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强光热电效应的结构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768968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3: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增强光热电效应的结构及其制备方法,结构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基底、金属层和石墨烯层。金属层包括多个周期排列的金属单元,金属单元包括第一金属膜、第二金属膜和光刻胶,第一金属膜设置在基底上,光刻胶一端设置在基底上,另一端与第二金属膜一端连接,第二金属膜另一端与石墨烯层连接,第一金属膜和第二金属膜的厚度相同。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使用时,入射光照射在第一金属膜上,第一金属膜与石墨烯层之间形成F‑P腔体,增强了第一金属膜间隙上方的石墨烯的电场强度,增强了该处石墨烯的光吸收,提高了石墨烯层的光吸收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增强光热电效应的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热电转换
,特别是涉及一种增强光热电效应的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石墨烯等二维材料因其特殊的性质,在许多方面表现出令人惊讶的潜力,如光热电探测方面,因石墨烯的各项特性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但是由于石墨烯等二维材料的厚度极薄,其光吸收率始终是一个难以克服的问题,其中石墨烯的厚度仅有0.34nm,光的吸收率仅为2.3%。过低的光吸收率使得光热电的转化效率难以提升。当前常用的提升石墨烯光热电效率的方式,是使用金属微纳结构来实现表面等离激元共振。但这种方法因对结构要求过高,不能广泛应用。因此如何提升石墨烯的光吸收效果成为当今市场,以及科研的首要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增强光热电效应的结构及其制备方法,以提高石墨烯的光吸收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一种增强光热电效应的结构的制备方法,包括:准备基底;在所述基底上旋涂光刻胶并烘干;在烘干后的基底上设计目标结构图形并用电子束曝光所述图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增强光热电效应的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准备基底;/n在所述基底上旋涂光刻胶并烘干;/n在烘干后的基底上设计目标结构图形并用电子束曝光所述图形;/n将曝光后的基底进行显影、定影并再次烘干;/n对再次烘干的基底进行金属镀膜;/n将石墨烯铺到镀膜后的金属结构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强光热电效应的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准备基底;
在所述基底上旋涂光刻胶并烘干;
在烘干后的基底上设计目标结构图形并用电子束曝光所述图形;
将曝光后的基底进行显影、定影并再次烘干;
对再次烘干的基底进行金属镀膜;
将石墨烯铺到镀膜后的金属结构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光热电效应的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准备基底,具体为:
准备厚度为1.0mm,长宽为10.0mm×10.0mm的导电玻璃作为基底,将基底依次用去离子水、丙酮、酒精超声15分钟,然后再用去离子水超声5分钟后用氮气枪吹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光热电效应的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曝光后的基底进行显影、定影并再次烘干,具体为:
将甲基二戊酮与异丙醇以体积比为3:1配合制成显影液,将曝光后的基底放入所述显影液中1分钟浸泡显影,将浸泡显影后的基底放入定影液中1分钟浸泡定影后再次烘干。


4.一种增强光热电效应的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准备基底;
在所述基底上旋涂光刻胶并烘干;
在烘干后的基底上设计目标结构图形并用电子束曝光所述图形;
将曝光后的基底进行显影、定影并再次烘干;
对再次烘干的基底进行二氧化硅镀膜;
剥离镀膜二氧化硅后的基底上的光刻胶;
对剥离光刻胶的基底进行金属镀膜;
将石墨烯铺到镀膜后的金属结构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光热电效应的结构的制备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科立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