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EIZO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接地结构、电源基板、电气装置及接地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6969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3:47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抑制作业负担的接地结构、电源基板、电气装置及接地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接地结构,其具备插口和金属板结构体,所述插口具有插口框体和接地端子,所述金属板结构体具有安装部和被插入部,所述安装部中安装有所述插口框体,所述接地端子被压入所述被插入部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接地结构、电源基板、电气装置及接地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接地结构、电源基板、电气装置及接地方法。
技术介绍
以往提出过一种接地结构,其安装于基板并将交流电源插座的接地端子接地(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的接地结构具备机壳和金属板结构体。机壳上安装有具有接地端子的交流电源插口。另外,机壳安装于基板上,机壳与基板的接地电路图案电连接。在专利文献1中,金属板结构体安装在机壳于并与机壳电连接。另外,金属板结构体具有与交流电源插座的接地端子接触的嵌合部,该嵌合部以中间变形的方式形成。操作者向接地端子的前端孔中插入金属板结构体的嵌合部,然后,操作者使金属板结构体相对于接地端子相对旋转,从而使接地端子的前端孔的内壁与金属板结构体的嵌合部嵌合。由此,金属板结构体与接地端子电连接。也就是说,接地端子介由金属板结构体和机壳接地于基板的接地电路图案。【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72399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专利文献1的接地结构的构成存在以下问题:操作者若不将金属板结构体的嵌合部插入接地端子的前端孔再使金属板结构体相对于接地端子相对旋转,就不能确保金属板结构体与接地端子之间的电连接,因此,操作者的作业负担也相应增大。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进行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抑制作业负担的接地结构、电源基板、电气装置及接地方法。【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接地结构,其具备插口和金属板结构体,上述插口具有插口框体和接地端子,上述金属板结构体具有安装部和被插入部,上述安装部中安装有上述插口框体,上述接地端子被压入上述被插入部中。在本专利技术中,接地端子被压入金属板结构体的被插入部中,从而确保了接地端子与金属板结构体的电连接。也就是说,在本专利技术中,操作者不需要使金属板结构体相对于接地端子相对旋转,因而相应地可抑制确保金属板结构体与接地端子的电连接所需的作业负担。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各实施方式进行示例。以下所示的实施方式可以相互组合。提供一种接地结构,优选上述接地端子及上述被插入部中的至少一者形成有变形部,上述变形部设置于上述接地端子与上述被插入部接触的部位,且形成为凹陷。提供一种接地结构,优选上述被插入部具有基部和立设部,上述立设部以立起的方式连接于上述基部,上述立设部从与上述基部的连接位置向上述插口侧突出,上述接地端子被压入上述立设部。提供一种接地结构,优选上述立设部具有端面,上述端面在从上述被插入部侧朝向上述插口框体侧的方向上形成在上述立设部的前端部,且上述端面由难熔接材质构成或经过难熔接表面处理。提供一种接地结构,优选上述金属板结构体具有连接部,上述连接部设置为与上述插口框体的周面对置,上述连接部与上述安装部和上述被插入部连接。提供一种接地结构,优选上述金属板结构体具有窗部,上述接地端子透过上述窗部露出。提供一种接地结构,优选上述被插入部为孔部。提供一种接地结构,优选上述被插入部由可熔接材质构成或者经过可熔接表面处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电源基板,其具备上述任一接地结构以及安装有上述接地结构的基板,上述基板具有接地电路图案,上述接地结构与上述接地电路图案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电气装置,其具有上述电源基板。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接地结构的接地方法,其中,上述接地结构具备插口和金属板结构体,上述插口具有插口框体和接地端子,上述金属板结构体具有被插入部,上述接地方法包括插入步骤,上述插入步骤中,一边将上述接地端子压入上述被插入部,一边将上述插口框体安装于上述金属板结构体。