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防用电线电缆保护套,包括保护座,所述保护座的一侧外壁开设有放置槽,放置槽呈弧形结构,放置槽的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四个以上的防滑块,四个以上的防滑块一端放置有同一个电缆,放置槽的内壁开设有两个以上的通气孔;所述保护座的一侧内壁开设有气体腔,气体腔呈弧形结构,气体腔的内壁开设有出气孔,出气孔的另一端开设于保护座的一侧外壁,且出气孔的一端粘接有防水透气膜。本发明专利技术电缆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通过通气孔进入气体腔内,再通过气体腔内的出气孔传出,便于电缆的散热作业,提高安全使用性能,防水透气膜防止使用期间外界水分进入保护座内,浸湿电缆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防用电线电缆保护套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线电缆防护
,尤其涉及一种三防用电线电缆保护套。
技术介绍
电缆广泛应用于电力和通信传输,伴随着家电的不断发展,各种电线电缆已经占据了墙壁的大量空间,影响了美观,还容易发生电缆之间的干扰和碰撞,造成不必要的损坏,同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在现有技术中,随着电缆使用范围的扩大,对电缆的保护性要求越来越高,不同的搭建方式以及不同的应用环境会对电缆的外部造成不用的挤压力,现在有许多电线电缆都是埋在土里,其方式是挖一道沟子,将电线电缆放到里面,或者直接用土把电线电缆埋起来,但这些方法只能相对减少电线电缆断裂的问题,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三防用电线电缆保护套。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320254451.9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电线电缆保护套,包括电线电缆保护套本体,所述电线电缆保护套本体上设有电线电缆的容置部,所述电线电缆保护套本体呈三角柱体型,所述电线电缆保护套本体上设有一个连通所述电线电缆容置部与所述电线电缆外表面的开口。上述专利中的电线电缆保护套存在以下不足:电线电缆长期工作中会产生大量热量,如果长期被密封在保护套容易引起火灾,发生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三防用电线电缆保护套。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三防用电线电缆保护套,包括保护座,所述保护座的一侧外壁开设有放置槽,放置槽呈弧形结构,放置槽的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四个以上的防滑块,四个以上的防滑块一端放置有同一个电缆,放置槽的内壁开设有两个以上的通气孔;所述保护座的一侧内壁开设有气体腔,气体腔呈弧形结构,气体腔的内壁开设有出气孔,出气孔的另一端开设于保护座的一侧外壁,且出气孔的一端粘接有防水透气膜。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保护座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均开设有凹槽,两个凹槽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分别通过螺栓固定有两个以上的弹簧,两个凹槽的顶部外壁和底部外壁分别焊接有弹性筒,弹性筒为中空结构。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两个所述弹性筒的顶部外壁和底部外壁均焊接有密封辊。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两个所述弹性筒的两侧外壁均通过螺栓固定有四个连接板,连接板为弹性支撑件,四个连接板的另一侧外壁分别通过螺栓固定于保护座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保护座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均开设有安装槽,两个安装槽的内壁分别通过滑块滑动连接有导向辊。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缆包括铜芯,铜芯的外壁包裹有绝缘层,绝缘层的外壁包裹有防火层,防火层的外壁放置有填充层,填充层的外壁包裹有保护套。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气体腔的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气体腔的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半导体制冷片,半导体制冷片的开关控制端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三防用电线电缆保护套,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三防用电线电缆保护套,通过设置有防滑块和防水透气膜等结构,将电缆放置在放置槽内,防滑块紧贴电缆的外壁,防滑块增强放置槽与电缆外壁之间的摩擦力,防止电缆在使用过程中窜动,电缆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通过通气孔进入气体腔内,再通过气体腔内的出气孔传出,便于电缆的散热作业,提高安全使用性能,防水透气膜防止使用期间外界水分进入保护座内,浸湿电缆造成损坏。2.该三防用电线电缆保护套,通过设置有密封辊和弹性筒等结构,放置电缆时,将电缆从两个弹性筒之间推入放置槽内,当电缆进入两个弹性筒之间时,弹簧的弹性被压缩使得两个密封辊上下分开便于电缆通过,当电缆进入放置槽后弹簧弹性复位,推动上下两个密封辊向中间位置延伸,使得两个密封辊恢复为紧贴密封状态,便于放置电缆,且有效防止灰尘和水进入防护座内,对电缆造成损伤。3.