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设计用模型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6607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3: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模型领域的一种建筑设计用模型连接结构,包括连接结构本体,连接结构本体由连接柱、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组成,连接柱的顶端和底端分别通过开槽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的一端均开设有第一插槽,连接柱两侧的中部均开设有第二插槽,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的另一端均活动连接有活动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降低模型的高度便于收纳,减少再次搭建模型时的步骤和时间;增加模型连接结构的连接方式,从而增加连接结构的适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设计用模型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模型领域,具体是一种建筑设计用模型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使用易于加工的材料依照建筑设计图样或设计构想,按缩小的比例制成的样品。建筑模型是在建筑设计中用以表现建筑物或建筑群的面貌和空间关系的一种手段。对于技术先进、功能复杂、艺术造型富于变化的现代建筑,尤其需要用模型进行设计创作。在初步设计即方案设计阶段的称工作模型,制作可简略些,以便加工和拆卸。材料可用油泥、硬纸板和塑料等。但现有的供建筑设计模型使用的连接结构简单,当建筑模型在收纳在较低空间时,需要将搭建的建筑框架拆除,当再次搭建模型时费时费力,且现有的模型连接结构通常局限于单一连接方式,不具备多种连接方式使用兼容性,导致连接结构使用存在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设计用模型连接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建筑模型不便于收纳在较低空间,且不具备多种连接方式使用兼容性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连接结构本体,所述连接结构本体由连接柱、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组成,所述连接柱的顶端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设计用模型连接结构,包括连接结构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本体(1)由连接柱(2)、第一转动杆(3)和第二转动杆(4)组成,所述连接柱(2)的顶端和底端分别通过开槽(5)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3)和第二转动杆(4),所述第一转动杆(3)和第二转动杆(4)的一端均开设有第一插槽(6),所述连接柱(2)两侧的中部均开设有第二插槽(7),所述第一转动杆(3)和第二转动杆(4)的另一端均活动连接有活动杆(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设计用模型连接结构,包括连接结构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本体(1)由连接柱(2)、第一转动杆(3)和第二转动杆(4)组成,所述连接柱(2)的顶端和底端分别通过开槽(5)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3)和第二转动杆(4),所述第一转动杆(3)和第二转动杆(4)的一端均开设有第一插槽(6),所述连接柱(2)两侧的中部均开设有第二插槽(7),所述第一转动杆(3)和第二转动杆(4)的另一端均活动连接有活动杆(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设计用模型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开槽(5)均为半圆形结构,且所述第一转动杆(3)和第二转动杆(4)分别与对应的开槽(5)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设计用模型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槽(6)和第二插槽(7)均为“U”形槽,且所述第一插槽(6)和第二插槽(7)的尺寸相同。


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富李春林周明朱西宁闫虎虎
申请(专利权)人:环县第四中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