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铁塔接地网联连接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67517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输电线铁塔接地网联连接板,至少包括连接底座以及连接头,所述连接底座的底部中心处设置有第一插杆,所述连接底座的两侧设置有两个位置对应的限位板,两个限位板之间固定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内压紧有雷电引线,所述连接底座的正反两面皆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穿设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端固定有转盘,所述螺纹杆的内侧设置有用于压紧连接头的弧形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造型新颖,可以降低埋入后的连接头被大风带出的情况发生,并且连接头上还设置了压紧组件,使得雷电引线牢牢的固定在连接头上,进而极大的提升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输电线铁塔接地网联连接板
:本技术涉及输电线铁塔的
,具体涉及输电线铁塔接地网联连接板。
技术介绍
:目前35KV及以上输电线路,由于其设计技术的特殊性和现代社会城乡建设规划的制约性、以及节支增效的合理性,通常都会沿着较近的路线铺设;尤其是在山区的线路杆塔定位多处于高山大岭之上和山梁土坡之间,由于地处旷野,地理环境较为恶劣,为了确保线路畅通和防雷击掉闸,安全工作则成为输电线路投运后的重要公关热点。考虑到雷击情况的发生,线路的每基杆塔需要设置雷电引流装置,也就是埋设接地网,现有的接地网通常采用铁片式连接板,这种连接板埋入后可能被大风带出,进而降低了连接板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输电线铁塔接地网联连接板,以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输电线铁塔接地网联连接板,至少包括连接底座以及连接头,所述连接底座的底部中心处设置有第一插杆,所述连接底座的两侧设置有两个位置对应的限位板,两个限位板之间固定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内压紧有雷电引线,所述连接底座的正反两面皆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穿设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端固定有转盘,所述螺纹杆的内侧设置有用于压紧连接头的弧形板。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头的顶部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上设置有用于压紧雷电引线的压紧组件。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压紧组件至少包括位于凸块上方的穿孔、位于凸块下方的固定槽、位于凸块中部的凹槽、楔块以及挤压块,所述凹槽的内部设置有两个位置对称的楔块,且其中一个楔块贯穿至穿孔的内部而另一个楔块贯穿至固定槽的内部,两个楔块之间固定有挤压块。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插杆的外侧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插杆。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板的外侧设置有加强筋。本技术的优点:本技术结构简单,造型新颖,实际安装时,将连接头放入两个限位板之间,接着旋拧转盘,使螺纹杆带动弧形板向内移动,并压紧连接头,从而降低了埋入后的连接头被大风带出的情况发生,并且连接头上还设置了压紧组件,使得雷电引线牢牢的固定在连接头上,进而极大的提升了本技术的使用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输电线铁塔接地网联连接板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限位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固定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压紧组件的主视机构示意图。图中:1、连接底座;11、第一插杆;12、限位板;13、固定板;14、螺纹杆;15、转盘;16、弧形板;17、第二插杆;2、连接头;21、雷电引线;22、凸块;3、压紧组件;31、穿孔;32、固定槽;33、凹槽;34、楔块;35、挤压块;4、加强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3,输电线铁塔接地网联连接板,至少包括连接底座1以及连接头2,所述连接底座1的底部中心处设置有第一插杆11,所述连接底座1的两侧设置有两个位置对应的限位板12,两个限位板12之间固定有连接头2,所述连接头2内压紧有雷电引线21,所述连接底座1的正反两面皆设置有固定板13,所述固定板13上穿设有螺纹杆14,所述螺纹杆14的外端固定有转盘15,所述螺纹杆14的内侧设置有用于压紧连接头2的弧形板16。如图4所示,为了压紧雷电引线,所述连接头2的顶部设置有凸块22,所述凸块22上设置有用于压紧雷电引线21的压紧组件3,所述压紧组件3至少包括位于凸块22上方的穿孔31、位于凸块22下方的固定槽32、位于凸块22中部的凹槽33、楔块34以及挤压块35,所述凹槽33的内部设置有两个位置对称的楔块34,且其中一个楔块34贯穿至穿孔31的内部而另一个楔块34贯穿至固定槽32的内部,两个楔块34之间固定有挤压块35。实际操作时,将雷电引线从穿孔31穿入,接着穿入固定槽32,然后压入挤压块35,挤压块35挤压两个楔块34,使两个楔块34分别压紧穿孔31以及固定槽32内的雷电引线21,使得雷电引线21牢牢的固定在连接头2上,进而极大的提了本技术的使用效果。实际安装时,所述第一插杆11的外侧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插杆17,所述限位板12的外侧设置有加强筋4。综上所述,本技术结构简单,造型新颖,实际安装时,将连接头2放入两个限位板12之间,接着旋拧转盘15,使螺纹杆14带动弧形板16向内移动,并压紧连接头2,从而降低了埋入后的连接头2被大风带出的情况发生,并且连接头2上还设置了压紧组件3,使得雷电引线21牢牢的固定在连接头2上,进而极大的提升了本技术的使用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输电线铁塔接地网联连接板,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连接底座(1)以及连接头(2),所述连接底座(1)的底部中心处设置有第一插杆(11),所述连接底座(1)的两侧设置有两个位置对应的限位板(12),两个限位板(12)之间固定有连接头(2),所述连接头(2)内压紧有雷电引线(21),所述连接底座(1)的正反两面皆设置有固定板(13),所述固定板(13)上穿设有螺纹杆(14),所述螺纹杆(14)的外端固定有转盘(15),所述螺纹杆(14)的内侧设置有用于压紧连接头(2)的弧形板(16)。/n

【技术特征摘要】
1.输电线铁塔接地网联连接板,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连接底座(1)以及连接头(2),所述连接底座(1)的底部中心处设置有第一插杆(11),所述连接底座(1)的两侧设置有两个位置对应的限位板(12),两个限位板(12)之间固定有连接头(2),所述连接头(2)内压紧有雷电引线(21),所述连接底座(1)的正反两面皆设置有固定板(13),所述固定板(13)上穿设有螺纹杆(14),所述螺纹杆(14)的外端固定有转盘(15),所述螺纹杆(14)的内侧设置有用于压紧连接头(2)的弧形板(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电线铁塔接地网联连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2)的顶部设置有凸块(22),所述凸块(22)上设置有用于压紧雷电引线(21)的压紧组件(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格图李孝林张鑫王文国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