该三防用电线电缆保护套,通过设置有连接板和导向辊等结构,连接板对弹性筒起到支撑的作用,避免弹性筒在弹簧的带动下使得密封辊摇晃不稳定,造成两个密封辊开口,导致灰尘或水进入保护座内,当电缆从两个密封辊的紧贴处进入保护座内时,继续推动电缆使得两个导向辊分别向上或向下移动,便于电缆顺利进入放置槽内,当电缆进入放置槽内后,两个导向辊感受不到阻力,故通过滑块恢复原位,对放置槽内的电缆进行阻隔,便于电缆的固定,防止滑出。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三防用电线电缆保护套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三防用电线电缆保护套的右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三防用电线电缆保护套的左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三防用电线电缆保护套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三防用电线电缆保护套的电路流程示意图。图中:1-保护座、2-弹性筒、3-密封辊、4-连接板、5-导向辊、6-电缆、7-放置槽、8-出气孔、9-半导体制冷片、10-气体腔、11-通气孔、12-铜芯、13-保护套、14-填充层、15-防火层、16-绝缘层、17-防滑块、18-弹簧、19-凹槽、20-防水透气膜、21温度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实施例1一种三防用电线电缆保护套,为了便于电线使用过程中散热,如图1、图2和图4所示,包括保护座1,所述保护座1的一侧外壁开设有放置槽7,放置槽7呈弧形结构,放置槽7的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四个以上的防滑块17,四个以上的防滑块17一端放置有同一个电缆6,放置槽7的内壁开设有两个以上的通气孔11;所述保护座1的一侧内壁开设有气体腔10,气体腔10呈弧形结构,气体腔10的内壁开设有出气孔8,出气孔8的另一端开设于保护座1的一侧外壁,且出气孔8的一端粘接有防水透气膜20,将电缆6放置在放置槽7内,防滑块17紧贴电缆6的外壁,防滑块17增强放置槽7与电缆6外壁之间的摩擦力,防止电缆6在使用过程中窜动,电缆6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通过通气孔11进入气体腔10内,再通过气体腔10内的出气孔8传出,便于电缆6的散热作业,提高安全使用性能,防水透气膜20防止使用期间外界水分进入保护座1内,浸湿电缆6造成损坏。为了便于放置电缆6,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保护座1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均开设有凹槽19,两个凹槽19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分别通过螺栓固定有两个以上的弹簧18,两个凹槽19的顶部外壁和底部外壁分别焊接有弹性筒2,弹性筒2为中空结构,两个弹性筒2的顶部外壁和底部外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防用电线电缆保护套,包括保护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座(1)的一侧外壁开设有放置槽(7),放置槽(7)呈弧形结构,放置槽(7)的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四个以上的防滑块(17),四个以上的防滑块(17)一端放置有同一个电缆(6),放置槽(7)的内壁开设有两个以上的通气孔(11);所述保护座(1)的一侧内壁开设有气体腔(10),气体腔(10)呈弧形结构,气体腔(10)的内壁开设有出气孔(8),出气孔(8)的另一端开设于保护座(1)的一侧外壁,且出气孔(8)的一端粘接有防水透气膜(2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防用电线电缆保护套,包括保护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座(1)的一侧外壁开设有放置槽(7),放置槽(7)呈弧形结构,放置槽(7)的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四个以上的防滑块(17),四个以上的防滑块(17)一端放置有同一个电缆(6),放置槽(7)的内壁开设有两个以上的通气孔(11);所述保护座(1)的一侧内壁开设有气体腔(10),气体腔(10)呈弧形结构,气体腔(10)的内壁开设有出气孔(8),出气孔(8)的另一端开设于保护座(1)的一侧外壁,且出气孔(8)的一端粘接有防水透气膜(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防用电线电缆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座(1)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均开设有凹槽(19),两个凹槽(19)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分别通过螺栓固定有两个以上的弹簧(18),两个凹槽(19)的顶部外壁和底部外壁分别焊接有弹性筒(2),弹性筒(2)为中空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三防用电线电缆保护套,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弹性筒(2)的顶部外壁和底部外壁均焊接有密封辊(3)。
4.根据权利要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峥,曾智俊,孙爱国,曾小云,汤小金,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新耒传导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