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热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6076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隔热支撑装置。该装置包括外轮毂、内轮毂、轴承、以及将所述外轮毂和所述内轮毂连接起来的辐条;所述外轮毂和所述内轮毂均为薄壁圆筒结构,两者的中心轴重合;外轮毂和内轮毂的侧壁上都设置有用于安装辐条的安装孔;所述辐条为长杆结构,通过外轮毂和内轮毂侧壁上的安装孔将外轮毂和内轮毂连接起来;所述轴承的内圈固定在内轮毂上。该装置的主要作用是将高温物体支撑起来进行圆周运动,并且减少高温物体与支撑机构之间的热量散失。该装置结构简洁、成本低廉,适用于制作低成本的太阳能热利用产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隔热支撑装置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隔热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太阳能利用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生产热水和发电。前者的技术路线主要是家用太阳能热水器和商用热水系统,后者的技术路线主要是光伏电站和光热电站。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路线是家用太阳能热水器、商用热水系统和光伏电站,而光热电站总体上仍然处于示范性项目阶段,距离大规模商业化仍然遥遥无期。光热电站难以大规模商业化的原因主要是:槽式光热电站和塔式光热电站需要建设在广阔的平整地面上,规模越大成本越低,无法实现小型的分布式电站,因此高度依赖政府投资的大型电站项目,产量很难提高,而低产量又反过来制约了产业链的成熟和成本的下降;碟式光热电站虽然适合实现分布式电站,但是斯特林发动机的制造成本实在太高,很难降到与光伏相当的水平。家用太阳能热水器和商用热水系统的主要缺点有:(1)不能主动跟踪太阳,集热效率不够高;(2)水箱和真空管内长期储水,会结水垢;(3)在严寒地区使用时,存在结冰爆裂的隐患;(4)不能发电,也不能生产蒸汽,适用范围不广;(4)不好看。光伏电站的主要缺点有:(1)光电转换效率不够高,而且还会逐年衰减;(2)不采用主动跟踪太阳的技术时,集热效率不够高,但采用之后投资成本将增加;(3)无法实现热电联供,能量利用率低;(4)容易受到天气影响,发电功率不平稳;(5)发出来的电必须立即输送到电网上,需要电网进行电力调度,所以对电网的吸纳能力要求很高,这也是导致“弃光限电”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市场能提供这样的新产品:它能够将阳光转化成200摄氏度以上的高品位热能并且储存起来,然后再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利用已储存的高品位热能来生产热水、蒸汽和电力等,同时售价还很便宜,那么现有技术的各种缺点就能得到很好的解决了。但是,这种新产品需要把储存高品位热能的蓄热容器支撑起来,而且蓄热容器还需要进行圆周转动才能很好地跟踪太阳,所以支撑机构不仅必须具备圆周转动功能,还必须具备良好的隔热性能。目前市场上并没有现成的解决方案可供选择。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结构简洁、造价低廉的隔热支撑装置,可以将高温物体支撑起来进行圆周转动,而且隔热性能良好。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隔热支撑装置,包括外轮毂1、内轮毂4、轴承7、以及将所述外轮毂1和所述内轮毂4连接起来的辐条6;所述外轮毂1和所述内轮毂4均为薄壁圆筒结构,两者的中心轴重合,重合的中心轴称为轮毂中心轴32;外轮毂1和内轮毂4的侧壁上都设置用于安装辐条6的安装孔,称为外轮毂辐条安装孔2和内轮毂辐条安装孔5;外轮毂辐条安装孔2与内轮毂辐条安装孔5的数量相等且为偶数;所述辐条6为长杆结构,其一端位于外轮毂辐条安装孔2内,另一端位于内轮毂辐条安装孔5内;所述轴承7的内圈固定在内轮毂4上。优选的,所述外轮毂辐条安装孔2的中心轴称为外轮毂安装孔中心轴33,所有外轮毂安装孔中心轴33都位于同一个平面内,该平面称为外轮毂辐条基准面31;外轮毂辐条基准面31垂直于轮毂中心轴32;所有的外轮毂安装孔中心轴33都与轮毂中心轴32相交于同一点;相邻两个外轮毂安装孔中心轴33形成一个夹角A37,所有的夹角A37都相等。优选的,所述内轮毂辐条安装孔5分为数量相等的两组,其中一组内轮毂辐条安装孔5的中心轴位于同一个平面内,该平面称为内轮毂辐条基准面A34;另一组内轮毂辐条安装孔5的中心轴位于另一个平面内,该平面称为内轮毂辐条基准面B35。优选的,所述内轮毂辐条基准面A34和所述内轮毂辐条基准面B35都平行于外轮毂辐条基准面31,两者不仅分别位于外轮毂辐条基准面31的两侧,并且到外轮毂辐条基准面31的距离是相等的。优选的,所述内轮毂辐条安装孔5的中心轴,称为内轮毂安装孔中心轴36;无论是在内轮毂辐条基准面A34内或还是在内轮毂辐条基准面B35内,所有内轮毂安装孔中心轴36都与轮毂中心轴32相交于同一点;相邻两个内轮毂安装孔中心轴36形成一个夹角B38,所有的夹角B38都相等。优选的,将内轮毂辐条基准面A34内的内轮毂安装孔中心轴36投影到内轮毂辐条基准面B35,得到的投影称为中心轴投影39;中心轴投影39将夹角B38平分为两个相等的夹角C40;夹角C40与夹角A37的大小相等。优选的,所述辐条6的设置形式为直拉式或交叉式;选用直拉式时,每根辐条6都不与其他辐条交叉;选用交叉式时,每根辐条6与其他辐条6交叉的最大数量是1,相邻两根辐条6交叉成“X”形。