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拉伸压缩徐变多模式加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8793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土木工程领域中混凝土徐变试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拉伸压缩徐变多模式加载装置,其包括支架、第一杆件、第二杆件和配重,其可通过不同的组装方式来实现多种拉伸徐变加载、多种压缩徐变加载。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构造简单,各部件加工难度低,加载安全可靠,加载装置可重复利用;多种加载模式,适应不同的场地;通过预留的螺栓孔可以调整配重和试块的位置,以调整混凝土应力的大小和提供逐级加载的要求,提高荷载利用效率;第二拉伸加载模式和第二压缩加载模式均可以通过调整杠杆的倾斜角度,从而适应不同的试块尺寸和应力水平,进一步提高荷载利用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混凝土拉伸压缩徐变多模式加载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土木工程领域中混凝土徐变试验
,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拉伸压缩徐变多模式加载装置。
技术介绍
徐变是混凝土材料的基本特性之一,会导致结构变形及应力等物理量随时间而不断变化。在分析大跨混凝土桥梁结构下挠问题时,徐变一直被工程
关注,被认为是造成大跨混凝土桥梁长期变形过大的主要原因。为了了解桥梁徐变规律,提高结构长期变形预测精度,现阶段普遍做法是开展与实桥相同配合比的素混凝土徐变试验,根据试验数据修正现有模型或相关参数,得到更合理的徐变模型。既有的徐变试验装置一般为徐变仪,其造价昂贵,加载装置较为复杂,且大部分徐变仪只提供受压徐变加载。专利号CN107621402A提供了一种杠杆式徐变加载装置,但是只提供拉伸徐变加载模式。专利号CN104677745A提供了一种带静滑轮的杠杆式拉压徐变装置,可以提供拉伸和压缩两种试验功能,但是增加了滑轮,传动杆多,荷载传动路径长,传动效率低。上述两种试验装置均只有一种加载模式,荷载利用率低,受场地限制较多。需要提供一种构造简单、荷载利用率高、可以适用多种场地、并提供多种加载模式的混凝土拉压徐变加载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结构复杂、荷载利用率低、受场地限制较大和加载模式单一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拉伸压缩徐变多模式加载装置,包括支架、第一杆件、第二杆件和配重,其中:在第一拉伸加载模式下:所述支架竖直设置;所述第一杆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杆件的第二端平行并紧邻,所述第一杆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杆件的第二端重合并形成重合段,所述支架的上端铰接于所述重合段中的任一位置,所述配重悬吊于所述第一杆件的第二端,所述二杆件的第一端悬吊有试块,安装基础上固定有第一底座,试块通过夹片可拆卸固定于第一底座;配重、试块分别位于支架的两侧在第一压缩加载模式下:所述支架竖直设置;所述第一杆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杆件的第二端平行并紧邻,所述支架的上端铰接于所述第一杆件与所述第二杆件的重合段中的任一位置,所述配重悬吊于所述第一杆件的第一端,所述二杆件的第一端悬吊有试块,安装基础上固定有第一底座,试块通过夹片可拆卸固定于所述第一底座。配重和试块位于支架的同侧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拉伸加载模式下和所述第一压缩加载模式下,还包括配重固定构件,所述配重固定构件包括第一螺栓、第一承重板、第一吊钩和第一吊环,其中:所述第一杆件的第一端或第二端开设有沿其轴线方向依次布置的至少两个第一螺栓孔,所述第一螺栓穿过所述第一承重板的上端后固定于一个所述第一螺栓孔内,所述第一承重板的下方固定有所述第一吊钩,所述第一吊环固定于所述配重的上端,所述第一吊钩穿设在所述第一吊环内从而将所述配重悬吊于所述第一杆件下方。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拉伸加载模式下,还包括第一试块固定构件,所述第一试块固定构件包括第二螺栓、第二承重板、第二吊钩和第二吊环,其中:所述第二杆件的第一端开设有沿其轴线方向依次布置的至少两个第二螺栓孔,所述第二螺栓穿过所述第二承重板的上端后固定于一个所述第二螺栓孔内,所述第二承重板的下方固定有所述第二吊钩,所述第二吊环固定于所述试块的上端。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压缩加载模式下,所述配重与所述试块位于所述支架的同侧,所述试块通过第二试块固定构件固定于所述第二杆件与安装基础之间,所述第二试块固定构件包括第三螺栓、第三承重板、球铰、垫板和第二底座,其中:所述第三螺栓穿过所述第三承重板的上端后固定于所述第二杆件,所述第三承重板的下端通过所述球铰与所述垫板连接,所述垫板抵紧在试块的上表面,所述第二底座位于试块与安装基础之间。进一步的,还包括轴承,所述支架的上端与所述重合段之间通过轴承连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另一种混凝土拉伸压缩徐变多模式加载装置,包括支架、第一杆件、第二杆件和配重,其中:在第二拉伸加载模式下:所述支架竖直设置,所述第一杆件的第一端、所述第二杆件的第一端均铰接于所述支架的上端,所述第一杆件的第一端、所述第二杆件的第一端分别固定有第四承重板和第五承重板,试块的左端、右端分别通过夹片固定于第四承重板和第五承重板,所述第一杆件的第二端、所述第二杆件的第二端斜向上延伸并分别固定有用于分别承载一个配重的第六承重板和第七承重板;在第二压缩加载模式下:所述第一杆件的第一端、所述第二杆件的第一端均铰接于所述支架的上端,所述第一杆件的第一端、所述第二杆件的第二端分别固定有用于分别承载一个配重的第八承重板和第九承重板,所述第一杆件的第二端、所述第二杆件的第二端斜向上延伸并分别固定有第十承重板和第十一承重板,在两个配重的作用下试块被夹紧在所述第十承重板和所述第十一承重板之间。