【附图说明】图1是具有电源50的显示装置100的示意图。图2是电源50的立体图。图3是图2所示的电源50的分解立体图。图4A是接地结构1及基板55的立体图。图4B是从图4A的箭头Ar方向观察图4A所示接地结构1等的图。图5是图4A所示的接地结构1的立体图。图6是图5所示的接地结构1的分解立体图。图7A是从与图5不同的方向观察的接地结构1的立体图。图7B是图7A所示的区域B的放大图。图8是图7A所示的接地结构1的分解立体图。图9A是图4B所示的区域A的放大图。图9B是图9A所示的B-B端面图。图10A是表示接地端子2c的垂直剖面(与接地端子2c的插入方向正交的剖面)中的对角线r1的示意图。图10B是表示金属板结构体3的被插入部3d的开口直径r2的示意图。图11A是图9B所示的A-A线端面图。图11B是图11A所示的区域B的放大图。图12是表示接地端子2c插入被插入部3d中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2中示出了切割掉被插入部3d一部分后的状态。图13是表示将插口2安装于金属板结构体3的过程中的立体图。图14是从上方观察图13所示的插口2及金属板结构体3的图。图15是表示插口2安装于金属板结构体3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6A~图16E表示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变形例5。图17表示实施方式的变形例6。图18表示实施方式的变形例7。图19A是实施方式的变形例8所涉及的金属板结构体3及插口2的立体图。图19B是从与图19A不同的方向观察图19A所示的金属板结构体3及插口2的立体图。图20A是实施方式的变形例9所涉及的金属板结构体3的侧面图。图20B是实施方式的变形例9所涉及的被插入部3d及接地端子2c的剖面图。图21A及图21B表示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0及变形例1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以下所示实施方式中示出的各种特征事项可以相互组合。另外,各特征事项可独立构成专利技术。1、整体结构如图1所示,显示装置100(电气装置)具备画面显示部101、配置于画面显示部101背面的外壳102、以及电源50。电源50搭载于外壳102内。应予说明,在实施方式中,对电气装置为显示装置100的情况进行说明,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是例如个人计算机等需要设置电源50的各种设备。如图2和图3所示,电源50具备外壳51和电源基板54。外壳51具备第1外壳52和第2外壳53,外壳51中收纳有电源基板54。外壳51例如由金属板等构成,外壳51具有作为电源基板54的电磁屏蔽的功能。在第1外壳52及第2外壳53上分别形成有法兰52a、53a,省略图示的固定部件(例如螺栓等)插入法兰52a、53a的孔Op中,从而第1外壳52与第2外壳53被彼此固定。如图3所示,第1外壳52上形成有孔52b,省略图示的固定部件(例如螺栓)插入孔52b及后述的金属板结构体3的安装部3a的孔3a3中,从而金属板结构体3与第2外壳53被彼此固定。第2外壳53具备台座部53b,用于载置后述的金属板结构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接地结构,其具备插口和金属板结构体,/n所述插口具有插口框体和接地端子,/n所述金属板结构体具有安装部和被插入部,/n所述安装部安装有所述插口框体,/n所述接地端子被压入所述被插入部中。/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618 JP 2019-1131291.一种接地结构,其具备插口和金属板结构体,
所述插口具有插口框体和接地端子,
所述金属板结构体具有安装部和被插入部,
所述安装部安装有所述插口框体,
所述接地端子被压入所述被插入部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地结构,其中,
所述接地端子及所述被插入部中的至少一者形成有变形部,
所述变形部设置于所述接地端子与所述被插入部接触的部位,且形成为凹陷。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接地结构,其中,
所述被插入部具有基部和立设部,
所述立设部以立起的方式连接于所述基部,
所述立设部从与所述基部的连接位置向所述插口侧突出,
所述接地端子被压入所述立设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地结构,其中,
所述立设部具有端面,
所述端面在从所述被插入部侧朝向所述插口框体侧的方向上形成于所述立设部的前端部,且所述端面由难熔接材质构成或经过难熔接表面处理。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接地结构,其中,
所述金属板结构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野信之田边利明川本裕介北村真朝山雅俊酒井大辅
申请(专利权)人:EIZO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