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插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6964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3: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源插座,包括插座外壳以及设置于插座外壳内的插座组件,插座外壳一端设置一电源连接线,电源连接线的输出端通过金属弹片组件与插座组件导电连接,插座外壳的顶部设置有一组以上的插孔,每组插孔外部均包裹设置一弹性顶起件;所述插座外壳位于插座组件两侧分别开设一空腔,空腔内均设置一触发装置,该触发装置均通过一连接导管与弹性顶起件连接导通,其中一个触发装置设置于金属弹片组件的正下方位置,且该触发装置上设置一隔离件,通过触发装置上的隔离件来切断或者导通金属弹片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源插座,在插座抬起后自动断电,并且抬起插座后自动顶起插入的插头,达到自动分离插头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源插座
本专利技术涉及插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源插座。
技术介绍
电源插座是常见的电气设备,电源插座上通常有较多的插孔,外部设备的插头插入于插孔内完成取电,在使用时,存在以下不足:第一、外部设备插头插入于插孔内,在使用完后,需要一只手按住插座,另一只手把插头,这种方式需要双手操作,比较麻烦,且与插座接触,容易发生意外;第二、在拔插头时,插座内部处于导电状态,此时过多的与插座接触,如果插座有漏电,容易出现触电,特别是不懂事的小孩子,有可能把玩通电状态的插座,插拔插头十分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源插座,插座只要抬起即可快速取出插头,方便插头与插座松脱,减少拔插头时的力度,更加省力,同时插座再被抬起后可以实现自动断电,有效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电源插座,包括插座外壳以及设置于插座外壳内的插座组件,插座外壳一端设置一电源连接线,电源连接线的输出端通过金属弹片组件与插座组件导电连接,插座外壳的顶部设置有一组以上的插孔,每组插孔外部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源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插座外壳以及设置于插座外壳内的插座组件,插座外壳一端设置一电源连接线,电源连接线的输出端通过金属弹片组件与插座组件导电连接,插座外壳的顶部设置有一组以上的插孔,每组插孔外部均包裹设置一弹性顶起件;/n所述插座外壳位于插座组件两侧分别开设一空腔,空腔内均设置一触发装置,该触发装置均通过一连接导管与弹性顶起件连接导通,其中一个触发装置设置于金属弹片组件的正下方位置,且该触发装置上设置一隔离件,通过触发装置上的隔离件来切断或者导通金属弹片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源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插座外壳以及设置于插座外壳内的插座组件,插座外壳一端设置一电源连接线,电源连接线的输出端通过金属弹片组件与插座组件导电连接,插座外壳的顶部设置有一组以上的插孔,每组插孔外部均包裹设置一弹性顶起件;
所述插座外壳位于插座组件两侧分别开设一空腔,空腔内均设置一触发装置,该触发装置均通过一连接导管与弹性顶起件连接导通,其中一个触发装置设置于金属弹片组件的正下方位置,且该触发装置上设置一隔离件,通过触发装置上的隔离件来切断或者导通金属弹片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弹片组件包括第一导电铜片以及第二导电铜片,第一导电铜片与第二导电铜片的接触面为一弧形面,当弧形面对接接触后,第一导电铜片与第二导电铜片接触导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件的中间设置有一通孔,通孔外沿为一个倾斜过渡面,当第一导电铜片与第二导电铜片的接触面位于隔离件的通孔位置时,第一导电铜片与第二导电铜片接触导电,反之,第一导电铜片与第二导电铜片被隔离件隔断,所述隔离件采用塑料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装置均包括一设置于插座外壳内部的内导向件,内导向件的内部具有一个上下端均开口的活动腔,活动腔内设置一活塞杆,活塞杆内部具有一个密封腔,活塞杆的一端伸出于外部并连接一支撑底座,活塞杆一端与连接导管连接导通,连接导管与密封腔相通,隔离件下端通过一根以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阳涛
申请(专利权)人:东阳市阳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