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电站蓄电池组续航时间动态测量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源的
,尤其涉及一种变电站蓄电池组续航时间动态测量方法。
技术介绍
直流蓄电池是电力电源系统中直流供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电力系统中的负载提供安全、稳定、可靠的电力保障,同时也为继电保护、通信设备等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保驾护航,作为电力系统的后备力量,人们非常重视蓄电池的开发、运行、和维护。直流系统是一个独立的电源,它不受发电机、厂用电及系统运行方式的影响,并在外部交流电中断的情况下,保证由后备电源—蓄电池继续提供直流电源的重要设备。当直流系统交流电失去的情况下,由蓄电池继续提供直流电源,此时蓄电池实际容量和和续航时间一直困扰着调度和变电运行人员。调度人员此时需要了解蓄电池带负荷的时间,以此来判断是否需要采取紧急转移负荷的处置措施,以免蓄电池失去作用后,全站成为死开关,线路发生故障时不能跳闸,且会造成越级跳闸。在220kV及以上变电站发生直流系统交流失压后,考虑到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该问题显得尤为突出,若没有较为准确的数据,调度员进行事故处置时陷入被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电站蓄电池组续航时间动态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利用变电站蓄电池组的特性参数、影响因素进行数据拟合,构建续航时间模型;/n基于所述续航时间模型计算所述蓄电池组的实际容量动态参数,并对所述实际容量动态参数进行仿真;/n结合所述仿真的结果建立蓄电池组初步实际容量动态测量模型;/n基于历史运行样本数据分析提炼,结合所述初步实际容量动态测量模型的运行校正理论化计算参数,构建实际容量动态测量模型,对所述蓄电池实际容量进行动态测量。/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变电站蓄电池组续航时间动态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利用变电站蓄电池组的特性参数、影响因素进行数据拟合,构建续航时间模型;
基于所述续航时间模型计算所述蓄电池组的实际容量动态参数,并对所述实际容量动态参数进行仿真;
结合所述仿真的结果建立蓄电池组初步实际容量动态测量模型;
基于历史运行样本数据分析提炼,结合所述初步实际容量动态测量模型的运行校正理论化计算参数,构建实际容量动态测量模型,对所述蓄电池实际容量进行动态测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蓄电池组续航时间动态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特性参数包括,
蓄电池的放电电流:放电电流是蓄电池对负载放出所存储电能时形成的电流,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Id为放电电流,P为额定功率,F为负载功率因素,k为负载的利用系数,U为蓄电池的瞬时电压;
电池额定容量:额定容量是指主分接下视在功率的惯用值,即为变压器的视在功率,电机的有功功率,调相设备的视在功率或无功功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电站蓄电池组续航时间动态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影响因素包括,
蓄电池的温度:当温度上升时,电解液的运动速度增大,导致蓄电池容量增大;当温度降低时电解液的粘度增大,导致蓄电池的容量下降;电池温度与电池容量的关系如下式:
其中,T1,T2为电解液的温度,β为蓄电池的温度系数,CT1为温度在T1摄氏度时的容量,CT2为温度在T2摄氏度时的容量;
蓄电池的老化程度:蓄电池的内阻会随着极板的逐渐老化而增大,内阻的大小即为蓄电池的老化程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电站蓄电池组续航时间动态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的内阻包括,
欧姆内阻:包括电池内部的电极、隔膜、电解液、连接条和极柱的电阻,欧姆内阻与电池的尺寸及结构有关,遵循欧姆定律;
极化内阻:由电极电荷的传递和扩散极化引起的电阻,与蓄电池的工作条件及电极结构有关,不遵循欧姆定律。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电站蓄电池组续航时间动态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续航时间模型包括,
技术研发人员:郝丽萍,张宏俊,申国华,杜鹃,杨强,李颖,瞿杨全,朱平,宋希静,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