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振光片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76296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薄型、轻量化的偏振光片。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能够使用以往的设备,制造这种偏振光片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在由聚乙烯醇类树脂膜形成的偏振光膜的至少一面上,通过介入由水溶性皮膜形成性组合物形成的保护层而叠层剥离膜的偏振光片。能够采用以下方法制造这种偏振光片,即在由聚乙烯醇类树脂膜形成的偏振光膜1和剥离膜2中间的至少一方的表面上涂覆水溶性皮膜形成性组合物的涂覆液4,在该涂覆面侧贴合上述的偏振光膜1和剥离膜2,然后使上述所涂覆的涂覆液4固化。此后只要剥下剥离膜2,即可露出皮膜形成性组合物的固化层,该固化层成为保护层,就得到薄型化的偏振光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在由聚乙烯醇类树脂膜形成的偏振光片的至少一面上形成保护层的。
技术介绍
为了使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图像信号可视化,以控制光的振动方向为目的,偏振光片被用于液晶盒(液晶セル)的正反面。通常,一般一直广泛使用的偏振光片是在聚乙烯醇类树脂膜上施行双色性色素的吸附和单轴拉伸,然后在使该双色性色素取向的偏振光片的两面通过介入粘结层而叠层透明树脂膜,特别是叠层以三醋酸纤维素为代表的醋酸纤维素类膜而构成的。根据需要介入其他光学膜,用粘结剂将其贴合在液晶盒上,构成液晶显示装置。一方面,随着液晶显示装置在各种场合使用,例如可移动用途等的液晶显示装置要求薄型化和轻量化,对于其中所使用的偏振光片也要求薄型化和轻量化。但是,在以往的偏振光片当中,追求薄型化和轻量化是有限的。前述聚乙烯醇类偏振光片,其本身具有偏振光性能,但由于在加工方向(拉伸方向)上容易裂开等原因,必须施加保护层。可是,用介入粘结层而贴合透明树脂膜的方法,从操作时操作性等方面考虑,将透明树脂膜减薄是有限的。另外,必须有粘结层、透明树脂膜层2层,于是就存在难以实现薄型化和轻量化的问题。对于这样诸课题,有人提出在偏振光膜上涂覆氨基甲酸酯预聚物、使形成涂膜层的偏振光片。例如,在特开平10-221524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在含水率8重量%或以上的偏振光膜的至少一面上涂覆氨基甲酸酯预聚物使形成涂膜层的偏振光片。另外,在特开平11-30715号公报(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至少在偏振光膜的一面上,叠层在70℃下的储藏弹性率大的聚氨酯树脂层的偏振光片。更进一步地,在特开平11-30716号公报(专利文献3)中记载了在偏振光膜的至少一面上涂覆氨基甲酸酯预聚物以后,通过在高温、高湿下固化处理,制造偏振光片的方法。但是,在使用氨基甲酸酯预聚物的场合,存在在涂覆工序以后干燥和固化需要较长时间的问题。还由于对氨基甲酸酯预聚物使用稀释用的有机溶剂,存在环境方面和操作者健康方面的问题。如果要将该方法适用于以往不使用有机溶剂的偏振光片制造设备的话,还伴随着新设置防爆设备等设备改造的麻烦。另一方面,在特开2000-199819号公报(专利文献4)中记载了在由像聚乙烯醇那样的亲水性高分子形成的偏振光膜的至少一面上,用不溶解该膜的溶剂进行涂覆树脂溶液,并使其干燥,设置透明膜层,从而实现薄型化的偏振光片制造方法。作为这种透明膜层的例子,可列举纤维素类树脂、聚碳酸酯类树脂、聚酯类树脂和丙烯酸类树脂。但是,在此提案中,因为在用于形成透明膜层的树脂溶液中使用了有机溶剂,仍然存在环境方面和操作者健康方面的问题。如果要将该方法用于以往的不使用有机溶剂的偏振光片制造设备的话,仍然还伴随着需要新设置防爆设备等设备改造的麻烦。以前一直试图用醋酸纤维素类以外的树脂构成偏振光片的保护膜。例如,在特开平8-271733号公报(专利文献5)中,提出使用在双轴拉伸聚酯膜的一面上通过介入水相锚固涂层而设置聚乙烯醇类树脂薄层的叠层片材作为在液晶盒的前面一侧(目视侧)配置的偏振光片的前面侧的保护膜的方案。一般使用作为偏振光片的保护膜的三醋酸纤维素等醋酸纤维素类树脂,由于与构成偏振光膜的聚乙烯醇类树脂的粘结力不太高,所以通常需要将该表面皂化处理,然后提供往偏振光膜上叠层,但也有试图省略该皂化处理。