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微小电流多芯电缆测试的便携式智能检测仪及检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测控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微小电流多芯电缆测试的便携式智能检测仪及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电缆是电子设备及设备子单元间进行信号传输的通信桥梁,是导弹武器装备及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电缆导通性能是进行各项测试的基本保障,直接影响导弹武器系统的综合测试性能和测试结果的准确性。为保证导弹武器系统的可靠性,避免设计错误或生产错误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就必须对弹上复杂的电缆连接关系进行全面准确的检测。传统的检测方法是人工使用万用表或蜂鸣器进行逐点测试,人工读数记录。该方法只适用于小数量、小芯数电缆的常规检测,并存在准确性差、测试效率低等缺点。为适应大批量、多芯电缆检测需求,提高导弹电缆的测试效率和自动化水平,开展电缆自动测试技术研究,改进电缆测试手段,提升后勤保障和技术支持部门的维护和保障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国外在电缆自动测试技术的研究领域起步早、发展快,其测试系统特别是军用自动测试系统的研制以通用化、标准化、模块化、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为主要特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微小电流多芯电缆测试的便携式智能检测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通道板、测试板和电容屏,所述电容屏的内表面嵌于测试板上,其外表面位于壳体上,所述通道板上集成有128路测试点模块和驱动器;所述测试板上集成有微处理器、通信模块、采样模块、电阻检测模块、导通检测模块、程控档位模块;/n所述通道板用于切换128路测试通道,并驱动各模块工作,所述采样模块用于采集测试通路电压并上传至微处理器;所述电阻检测模块和导通检测模块通过128路测试点模块进行对被测电缆导通及电阻的测试;所述程控档位模块用于接收被测电缆反馈的电阻及导通测试结果,并上传至微处理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微小电流多芯电缆测试的便携式智能检测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通道板、测试板和电容屏,所述电容屏的内表面嵌于测试板上,其外表面位于壳体上,所述通道板上集成有128路测试点模块和驱动器;所述测试板上集成有微处理器、通信模块、采样模块、电阻检测模块、导通检测模块、程控档位模块;
所述通道板用于切换128路测试通道,并驱动各模块工作,所述采样模块用于采集测试通路电压并上传至微处理器;所述电阻检测模块和导通检测模块通过128路测试点模块进行对被测电缆导通及电阻的测试;所述程控档位模块用于接收被测电缆反馈的电阻及导通测试结果,并上传至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通过通信模块与电容屏相连,根据通信协议实现人机交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微小电流多芯电缆测试的便携式智能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处理器与通信模块、采样模块、电阻检测模块、导通检测模块和程控档位模块相连,所述微处理器用于接收通过电容屏输入的控制指令,向程控档位模块发送档位选择控制信号;向电阻检测模块发送电阻检测控制信号,向导通测试模块发送导通测试控制信号;所述采样模块用于采集被测电缆电阻的电压和标准电阻的电压,并上传至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根据测试电路计算并输出电阻值与导通结果,并通过电容屏显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微小电流多芯电缆测试的便携式智能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程控档位模块还与电阻检测模块和导通检测模块连接;所述程控档位模块接收微处理器的档位选择控制信号、来自被测电缆反馈回来的测试结果,并将其上传至微处理器;
所述程控档位模块共有4个档位,每个档位均包含继电器(K15、K23)、精密电阻(R35)、电阻(R27)和LED灯(D20),继电器(K15、K23)各引2个管脚与精密电阻(R35)、电阻(R27)及LED灯(D20)连接成四线制测试电路,精密电阻(R35)和电阻(R27)用于计算被测电阻被测电缆的电阻值,LED灯用于测试调试;
每个档位表示不同数量级的电阻,由微处理器控制其进行换挡,且程控档位模块中的继电器采用AGQ200A4H型号继电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微小电流多芯电缆测试的便携式智能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检测模块和导通检测模块的测试电路均包括恒流源电路、信号调理电路、AD转换器和单片机,所述恒流源电路采集被测电缆两端的电压信号并发送给信号调理电路,所述信号调理电路对电压信号进行差分放大处理,得到放大后的电压模拟信号并发送给AD转换器,所述AD转化电路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发送给单片机,由单片机对数字信号进行处理,获得被测电缆电阻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微小电流多芯电缆测试的便携式智能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流源电路采用双运放构成的程控精密恒流源电路,所述程控精密恒流源电路包括第一级跟随器(U8)、第二级运算放大器(U11)和精密电阻(R64、R66、R35、R67),所述第一级跟随器(U8)、精密电阻(R64)、第二级运算放大器(U11)的正输入端和精密电阻(65)依次相连,所述精密电阻(35)与电阻(R40)串联,且并联在第二级运算放大器(U11)和精密电阻(65)两端,精密电阻(R67)与精密电阻(R66)相连,且并联在第二级运算放大器(U11)和精密电阻(65)两端,所述精密电阻(R66)与第二级运算放大器(U11)的负输入端耦接,所述电阻(R40)则连接至电阻测试回路上,向负载提供恒定电流,该恒定电流≤1mA;
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燕,于传强,梁永治,谭立龙,郭君斌,张大巧,王俊提,李若亭,柯冰,任乐亮,李少朋,管冬冬,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