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纱生产加工用棉线强度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6350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面纱生产加工用棉线强度检测装置,包括立柱,所述立柱的左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腔设置有导向机构,所述立柱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立柱的左侧设置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右侧设置有放置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棉线的两端分别放置在顶部两个夹板之间和底部两个夹板之间,转动旋钮,最终对棉线的两端进行夹持固定,再将支撑块移除,根据实际情况在托盘的内腔放置单位重量的砝码,进而对棉线进行强度检测,该面纱生产加工用棉线强度检测装置,具备便于检测的优点,操作便捷,能快速测试出棉线的强度,提高了检测效率,进而提高了后期生产效率和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面纱生产加工用棉线强度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棉线
,具体为一种面纱生产加工用棉线强度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棉线是指用棉花纤维搓纺而成的细长可以任意曲折的线,棉线形状和毛线一样,有粗的也有细的,细的和细毛线差不多粗,适合夏天用棒针来编织短袖或者用钩针来毛衣都可以,质地比较柔软,可以贴身穿和织毛衣,也比那种多股的一般棉线好织,不会出现斜或者漏织等情况。棉线在生产完成后,需要经过多重测试,符合各项物力性能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加工生产,棉线在生产成面纱后,经常会受到外力拉扯的情况,如果棉线的强度性能不够,进而降低了后期生产面纱的质量,因此,需要一种面纱生产加工用棉线强度检测装置,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面纱生产加工用棉线强度检测装置,具备便于检测的优点,解决了棉线在生产完成后,需要经过多重测试,符合各项物力性能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加工生产,棉线在生产成面纱后,经常会受到外力拉扯的情况,如果棉线的强度性能不够,进而降低了后期生产面纱质量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面纱生产加工用棉线强度检测装置,包括立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的左侧开设有凹槽(2),所述凹槽(2)的内腔设置有导向机构(3),所述立柱(1)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4),所述立柱(1)的左侧设置有支撑块(5),所述支撑块(5)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底板(6),所述底板(6)顶部的右侧设置有放置机构(7),所述顶板(4)与底板(6)相对一侧的左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座(8),所述连接座(8)内腔的右侧转动连接有双向螺杆(9),所述双向螺杆(9)的左端贯穿至连接座(8)的左侧并固定连接有旋钮(10),所述双向螺杆(9)表面的两侧均螺纹连接有螺套(11),两个连接座(8)内腔相背的一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面纱生产加工用棉线强度检测装置,包括立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的左侧开设有凹槽(2),所述凹槽(2)的内腔设置有导向机构(3),所述立柱(1)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4),所述立柱(1)的左侧设置有支撑块(5),所述支撑块(5)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底板(6),所述底板(6)顶部的右侧设置有放置机构(7),所述顶板(4)与底板(6)相对一侧的左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座(8),所述连接座(8)内腔的右侧转动连接有双向螺杆(9),所述双向螺杆(9)的左端贯穿至连接座(8)的左侧并固定连接有旋钮(10),所述双向螺杆(9)表面的两侧均螺纹连接有螺套(11),两个连接座(8)内腔相背的一侧均设置有限位机构(12),所述螺套(11)远离限位机构(12)一侧设置有夹持机构(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纱生产加工用棉线强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机构(3)包含有固定于凹槽(2)内腔顶部的固定杆(31),所述固定杆(31)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套(32),所述滑套(32)的左侧与底板(6)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伟斌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企易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