例如,在特开2002-328230号公报(专利文献6)中提出了在与透明保护膜的与偏振光膜粘结的表面上形成明胶类涂覆层,在该明胶类涂覆层侧,通过介入粘结层而叠层到偏振光膜上的方案。就粘结偏振光膜与透明保护膜的粘结层而言,人们进行了各种各样的研究。例如,在特开平7-134212号公报(专利文献7)中记载了在粘结聚乙烯醇类偏振光膜与保护膜的聚乙烯醇类的粘结剂中,按一定量配合乙二醛,另外,还在特开平9-258023号公报(专利文献8)中记载了在粘结聚乙烯醇类偏振光膜与保护膜的聚乙烯醇类的粘结剂中,按一定量配合水溶性环氧化合物。特开平10-221524号公报特开平11-30715号公报特开平11-30716号公报 特开2000-199819号公报特开平8-271733号公报特开2002-328230号公报特开平7-134212号公报特开平9-25802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人进行了研究发现,对于由聚乙烯醇类树脂形成的偏振光膜,可以基本上不使用有机溶剂,形成薄的保护层,以使偏振光片更加薄型化和轻量化,而且不需要对以往的具有醋酸纤维素类保护膜/聚乙烯醇类偏振光膜/醋酸纤维素类保护膜结构的偏振光片制造设备做大的改变就能够制造的偏振光片,从而完成本专利技术。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与以往的具有醋酸纤维素类保护膜/聚乙烯醇类偏振光膜/醋酸纤维素类保护膜结构的偏振光片相比能够实现薄型化和轻量化的偏振光片,并提供简易制造该偏振光片的方法。本专利技术另一目的在于,提供采用与制造以往的具有醋酸纤维素类保护膜/聚乙烯醇类偏振光膜/醋酸纤维素类保护膜结构的偏振光片时同样的设备能够制造且薄型化和轻量化的偏振光片,而且采用能够适合上述设备的方法,制造这种偏振光片。本专利技术人对所述的技术问题进行了锐意研究,结果发现,使用由聚乙烯醇类树脂膜形成的偏振光膜以及对聚乙烯醇类树脂显示轻微粘附性但在以后能够剥离的膜,通过水溶性皮膜形成性组合物的水溶液而叠层上述两膜,使该皮膜形成组合物固化的话,就能够在偏振光膜的一面或双面上通过介入上述水溶性树脂组合物的固化物而得到具有粘附上述剥离膜结构的偏振光片,而且只要剥离此剥离膜的话,露出的上述皮膜形成性组合物的固化层可以防止偏振光膜往加工方向的裂开,在起到偏振光膜保护层的作用的同时,能够充分薄型化,从而完成本专利技术。即,根据本专利技术,可以提供在由聚乙烯醇类树脂膜形成的偏振光膜的至少一面上,通过介入由水溶性皮膜形成性组合物形成的保护层而叠层有剥离膜的偏振光片。此保护层和剥离膜既可以在偏振光膜的一面上设置,又可以在偏振光膜的双面上设置。只在偏振光膜的一面上介入保护层而叠层剥离膜的场合,可以在偏振光膜的另一表面上通过介入粘结剂而设置不能剥离的保护膜。作为水溶性皮膜形成性组合物,可以使用以聚乙烯醇类树脂为主要成分。以聚乙烯醇类树脂作主要成分的水溶性皮膜形成性组合物优选含有固化性成分。另外可以使用聚乙烯类树脂和聚酯类树脂作为剥离膜。上述偏振光片可以采用下述方法制造,即在由聚乙烯醇类树脂膜形成的偏振光膜和剥离膜之中的至少一方的表面上,涂覆水溶性皮膜形成性组合物的涂液,在该涂覆面侧处贴合上述偏振光膜和剥离膜,然后使上述所涂覆的涂液固化。此后,只要剥离除去剥离膜的话,就露出皮膜形成组合物的固化层,此层成为保护层,能够得到薄型化的偏振光片。此时作为构成涂覆液的水溶性皮膜形成组合物,可以使用以聚乙烯醇类树脂为主要成分的组合物。通过以下方法能够连续卷曲成卷筒状来制造上述偏振光片,即提供由聚乙烯醇类树脂膜形成的偏振光膜和剥离膜,使二者在一对滚筒之间贴合,在滚筒间贴合前的偏振光膜与剥离膜之间供给水溶性皮膜形成性组合物的涂覆液,通过此涂覆液层而在滚筒之间贴合偏振光膜和剥离膜以后,使涂覆液层固化。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薄型、轻量化的偏振光片,该偏振光片有助于液晶显示装置薄型化。由于在制造的时候不必使用有机溶剂,所以在环境方面和安全卫生方面优良的同时,也能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偏振光片,其特征在于,在由聚乙烯醇类树脂膜形成的偏振膜的至少一面上,介入由水溶性皮膜形成性组合物形成的保护层而叠层剥离膜。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成年林秀树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