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造光纤传输线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76553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改进的用于制造光纤传输线的方法,所述光纤传输线包括具有不同模场直径的第一和第二光纤,其中桥光纤在第一和第二光纤之间连接,桥光纤具有位于第一和第二光纤的模场直径之间的中间模场直径,所述改进包括:    (a)将第一光纤的前置端连接到桥光纤的第一端;    (b)在第一光纤和桥光纤之间连接处附近,切割桥光纤;    (c)将第二光纤的前置端连接到桥光纤的切割端;以及    (d)在两个连接上安装单个保护性夹板。(*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一般涉及光纤领域的改进,特别涉及的有利方面。
技术介绍
光纤传输线通常包括一种以上类型的光纤。例如,为了得到想要的总色散特性,具有陡的负色散斜率的逆色散光纤(IDF)可以连接到另一种具有正色散斜率的光纤上。然而,IDF通常具有相对狭窄的模场直径,而其它类型的光纤,例如一种超大面积光纤(SIA),它的模场直径比IDF的模场直径大的多。如果这两种光纤彼此直接连接,模场直径的不匹配导致大量的、令人无法接受的联接损失。已经开发出了一种技术,用于减少具有不同模场直径的第一根光纤和第二根光纤之间的联接损失,其采用了具有中间模场直径的桥光纤。第一根光纤连接到桥光纤的第一端,第二根光纤连接到桥光纤的第二端,而不是将第一根光纤直接连接到第二根光纤。依靠第一根光纤、第二根光纤以及桥光纤的各自的特性,采用桥光纤所产生的总的联接损失可能明显地少于第一根光纤直接连接到第二根光纤产生的联接损失。例如在Edvold,B.和Gruner-Nielsen,L.的“New Technique for Reducing the Splice Loss to Dispersion CompensatingFiber”,European Conference on Optical Communication,1996中描述了桥光纤技术。然而,目前使用的桥光纤以及桥光纤技术中还存在一些相关问题。例如,在现行实践中,桥光纤的典型长度为2米,或更长。由于典型的光缆可以包括许多单个光纤,每一个都连接到单个桥光纤上,在将多个桥光纤包装至一个标准连接盒时,使用2米长的桥光纤就产生了问题,特别是在现场工作中。另外,尽管目前采用的桥光纤和桥光纤技术能显著地减少联接损失,然而人们仍然在寻找能够进一步降低联接损失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通过一根超短桥光纤将具有不同模场直径的第一根和第二根光纤连接起来而减少联接损失的技术。所述超短桥光纤具有介于第一根和第二根光纤的模场直径之间的中间模场直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方法,超短桥光纤的第一端在第一连接点连接到第一根光纤的前置端。然后,在离第一连接点的预定距离上,将所述桥光纤切割开来。接着第二根光纤的前置端在第二连接点处连接到桥光纤的切割端。然后,安装一个单独的保护性夹板,用于覆盖桥光纤和第一、第二连接点。通过下文的详细描述以及附图,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更加清楚。附图的简要描述附图说明图1显示了现有技术的光纤传输线图。图2显示了图1的光纤传输线中光纤各自的模场。图3显示了现有技术中对两根光纤之间的直接连接进行包装的方法。图4所示的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所提供的一种光纤传输线。图5显示了图4的传输线中光纤各自的模场。图6显示了本专利技术对连接组合进行包装的方法,其中所述的连接组合包括一根超短的桥光纤。图7-14的一系列图描述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构造具有超短桥光纤的光纤传输线的方法。图15的流程图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构造具有超短桥光纤的光纤传输线的方法。图16是对采用2米长桥光纤所产生的联接损失和采用超短桥光纤所产生的联接损失进行比较的曲线图。