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对接组件以及充电装置和充电站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6757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充电对接组件、充电装置以及充电站系统。该充电对接组件包括主体部、控制板以及充电端子,该充电端子包括充电端子部和触片,其中,该主体部设有控制板容纳腔和该充电端子部,该控制板安装于该控制板容纳腔内,该触片设置于该充电端子部以与待充电装置的用电端接触充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充电装置的电气部分集成在一个组件上,便于装配和维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充电对接组件以及充电装置和充电站系统
本技术涉及人工智能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充电对接组件以及充电装置和充电站。
技术介绍
自动工作装置,例如自动割草机、自动清洁器等自动工作设备近年来开始出现在市场上,这类设备被限定在一定的工作区域内工作,这类自动工作装置上通常配备有能量存储单元、控制单元和驱动单元,自动工作装置能够在限定的区域内自主工作,从而减轻人类的劳动负担。这类工作装置通常要求在能量耗尽前,能够自动返回到充电站进行充电,能否准确、可靠的返回充电站进行充电,是这类自动工作装置在技术方面需要着重考虑的方面之一,市场上也出现了各种形式的充电站系统。然而,这些充电装置或充电站的电气部分常常分别位于不同的组件上,使得将充电站的装配和维护极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充电对接组件以及充电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充电对接组件,所述充电对接组件包括主体部、控制板以及充电端子,所述充电端子包括充电端子部和触片,其中,所述主体部设有控制板安装部和所述充电端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电对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对接组件包括主体部、控制板以及充电端子,所述充电端子包括充电端子部和充电触片,其中,所述主体部设有控制板安装部和所述充电端子部,所述控制板安装于所述控制板安装部,所述触片设置于所述充电端子部以与待充电装置的用电端接触充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对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对接组件包括主体部、控制板以及充电端子,所述充电端子包括充电端子部和充电触片,其中,所述主体部设有控制板安装部和所述充电端子部,所述控制板安装于所述控制板安装部,所述触片设置于所述充电端子部以与待充电装置的用电端接触充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对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板安装部为控制板容纳腔,所述控制板容纳腔设置有敞口以放入所述控制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对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控制板容纳腔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上,以及所述充电端子部设置于所述第二表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对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端子部从所述主体部的所述第二表面向远离所述第一表面的方向一体延伸形成外凸形充电端子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对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板容纳腔的底部形成有充电触片插槽,所述充电触片包括正极触片和负极触片,所述正极触片和负极触片相互间隔地安装于所述充电端子部并穿过所述充电触片插槽与所述控制板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对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触片插槽从所述控制板安装槽的底部沿所述充电端子部的延伸方向在所述充电端子部内延伸一定距离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电对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板设有插孔,所述充电触片包括前端和末端,所述前端布置在所述充电端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妙武熊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丛远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