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6946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3: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天线结构,包括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的圆周底部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平台的中心设置有天线柱,所述天线柱顶部设置有天线,所述天线上设置有天线罩。本发明专利技术通风孔与天线罩顶端的通风帽形成自下而上的空气自然流通气流,达到降低天线罩内温度的作用,预计每天至少可以节约200度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天线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天线结构。
技术介绍
发射天线一般由天线和支撑天线的基座组成,天线用于发射信号或接受信号,基座支撑天线结构并使天线在规定空域内运动。它通过天线控制系统使天线按照预定的规律运动,或者跟随目标运动;并且通过轴位检测装置,精确地测出目标的方位。现有的发射天线占地面积较大,能耗较高,投入资金较大。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天线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天线结构,包括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的圆周底部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平台的中心设置有天线柱,所述天线柱顶部设置有天线,所述天线上设置有天线罩。一种天线结构,所述支撑平台上设置有通风孔,所述天线罩的顶部设置有通风帽。一种天线结构,所述通风孔的数量为6-10个。一种天线结构,所述通风孔为直径10厘米的圆孔。一种天线结构,所述通风孔中装有过滤网及防潮剂。一种天线结构,所述天线柱外环绕有爬梯。一种天线结构,所述支撑柱的数量为8~12根,所述支撑柱均匀分布于所述支撑平台的底部。一种天线结构,所述支撑平台的直径为20米。一种天线结构,所述天线柱的直径小于或等于7米。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节约国家投资并减少占地。2、本专利技术通风孔与天线罩顶端的通风帽形成自下而上的空气自然流通气流,达到降低天线罩内温度的作用,预计每天至少可以节约200度电。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天线结构的示意图。图中:1.支撑平台,2.支撑柱,3.天线柱,4.天线,5.天线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天线结构,包括支撑平台1,所述支撑平台1的圆周底部设置有支撑柱2,所述支撑平台1的中心设置有天线柱3,所述天线柱3顶部设置有天线4,所述天线4上设置有天线罩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平台1上设置有通风孔,所述天线罩5的顶部设置有通风帽。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通风孔的数量为6-10个。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通风孔为直径10厘米的圆孔。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通风孔中装有过滤网及防潮剂。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天线柱3外环绕有爬梯。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柱2的数量为8~12根,所述支撑柱2均匀分布于所述支撑平台1的底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平台1的直径为20米。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天线柱3的直径小于或等于7米。为了方便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通过具体使用方式上对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在具体使用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天线结构,包括直径为20米的天线罩5的环梁,其相对高度确保天线在4转动过程中,天线4不与天线罩5发生接触。天线4运动范围为天线俯仰正负90度,方位为正负360度。支撑平台1与天线罩5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为满足该空间内的温度,湿度及通风要求,在平台周围留有6~10个直径为10厘米的圆孔,该孔中装有网状过滤及防潮剂,既保证通风又保证降低进入天线罩空间内的空气湿度。该孔与天线罩5顶端的通风帽形成自下而上的空气自然流通气流,达到降低天线罩5内温度的作用,避免安装超大空调带来的能源浪费。支撑平台1以下部分包括:8~12根支撑柱2,以及直径不超过7米的天线柱3,天线柱3外有爬梯,内有3层空间,该结构大大降低了基础的投资额度,同时又满足了各项技术指标要求,8~12根支撑柱2在天线柱3外围支撑起支撑平台1,降低了天线基础的造价,满足了天线4及天线罩5的安装,同时整体的谐振频率不低于8赫兹。该天线结构是为12米极轨卫星跟踪天线901H设计的,901H天线重量38吨,天线跟踪卫星时,最大设计速度及加速度大于10度每秒,要求天线基础的谐振频率大于8赫兹,为了保证天线在大风情况下的跟踪精度,同时提高天线的可靠性及工作寿命,该基础设计方案支持安装20米的天线罩。主要技术指标:天线基础具备支撑38吨重的天线及12吨重的天线罩5;工作谐振频率大于8赫兹;天线罩5具备抗风能力大于67米每秒;天线罩5内环境温度不高于室外温度5度,相对湿度低于50%;并具有通风功能。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天线结构,包括支撑平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平台(1)的圆周底部设置有支撑柱(2),所述支撑平台(1)的中心设置有天线柱(3),所述天线柱(3)顶部设置有天线(4),所述天线(4)上设置有天线罩(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天线结构,包括支撑平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平台(1)的圆周底部设置有支撑柱(2),所述支撑平台(1)的中心设置有天线柱(3),所述天线柱(3)顶部设置有天线(4),所述天线(4)上设置有天线罩(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平台(1)上设置有通风孔,所述天线罩(5)的顶部设置有通风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孔的数量为6-10个。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孔为直径10厘米的圆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爱军王鹏郎宏山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