图17中的表格为对采用超短桥光纤产生的联接损失和将超大面积光纤(SLA)直接连接到逆色散光纤(IDFx2)产生的联接损失进行比较。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减少具有不同模场直径的光纤之间联接损失的改进方法。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通过采用超短桥光纤连接两根光纤来减少联接损失。本文中的术语“超短桥光纤”是指一种足够短的桥光纤,用于包装经连接的光纤,使第一根光纤和桥光纤之间的连接处以及桥光纤和第二根光纤之间的连接处被当作一个连接处。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首先对现有技术做一个简短的介绍。图1显示了现有技术中的一种示例性的光纤传输线10,其没有按照比例画出。传输线10包括第一根光纤12,第二根光纤14以及桥光纤16。桥光纤16的第一端在第一连接点18处连接到第一根光纤12的一个前置端。桥光纤16的第二端在第二连接点20处连接到第二根光纤14的一个前置端。桥光纤16一般为2米或更长。在目前的一种应用中,例如,第一根光纤12是OFS Fitel Super Large AreaFiber(SLA),第二根光纤是OFS Fitel Intel Inverse Dispersion Fiber(IDF),桥光纤是OFS Fitel True Wave Fiber。这种连接组合在水下环境中使用。由于这种特殊环境的要求,桥光纤16的长度大约为25.0米。一旦形成了两个连接处18和20,在上述的连接区域各自进行重新涂覆以确保连接18和20足够坚固并抵抗恶劣的操作环境。由于需要产生高强度的连接,包括对连接光纤进行重新涂覆,这些连接一般必须在工厂中完成。图2图示了第一根光纤12、第二根光纤14以及桥光纤16各自的模场。如图2中显示的,第一根光纤模场32有一个较大的直径,第二根光纤模场34具有相对狭窄的直径,桥光纤模场36具有中间直径,其小于第一根光纤模场32的直径,但是大于第二根光纤模场34的直径。如在图2中进一步图示的,在第一根光纤模场32和桥光纤模场36之间有第一过渡区38,桥光纤模场36和第二根光纤模场34之间有一第二过渡区40。两个过渡区38和40中的每一个均与一定量的联接损失相关联。然而,两个过渡区38和40的总的联接损失小于不使用桥光纤16而将第一根光纤12直接连接到第二根光纤14所产生的联接损失。正如上面提到的,桥光纤通常在工厂里安装。然而,比较好的是在现场安装桥光纤。目前,已经有了在工厂之外在一对光纤之间进行直接连接和包装的技术。然而,在典型的使用桥光纤的连接组合中采用这些方法是不可行的。图3描述了一光学传输线50,其采用了现有技术中对一对光纤之间的直接连接进行包装的方法。光学传输线50包括第一根光缆52和第二根光缆54。光缆52和54各自包括很多单个光纤。为了阐明的需要,单个光纤56和58各自从第一和第二光缆52和54中被延长显示。第一和第二光纤56和58在连接点60处连接在一起,用X作标记,连接点60被保护性夹板62覆盖。夹板62安装后,暴露的光纤56和58,包括连接点60以及保护性夹板62,经缠绕后,包装在连接盒64中。在此过程中,应避免任何剧烈弯曲或作用在光纤56和58上的其它压力。对现有技术中含有桥光纤的连接组合,如图1所示的连接组合,应用图3所示的装配方法是不可行的。正如上述讨论的,现有技术中的桥光纤需要有两个连接,桥光纤的两端各有一个。在图3中显示的装配方式中需要有两个保护性夹板62第一个夹板用来保护第一光纤56和桥光纤之间的连接,第二个夹板用来保护桥光纤和第二光纤58之间的连接。然而,一根光缆可能包含很多单个光纤。目前可利用的连接盒没有足够大到容纳双倍数量的保护性夹板62。图4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所提供的光纤传输线70。传输线包括第一光纤72和第二光纤74,它们通过超短桥光纤76(USBF)彼此连接,超短桥光纤的长度大约为1毫米。第一光纤72的一前置端在第一连接点78处连接到USBF76的第一端,第二光纤76的一前置端在第二连接点80处连接到USBF76的第二端。由于第一、第二连接点78和80距离仅仅为1毫米,使用单个夹板82就可以可以用来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哈里什·C·钱丹正一中野
申请(专利权)人:菲特尔美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