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升机尾减速器操纵轴与导筒耐磨测试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76300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直升机尾减速器操纵轴与导筒耐磨测试系统,包括液压伺服驱动输出单元、扭矩加载单元、驱动单元、传感器单元、采集单元以及下位机,下位机用于接收测试数据以及控制液压伺服驱动输出单元、扭矩加载单元以及驱动单元进行测试,液压伺服驱动输出单元、扭矩加载单元以及驱动单元分别与下位机相连,传感器单元的输出端通过采集单元与下位机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直升机尾减速器操纵轴与导筒耐磨测试自动循环、长时间无人值守试验,控制响应实时性好,控制精度高,可靠性好,能实现操纵轴扭矩、轴向力同步加载,满足尾减速器操纵轴、导筒耐磨测试工艺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直升机尾减速器操纵轴与导筒耐磨测试系统
本技术涉及直升机的设备检测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直升机尾减速器操纵轴与导筒耐磨测试系统。
技术介绍
直升飞机在飞行过程中,通过不断控制尾减速器上操纵轴进行往复运动,达到控制尾桨榖上叶片角度进而控制尾翼及飞行姿态的目的。操纵轴的往复运动会造成与其有相对运动的导筒键槽造成磨损。如果磨损超过允许值可能造成飞行事故。因而需要对其进行耐磨测试达到检测其耐磨性的目的。地面台架测试时,常采用对操纵轴施加轴向推拉力到达往复运动,同时对操纵轴施加扭矩来模拟器飞行状态时的受力情况。现有导筒设计时是通过理论估算其磨损量或是在静态施加往复运动来进行测试磨损量,存在下述问题:1、理论计算值和实际磨损存在较大偏差;2、不能在测试过程中采集实时数据,包括不能长时间准确记录扭矩和操纵轴轴向推拉力在每一个工作循环中的持续时间等重要测试参数;3、不能动态快速改变载荷来模拟飞行姿态突变时操纵轴与导筒之间实际受力情况;4、不能快速准确检测操纵轴的轴向移动极限位置;5、不可长时间无人测试;6、不能同步施加扭矩和操纵轴轴向推拉力。...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直升机尾减速器操纵轴与导筒耐磨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液压伺服驱动输出单元(1),用于给被测试的操纵轴施加轴向推拉力;/n扭矩加载单元(2),用于给被测试的操纵轴施加扭矩;/n驱动单元(3),用于驱动被测试的操纵轴旋转;/n传感器单元(4),用于检测测试数据;/n采集单元(5),用于采集测试数据;/n下位机(6),用于接收测试数据以及控制液压伺服驱动输出单元(1)、扭矩加载单元(2)以及驱动单元(3)进行测试;所述液压伺服驱动输出单元(1)、扭矩加载单元(2)以及驱动单元(3)的控制端分别与下位机(6)相连,所述传感器单元(4)的输出端通过采集单元(5)与下位机(6)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升机尾减速器操纵轴与导筒耐磨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液压伺服驱动输出单元(1),用于给被测试的操纵轴施加轴向推拉力;
扭矩加载单元(2),用于给被测试的操纵轴施加扭矩;
驱动单元(3),用于驱动被测试的操纵轴旋转;
传感器单元(4),用于检测测试数据;
采集单元(5),用于采集测试数据;
下位机(6),用于接收测试数据以及控制液压伺服驱动输出单元(1)、扭矩加载单元(2)以及驱动单元(3)进行测试;所述液压伺服驱动输出单元(1)、扭矩加载单元(2)以及驱动单元(3)的控制端分别与下位机(6)相连,所述传感器单元(4)的输出端通过采集单元(5)与下位机(6)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升机尾减速器操纵轴与导筒耐磨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单元(4)包括磁性屑末传感器(41)、操纵轴轴向位置传感器(42)、操纵轴轴向推拉力传感器(43)、温度传感器(44)、扭矩及转速传感器(45),所述磁性屑末传感器(41)安装在被测试的操纵轴与导筒之间的间隙下侧,所述操纵轴轴向位置传感器(42)、操纵轴轴向推拉力传感器(43)分别安装在被测试的操纵轴和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芝福黄荣华周志斌李新湘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发中传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