优选的,过轮毂中心轴32作任一平面,外轮毂1和轴承7在该平面上的投影不发生任何重合。优选的,所述外轮毂1的侧壁上设置螺纹3,通过螺纹连接的形式可以将外轮毂1安装到需要支撑的高温物体上。优选的,过轮毂中心轴32作一个平面,螺纹3、外轮毂辐条安装孔2、轴承7三者在该平面上的投影的排列次序是:外轮毂辐条安装孔2的投影位于螺纹3和轴承7的投影中间。本申请主要实现以下两个功能:(1)将高温物体支撑起来,并让高温物体能在支撑机构上进行圆周运动;(2)增加高温物体到支撑机构之间的热阻,以减少热量散失。为了实现这两个功能,本申请参考借鉴了自行车轮的结构设计。显然,自行车轮具备了承重和圆周运动的功能;同时,因为辐条与外轮毂、内轮毂之间的接触面很小,所以外轮毂到内轮毂之间的热阻很大,这就有效地减少了外轮毂到内轮毂之间的热传导。在参考借鉴的基础上,本技术针对全新的应用场景进行了创新的结构设计,力求用简单的机械结构和成熟的制造工艺来实现上述功能。比如,自行车轮采用花鼓来安装辐条,但是本申请并不能直接照搬这种结构,原因是:市场上并没有适用于本申请的花鼓型号,如果一定要在本申请上使用这种零件的话,只能采取定制的形式;但是,在实现大规模量产之前,定制花鼓的成本过于高昂,在经济上完全不可行。因此,为了降低成本,本申请将内轮毂设计成简单的薄壁圆筒结构,然后在内轮毂的侧壁直接打出用于安装辐条的孔。这样一来,只需最简单的车削、钻孔工艺即可完成加工制作,成本很低。外轮毂没有照搬自行车轮的结构,而是简化成带孔的薄壁圆筒结构,也是基于同样的道理。得益于简单的机械结构和成熟的制造工艺,本申请的量产成本不到100元,经济效益非常显著。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外观图。图中的标记为:1-外轮毂;2-外轮毂辐条安装孔;3-螺纹;4-内轮毂;5-内轮毂辐条安装孔;6-辐条;7-轴承。附图2是本技术的剖面图。图中的标记为:1-外轮毂;2-外轮毂辐条安装孔;3-螺纹;4-内轮毂;5-内轮毂辐条安装孔;6-辐条;7-轴承;31-外轮毂辐条基准面;32-轮毂中心轴;34-内轮毂辐条基准面A;35-内轮毂辐条基准面B。附图3是外轮毂的剖面图。图中的标记为:31-外轮毂辐条基准面;32-轮毂中心轴;33-外轮毂安装孔中心轴;37-夹角A。附图4是内轮毂的剖面图。图中的标记为:32-轮毂中心轴;34-内轮毂辐条基准面A;35-内轮毂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隔热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轮毂(1)、内轮毂(4)、轴承(7)、以及将所述外轮毂(1)和所述内轮毂(4)连接起来的辐条(6);/n所述外轮毂(1)和所述内轮毂(4)均为薄壁圆筒结构,两者的中心轴重合,重合的中心轴称为轮毂中心轴(32);外轮毂(1)和内轮毂(4)的侧壁上都设置用于安装辐条(6)的安装孔,称为外轮毂辐条安装孔(2)和内轮毂辐条安装孔(5);外轮毂辐条安装孔(2)与内轮毂辐条安装孔(5)的数量相等且为偶数;/n所述辐条(6)为长杆结构,其一端位于外轮毂辐条安装孔(2)内,另一端位于内轮毂辐条安装孔(5)内;/n所述轴承(7)的内圈固定在内轮毂(4)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热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轮毂(1)、内轮毂(4)、轴承(7)、以及将所述外轮毂(1)和所述内轮毂(4)连接起来的辐条(6);
所述外轮毂(1)和所述内轮毂(4)均为薄壁圆筒结构,两者的中心轴重合,重合的中心轴称为轮毂中心轴(32);外轮毂(1)和内轮毂(4)的侧壁上都设置用于安装辐条(6)的安装孔,称为外轮毂辐条安装孔(2)和内轮毂辐条安装孔(5);外轮毂辐条安装孔(2)与内轮毂辐条安装孔(5)的数量相等且为偶数;
所述辐条(6)为长杆结构,其一端位于外轮毂辐条安装孔(2)内,另一端位于内轮毂辐条安装孔(5)内;
所述轴承(7)的内圈固定在内轮毂(4)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轮毂辐条安装孔(2)的中心轴称为外轮毂安装孔中心轴(33),所有外轮毂安装孔中心轴(33)都位于同一个平面内,该平面称为外轮毂辐条基准面(31);外轮毂辐条基准面(31)垂直于轮毂中心轴(32);所有的外轮毂安装孔中心轴(33)都与轮毂中心轴(32)相交于同一点;相邻两个外轮毂安装孔中心轴(33)形成一个夹角A(37),所有的夹角A(37)都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轮毂辐条安装孔(5)分为数量相等的两组,其中一组内轮毂辐条安装孔(5)的中心轴位于同一个平面内,该平面称为内轮毂辐条基准面A(34);另一组内轮毂辐条安装孔(5)的中心轴位于另一个平面内,该平面称为内轮毂辐条基准面B(3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隔热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轮毂辐条基准面A(34)和所述内轮毂辐条基准面B(35)都平行于外轮毂辐条基准面(31),两者不仅分别位于外轮毂辐条基准面(31)的两侧,并且到外轮毂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献榕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能量块高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