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微管道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磁控微管道,电磁体的两端面分别连接第一铁轭的一端和第二铁轭的一端,磁致伸缩材料部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第一铁轭的另一端和第二铁轭的另一端,磁致伸缩材料部内设有孔洞,形成微管道,微管道的方向垂直于第一铁轭和第二铁轭的连线方向。应用时,电磁体产生磁场,通过第一铁轭和第二铁轭改变磁致伸缩材料部的磁场,磁致伸缩材料部发生磁致伸缩效应,从而改变微管道的形状和截面积,从而改变微管道的导通特性。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具有操作简单和控制精度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磁控微管道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管道
,具体涉及一种磁控微管道。
技术介绍
微管道在化学、生物、医学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传统上,在微管道制备结束后,微管道的直径或导通特性不可调,对微流控方面的应用造成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磁控微管道,包括:电磁体、第一铁轭、第二铁轭、磁致伸缩材料部,电磁体的两端面分别连接第一铁轭的一端和第二铁轭的一端,磁致伸缩材料部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第一铁轭的另一端和第二铁轭的另一端,磁致伸缩材料部内设有孔洞,形成微管道,微管道的方向垂直于第一铁轭和第二铁轭的连线方向。更进一步地,孔洞为圆形。更进一步地,磁致伸缩材料部的材料为磁致伸缩材料。更进一步地,在微管道的壁上设有突出部。更进一步地,突出部的材料为磁致伸缩材料。更进一步地,突出部有两个。更进一步地,两突出部相对,两突出部的连线方向为微管道的直径方向。更进一步地,两突出部的连线方向与第一铁轭和所述第二铁轭的连线方向平行。更进一步地,微管道的壁为齿轮形。更进一步地,磁致伸缩材料为镍锌钴铁氧体磁致伸缩材料。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磁控微管道,包括电磁体、第一铁轭、第二铁轭、磁致伸缩材料部,电磁体的两端面分别连接第一铁轭的一端和第二铁轭的一端,磁致伸缩材料部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第一铁轭的另一端和第二铁轭的另一端,磁致伸缩材料部内设有孔洞,形成微管道,微管道的方向垂直于第一铁轭和第二铁轭的连线方向。应用时,电磁体产生可调节的磁场,通过第一铁轭和第二铁轭改变磁致伸缩材料部的磁场,磁致伸缩材料部发生磁致伸缩效应,从而改变微管道的形状和截面积,从而改变微管道的导通特性。本专利技术中,可以改变施加在电磁体上的电流,从而改变磁致伸缩材料部中的磁场,从而实现不同程度的微管道导通特性改变。另外,本专利技术中,通过改变电磁体的电流来改变微管道的导通特性,操作简单,控制精度高。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磁控微管道的示意图。图2是又一种磁控微管道的示意图。图中:1、电磁体;2、第一铁轭;3、第二铁轭;4、磁致伸缩材料部;5、微管道;6、突出部。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磁控微管道。如图1所示,该磁控微管道包括电磁体1、第一铁轭2、第二铁轭3、磁致伸缩材料部4。电磁体1的两端面分别连接第一铁轭2的一端和第二铁轭3的一端。电磁体1用以产生磁场,并且可以通过改变电流的方法调节电磁体1产生的磁场。第一铁轭2和第二铁轭3用以导通磁场。磁致伸缩材料部4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第一铁轭2的另一端和第二铁轭3的另一端。磁致伸缩材料部4的材料为磁致伸缩材料。磁致伸缩材料部4内设有孔洞,形成微管道5。如图1所示,孔洞为圆形。微管道5的方向垂直于第一铁轭2和第二铁轭3的连线方向。也就是说,在图1中,所示的微管道5为微管道5的截面。应用时,电磁体1产生可调节的磁场,通过第一铁轭2和第二铁轭3改变磁致伸缩材料部4的磁场,磁致伸缩材料部4发生磁致伸缩效应,从而改变微管道5的形状和截面积,从而改变微管道5的导通特性。本专利技术中,可以改变施加在电磁体1上的电流,从而改变磁致伸缩材料部4中的磁场,从而实现不同程度的微管道5导通特性改变。另外,本专利技术中,通过改变电磁体1的电流来改变微管道5的导通特性,操作简单,控制精度高。此外,因为流体的导通特性严重地依赖于微管道5的截面形状,所以本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微管道5导通特性的高灵敏度调控。更进一步地,磁致伸缩材料为镍锌钴铁氧体磁致伸缩材料,因为镍锌钴铁氧体磁致伸缩材料具有较高的磁致伸缩系数。当在磁致伸缩材料部4两端施加的磁场变化时,磁致伸缩材料部4能够产生更多的伸长或收缩,从而更多地改变微管道5的形貌或截面积,从而更多地改变微管道5的导通特性,从而实现微管道5导通特性的更精准控制。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2所示,在微管道5的壁上设有突出部6。突出部6的材料为磁致伸缩材料。突出部6有两个。两突出部6相对设置,两突出部6的连线方向为微管道5的直径方向。两突出部6的连线方向与第一铁轭2和第二铁轭3的连线方向平行。两突出部6不接触。也就是说,如图2所示,两突出部6的连线方向为水平方向,两突出部6的连线为圆形微管道5的直径,该方向也正是在磁场作用下,磁致伸缩材料部4发生伸长或收缩的方向。这样一来,当磁致伸缩材料部4内的磁场发生变化时,两突出部6向微管道5内伸长或收缩更多,从而更多地改变微管道5的导通特性,从而实现微管道5导通特性的更高灵敏度调控。更进一步地,在微管道5内,突出部6的头部尺寸大于突出部6固定部的尺寸。这样一来,当突出部6向微管道5内伸长时,大尺寸的突出部6头部能够更多地改变微管道5的导通特性,从而实现微管道5导通特性的更高灵敏度探测。实施例3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微管道5的壁为齿轮形。这样一来,当磁致伸缩材料部4内的磁场发生变化时,更多地改变微管道5壁的形貌。由于微管道5内流体与微管道5壁的吸附作用与微管道5壁的形貌密切相关,所以当微管道5壁的形貌发生变化时,微管道5的导通特性发生更多的改变,从而实现更高灵敏度的微管道5导通特性调控。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磁控微管道,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磁体、第一铁轭、第二铁轭、磁致伸缩材料部,所述电磁体的两端面分别连接所述第一铁轭的一端和所述第二铁轭的一端,所述磁致伸缩材料部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铁轭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铁轭的另一端,所述磁致伸缩材料部内设有孔洞,形成微管道,所述微管道的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铁轭和所述第二铁轭的连线方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磁控微管道,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磁体、第一铁轭、第二铁轭、磁致伸缩材料部,所述电磁体的两端面分别连接所述第一铁轭的一端和所述第二铁轭的一端,所述磁致伸缩材料部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铁轭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铁轭的另一端,所述磁致伸缩材料部内设有孔洞,形成微管道,所述微管道的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铁轭和所述第二铁轭的连线方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控微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洞为圆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控微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致伸缩材料部的材料为磁致伸缩材料。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磁控微管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微管道的壁上设有突出部。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刘翡琼,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