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测温仪镭射自动调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62651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3: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红外测温仪镭射自动调整装置,包括红外测温仪及镜像设置在红外测温仪左右两侧的镭射调节装置,所述红外测温仪底部设置有固定平台,所述固定平台下方设置有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顶部设置有能够转动的旋转平台,所述支撑平台的下方设置有调节平台,所述调节平台顶部靠近四角的位置各设置有一根能够在电脑控制下或上或的下支撑柱,用于支撑支撑平台;所述调节平台上靠近底部的位置设置有左右相通的水平滑孔,所述水平滑孔内设置有与其滑动配合的水平导轨。这种红外测温仪镭射自动调整装置使得镭射对点更加精确,支撑柱的设计可同时满足上下移动与水平调节的两个需求,自动化程度高,减少了人工成本,加大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红外测温仪镭射自动调整装置
本技术涉及测温仪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红外测温仪镭射自动调整装置。
技术介绍
测温仪器又称温度计,可以准确的判断和测量温度,利用固体、液体、气体受温度的影响而热胀冷缩等的现象为设计的依据,有煤油温度计、酒精温度计、水银温度计、气体温度计、电阻温度计、温差电偶温度计、辐射温度计、光纤温度计、热像仪以及用于人耳的辐射温度计。这些温度计大致可分为接触式温度计与非接触式温度计两大类,而非接触式温度计因为应用广泛而成为目前温度量测技术发展的主流,而非接触式温度计中最为常见的是工业用辐射温度计、光纤温度计、热像仪以及用于人耳的辐射温度计;目前,用于测量红外线辐射热的非接触式温度量测装置因测量精度高而逐渐受到重视被陆续开发出来,如红外测温仪调镭射装置。但是,现有的红外测温仪调镭射装置多为手动,效率慢,且其寻找热源多以横线水平轴和竖直轴为轴心的旋转试寻找热源,这有方式会导致红外测温仪与热源靶纸成一定角度,进而导致调后的镭射装置与实际位置偏移,影响测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调节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红外测温仪镭射自动调整装置,包括红外测温仪(5)以及镜像设置在红外测温仪(5)左右两侧的镭射调节装置(6),所述镭射调节装置(6)通过套接在红外测温仪(5)外部的支撑座(7)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测温仪(5)底部下方设置有固定平台(42),固定平台(42)顶部靠近后端的位置并列设置有两个螺纹结构的固定孔(43),所述固定孔(43)与设置在支撑座(7)底部的两个固定螺栓(71)位置对应且螺纹配合,所述红外测温仪(5)通过相互配合的固定螺栓(71)和固定孔(43)固定安装在固定平台(42)上;所述固定平台(42)下方设置有支撑平台(4),所述支撑平台(4)顶部设置有以竖直轴为轴心且能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外测温仪镭射自动调整装置,包括红外测温仪(5)以及镜像设置在红外测温仪(5)左右两侧的镭射调节装置(6),所述镭射调节装置(6)通过套接在红外测温仪(5)外部的支撑座(7)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测温仪(5)底部下方设置有固定平台(42),固定平台(42)顶部靠近后端的位置并列设置有两个螺纹结构的固定孔(43),所述固定孔(43)与设置在支撑座(7)底部的两个固定螺栓(71)位置对应且螺纹配合,所述红外测温仪(5)通过相互配合的固定螺栓(71)和固定孔(43)固定安装在固定平台(42)上;所述固定平台(42)下方设置有支撑平台(4),所述支撑平台(4)顶部设置有以竖直轴为轴心且能够转动的旋转平台(41),所述固定平台(42)固定在旋转平台(41)顶部;所述支撑平台(4)的下方设置有调节平台(1),所述调节平台(1)顶部靠近四角的位置各设置有一个上下调节孔(12),每个上下调节孔(12)内插接有一根能够通过电脑实现单独或一并或上或下移动的支撑柱(3),所述支撑柱(3)的顶部与支撑平台(4)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调节平台(1)上靠近底部的位置设置有左右相通的水平滑孔(11),所述水平滑孔(11)内设置有与其滑动配合的水平导轨(2),所述调节平台(1)通过水平滑孔(11)实现在水平导轨(2)上左右方向的水平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测温仪镭射自动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镭射调节装置(6)由镭射装置(61)、上下调节座(62)和左右调节座(63)组成;所述上下调节座(62)由镭射安装座(625)和调节板(626)组成,所述镭射安装座(625)设置在调节板(626)的右侧,镭射安装座(625)和调节板(626)一体成型,所述镭射装置(61)套接在镭射安装座(625)内,其后端设置有水平向外的凸起(611);所述左右调节座(63)由一体成型的竖板和横板组成,所述横板设置在竖板右侧底部,组成“L”形结构;所述竖板右侧顶部靠近后端的部位设置有上下限位螺孔(638),后端设置有侧限位孔(637)和呈“L”形结构的侧限位卡块(634),所述侧限位卡块(634)位于侧限位孔(637)的上方;所述横板底部设置有固定轴(621)以及开口朝下的“C”字形插槽(633),所述固定轴(621)位于插槽(633)的正前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欣刘盛何禺辰丁伦鹏马春刚孙秀瑞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热映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