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二拉伸加载模式下:所述第四承重板固定于所述第一杆件的位置、所述第六承重板固定于所述第一杆件的位置均可调节地设置;所述第五承重板固定于所述第二杆件的位置、所述第七承重板固定于所述第二杆件的位置均可调节地设置。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二压缩加载模式下:所述第八承重板固定于所述第一杆件的位置、所述第十承重板固定于所述第一杆件的位置均可调节地设置;所述第九承重板固定于所述第二杆件的位置、所述第十一承重板固定于所述第二杆件的位置均可调节地设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构造简单,各部件加工难度低,加载安全可靠,加载装置可重复利用;(2)多种加载模式,适应不同的场地。(3)通过预留的螺栓孔可以调整配重和试块的位置,以调整混凝土应力的大小和提供逐级加载的要求,提高荷载利用效率。(4)第二拉伸加载模式和第二压缩加载模式均可以通过调整杠杆(第一杆件和第二杆件)的倾斜角度,从而适应不同的试块尺寸和应力水平,进一步提高荷载利用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混凝土拉伸压缩徐变多模式加载装置第一拉伸加载模式下一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其中未示出支架、试块和配重;图3为混凝土拉伸压缩徐变多模式加载装置第一压缩加载模式下一实施例的主视图;图4为混凝土拉伸压缩徐变多模式加载装置第二拉伸加载模式下一实施例的主视图;图5为混凝土拉伸压缩徐变多模式加载装置第二压缩加载模式下一实施例的主视图。图中:1、支架;2、第一杆件;21、第一杆件的第一端;22、第一杆件的第二端;3、第二杆件;31、第二杆件的第一端;32、第二杆件的第二端;41、配重;42、试块;51、第一底座;52、夹片;53、轴承;6、配重固定构件;61、第一螺栓;62、第一承重板;63、第一吊钩;64、第一吊环;7、第一试块固定构件;71、第二螺栓;72、第二承重板;73、第二吊钩;74、第二吊环;8、第二试块固定构件;81、第三螺栓;82、第三承重板;83、球铰;84、垫板;85、第二底座;91、第四承重板;92、第五承重板;93、第六承重板;94、第七承重板;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拉伸压缩徐变多模式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第一杆件、第二杆件和配重,其中:/n在第一拉伸加载模式下:所述支架竖直设置;所述第一杆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杆件的第二端平行并紧邻,所述第一杆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杆件的第二端重合并形成重合段,所述支架的上端铰接于所述重合段中的任一位置,所述配重悬吊于所述第一杆件的第二端,所述二杆件的第一端悬吊有试块,安装基础上固定有第一底座,试块通过夹片可拆卸固定于第一底座;/n在第一压缩加载模式下:所述支架竖直设置;所述第一杆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杆件的第二端平行并紧邻,所述支架的上端铰接于所述第一杆件与所述第二杆件的重合段中的任一位置,所述配重悬吊于所述第一杆件的第一端,所述二杆件的第一端悬吊有试块,安装基础上固定有第一底座,试块通过夹片可拆卸固定于所述第一底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拉伸压缩徐变多模式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第一杆件、第二杆件和配重,其中:
在第一拉伸加载模式下:所述支架竖直设置;所述第一杆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杆件的第二端平行并紧邻,所述第一杆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杆件的第二端重合并形成重合段,所述支架的上端铰接于所述重合段中的任一位置,所述配重悬吊于所述第一杆件的第二端,所述二杆件的第一端悬吊有试块,安装基础上固定有第一底座,试块通过夹片可拆卸固定于第一底座;
在第一压缩加载模式下:所述支架竖直设置;所述第一杆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杆件的第二端平行并紧邻,所述支架的上端铰接于所述第一杆件与所述第二杆件的重合段中的任一位置,所述配重悬吊于所述第一杆件的第一端,所述二杆件的第一端悬吊有试块,安装基础上固定有第一底座,试块通过夹片可拆卸固定于所述第一底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拉伸压缩徐变多模式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拉伸加载模式下和所述第一压缩加载模式下,还包括配重固定构件,所述配重固定构件包括第一螺栓、第一承重板、第一吊钩和第一吊环,其中:
所述第一杆件的第一端或第二端开设有沿其轴线方向依次布置的至少两个第一螺栓孔,所述第一螺栓穿过所述第一承重板的上端后固定于一个所述第一螺栓孔内,所述第一承重板的下方固定有所述第一吊钩,所述第一吊环固定于所述配重的上端,所述第一吊钩穿设在所述第一吊环内从而将所述配重悬吊于所述第一杆件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拉伸压缩徐变多模式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拉伸加载模式下,还包括第一试块固定构件,所述第一试块固定构件包括第二螺栓、第二承重板、第二吊钩和第二吊环,其中:
所述第二杆件的第一端开设有沿其轴线方向依次布置的至少两个第二螺栓孔,所述第二螺栓穿过所述第二承重板的上端后固定于一个所述第二螺栓孔内,所述第二承重板的下方固定有所述第二吊钩,所述第二吊环固定于所述试块的上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拉伸压缩徐变多模式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压缩加载模式下,所述配重与所述试块位于所述支架的同侧,所述试块通过第二试块固定构件固定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正阳徐平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