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堆与燃料电池CVM模块的连接结构和电堆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6929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3: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堆与燃料电池CVM模块的连接结构和电堆总成;电堆与燃料电池CVM模块的连接结构包括用于与固定在电堆上的线束支架,电堆包括多片单电池,每片单电池均设置有电池卡接结构和导电插槽,线束支架设置有用于与电池卡接结构卡接的支架卡接结构;用于一一固定燃料电池CVM模块的线束并实现线束与单电池电连接的多个线束插件,线束插件设置在线束支架上并设置有插接在导电插槽中的导电部。燃料电池CVM模块检测时,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连接结构的线束插件将线束一一固定在线束支架上,且线束支架与电堆卡接固定,从而实现线束与单电池有效的稳固连接,进而提高了单片电池电压的检测可靠性,同时能够避免因电堆短路损坏电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堆与燃料电池CVM模块的连接结构和电堆总成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堆检测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堆与燃料电池CVM模块的连接结构,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电堆总成。
技术介绍
燃料电池电堆由几十片或者上百片单电池组成,在电堆运行的过程中需要保证每一片单电池运行的状况正常,才能保证正常的输出电压;然而每一片单电池在运行时需要通过燃料电池CVM(CellVoltageMonitor的缩写,电池电压监视器)模块时时检测电压是否正常,检测时需要在每片单电池或者每几片单电池上连接检测需要的线束,线束一般使用扎带或者胶带进行临时固定,线束数量较多,较易出现松动或者脱落,进而导致无法检测单电池,或者造成电堆短路,进而损坏电堆。此外,由于线束固定的不可靠性,燃料电池CVM模块仅在出厂前的试验阶段对电堆进行燃料电池单片电压的检测,不能在装车后时时检测电堆单片电池电压,进而不能保证电堆是否在正常的使用状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电堆与燃料电池CVM模块的连接结构,以提高单片电池电压的检测可靠性,同时避免损坏电堆。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公开一种具有上述电堆与燃料电池CVM模块的连接结构的电堆总成。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公开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堆与燃料电池CVM模块的连接结构,包括:用于与固定在电堆上的线束支架,所述电堆包括多片单电池,每片所述单电池均设置有电池卡接结构和导电插槽,所述线束支架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电池卡接结构卡接的支架卡接结构;<br>用于一一固定所述燃料电池CVM模块的线束并实现所述线束与所述单电池电连接的多个线束插件,所述线束插件设置在所述线束支架上并设置有插接在所述导电插槽中的导电部。优选的,上述连接结构中,所述线束支架至少为一个,一个所述线束支架的支架卡接结构能够与多片所述单电池上的电池卡接结构均卡接。优选的,上述连接结构中,所述支架卡接结构包括卡接凸起,所述电池卡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单电池上的卡接槽。优选的,上述连接结构中,所述卡接凸起为两个,能够分别固定在所述电堆相交的两个面上。优选的,上述连接结构中,所述卡接凸起为钩状凸起,所述卡接槽为矩形槽。优选的,上述连接结构中,所述线束支架能够通过变形实现所述支架卡接结构脱离所述电池卡接结构,所述线束支架远离所述电池卡接结构的面上设置有促进变形的拆装手柄。优选的,上述连接结构中,所述线束支架上设置有插件插接通孔;所述线束插件包括:插接在所述插件插接通孔内的线束卡接部,所述线束卡接部设置有供所述线束穿过的线束穿孔;与所述线束卡接部固定连接的金属导电片,所述金属导电片用于与所述线束焊接并能够与所述导电插槽过盈配合。优选的,上述连接结构中,所述金属导电片为具有三个弯折部的波形导电片。优选的,上述连接结构中,所述导电插槽为矩形槽,所述插件插接通孔为矩形孔。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电堆与燃料电池CVM模块的连接结构,用于连接电堆与燃料电池CVM模块,电堆包括多片单电池,每片单电池均设置有电池卡接结构和导电插槽。连接结构包括用于固定在电堆上的线束支架,线束支架设置有用于与电池卡接结构卡接的支架卡接结构;用于一一固定燃料电池CVM模块的线束并实现线束与单电池电连接的多个线束插件,线束插件设置在线束支架上并设置有插接在导电插槽中的导电部。应用时,利用线束插件一一固定燃料电池CVM模块的线束;将线束支架的支架卡接结构与电堆的电池卡接结构卡接,在卡接的同时保证线束插件的导电部插接在对应的导电插槽中,实现线束支架有效固定在电堆上且线束与单电池电连接。燃料电池CVM模块检测时,利用本专利技术的连接结构的线束插件将线束一一固定在线束支架上,且线束支架与电堆卡接固定,从而实现线束与单电池有效的稳固连接,进而提高了单片电池电压的检测可靠性,同时能够避免因电堆短路损坏电堆。