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转换波的碳酸盐岩微古地貌雕刻及储层预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760416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2: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转换波的碳酸盐岩微古地貌雕刻及储层预测方法,所述预测方法包括:在转换波三维地震数据体上拾取碳酸盐岩地层顶界和相邻最近的上覆相对地质等时面的层位,并将碳酸盐岩地层顶界和上覆相对地质等时面的转换波地震层位相减,获得碳酸盐岩微古地貌;结合转换波地震属性,以转换波地震属性平面图上表现为圆形异常、及转换波地震剖面上表现为同相轴下凹且振幅能量降低的位置为凹陷形构造;将凹陷性构造刻画在碳酸盐岩古微地貌上,获得岩溶发育有利区带的预测分布图。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能够精确刻画碳酸盐岩微古地貌,且能够清晰且容易地分辨凹陷形构造,有利于预测岩溶有利区带的分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转换波的碳酸盐岩微古地貌雕刻及储层预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气层勘探与开发领域,具体来讲,涉及一种基于转换波的碳酸盐岩微古地貌雕刻方法以及基于转换波的碳酸盐岩微古地貌雕刻及储层预测方法。
技术介绍
碳酸盐岩储层是一种良好的油气储集体,且有研究表明,大部分油气田发育在与区域不整合面有关的碳酸盐岩古风化壳岩溶储层中。影响碳酸盐岩溶发育的因素有可溶地层出露的范围、先存的孔洞系统、古气候及海平面升降、风华壳古地貌等。其中,风华壳古地貌决定了古岩溶的深度、范围及强度。地貌恢复属于盆地分析的研究内容之一,基于沉积记录资料的不同,恢复精度存在一定差异。目前可用的古地貌恢复方法较多,基本上还停留在定性、半定量阶段,主要有沉积学方法、层序地层学方法、残余厚度法、印模法和地球物理法。其中,印模法既考虑了沉积前构造的影响又将古地貌半定量表示,故应用较为广泛。印模法根据补偿沉积原理将紧邻目的层的上覆地层顶界作为等时基准面,以基准面与待恢复侵蚀面顶界之间的厚度通过镜像关系来表征古地貌形态,厚度小的区域代表古地貌高势区,厚度大的区域代表古地貌低势区。该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转换波的盐酸盐岩微古地貌雕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酸盐岩微古地貌雕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在转换波三维地震数据体上拾取碳酸盐岩地层顶界和相邻最近的上覆相对地质等时面的层位,然后将碳酸盐岩地层顶界和上覆相对地质等时面的转换波地震层位相减,以获得碳酸盐岩微古地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转换波的盐酸盐岩微古地貌雕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酸盐岩微古地貌雕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转换波三维地震数据体上拾取碳酸盐岩地层顶界和相邻最近的上覆相对地质等时面的层位,然后将碳酸盐岩地层顶界和上覆相对地质等时面的转换波地震层位相减,以获得碳酸盐岩微古地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酸盐岩微古地貌雕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酸盐岩微古地貌雕刻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碳酸盐岩微古地貌的时差进行岩溶地貌单元划分。


3.一种基于转换波的碳酸盐岩微古地貌雕刻及储层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酸盐岩微古地貌雕刻及储层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结合转换波的地震属性信息,以转换波地震属性平面图上表现为圆形异常、以及转换波地震剖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小二王昌勇张兵邢凤存文华国郑荣才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