装在所述燃气灶主体的温升部件上,用于根据所述温升部件的温差信号将热能转换成电能,通过产生的电能对所述电池盒进行充电,所述充电管理模块用来控制所述电池盒正向充电,并在检测到所述电池盒电量充满时控制所述温差发电单元停止工作或切断充电回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灶具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燃气灶主体的至少一个所述温升部件安装有所述温差发电单元,所述温升部件为所述燃气灶主体炉头上的火盖、燃烧盘或其他在燃气灶工作时有温升的部件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灶具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温差发电单元包括相互串联的温差发电模块以及升压恒流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灶具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温差发电模块包括导热面、散热面和温差发电片,所述温差发电片夹设在所述导热面和所述散热面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灶具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升压恒流模块包括第一升压芯片、第二升压芯片,所述第一升压芯片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升压芯片的输入端之间依次连接有第一电感、第一滤波电容、第二滤波电容以及第二电感,所述第一滤波电容与所述第二滤波电容并联并接入电源输入端,所述第一升压芯片的输出端与第一电源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升压芯片的输出端与第二电源输出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灶具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电管理模块包括充电管理芯片、第一三极管、第一场效应管、限流电阻、充电指示灯,所述充电管理芯片的第一引脚连接至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至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通过所述限流电阻连接至所述电池盒的供电端。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灶具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盒连接至所述脉冲点火模块,用于为所述脉冲点火模块持续供电。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灶具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盒连接至所述充电管理模块,用于储存所述充电管理模块输出的电能,并将储存的电能限定为预先设定的额定电压值,以供灶具内部电路使用。
9.一种温差发电的灶具电源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六明,陈辉海,刘新权,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合胜厨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