此外,由于连接结构能够实现线束的可靠固定,燃料电池CVM模块能够(出厂前和装车后)时时检测电堆的每一片单电池的电压,更好地保证电堆的正常运行,避免电堆损坏、衰减。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电堆总成,包括电堆和设置在所述电堆上、用于与燃料电池CVM模块的线束连接的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为上述任一种电堆与燃料电池CVM模块的连接结构,由于上述电堆与燃料电池CVM模块的连接结构具有上述效果,具有上述连接结构的电堆总成具有同样的效果,故本文不再赘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电堆与燃料电池CVM模块的连接结构应用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电堆与燃料电池CVM模块的连接结构应用时的剖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线束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线束支架另一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电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线束插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线束插件的导电部与单电池的导电插槽的配合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堆与燃料电池CVM模块的连接结构,能够提高单片电池电压的检测可靠性,同时避免损坏电堆。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考附图1-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电堆与燃料电池CVM模块的连接结构,用于连接电堆与燃料电池CVM模块,电堆包括多片单电池1,每片单电池1均设置有电池卡接结构11和导电插槽12。连接结构包括用于固定在电堆上的线束支架2,线束支架2设置有用于与电池卡接结构11卡接的支架卡接结构23;用于一一固定燃料电池CVM模块的线束3并实现线束3与单电池1电连接的多个线束插件4,线束插件4设置在线束支架2上并设置有插接在导电插槽12中的导电部。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燃料电池CVM模块需要检测电堆上每一片单电池1的电压,线束3数量与单电池1数量相当,则用于固定线束3的线束插件4以及与线束插件4导电部配合的导电插槽12和单电池1数量均相同。线束支架2采用非金属绝缘材料,本身无任何导电现象;通过线束插件4实现线束3与单电池1的电连接。如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在电堆的单电池1上加工出导电插槽12作为检测线束3的接入端口,线束插件4中的导电部插入导电插槽12中进行CVM线束3和单电池1连接。在单电池1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堆与燃料电池CVM模块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用于固定在电堆上的线束支架(2),所述电堆包括多片单电池(1),每片所述单电池(1)均设置有电池卡接结构(11)和导电插槽(12),所述线束支架(2)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电池卡接结构(11)卡接的支架卡接结构(23);/n用于一一固定所述燃料电池CVM模块的线束(3)并实现所述线束(3)与所述单电池(1)电连接的多个线束插件(4),所述线束插件(4)设置在所述线束支架(2)上并设置有插接在所述导电插槽(12)中的导电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堆与燃料电池CVM模块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固定在电堆上的线束支架(2),所述电堆包括多片单电池(1),每片所述单电池(1)均设置有电池卡接结构(11)和导电插槽(12),所述线束支架(2)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电池卡接结构(11)卡接的支架卡接结构(23);
用于一一固定所述燃料电池CVM模块的线束(3)并实现所述线束(3)与所述单电池(1)电连接的多个线束插件(4),所述线束插件(4)设置在所述线束支架(2)上并设置有插接在所述导电插槽(12)中的导电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支架(2)至少为一个,一个所述线束支架(2)的支架卡接结构(23)能够与多片所述单电池(1)上的电池卡接结构(11)均卡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卡接结构(23)包括卡接凸起,所述电池卡接结构(11)包括设置在所述单电池(1)上的卡接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凸起为两个,能够分别固定在所述电堆相交的两个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凸起为钩状凸起,所述卡接槽为矩形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霍茂森王富强牛永凯王昊
申请(专利权)人:风氢扬氢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