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热解炉温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75991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2: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垃圾处理设备领域,具体涉及生活垃圾热解炉温控系统,包括炉体,炉体内壁上分布有温度传感器,炉体的内底部安装有四通管,四通管由回风管、第一进风管、第二进风管、第三进风管组成,所述第一进风管、第二进风管、第三进风管围绕回风管外径均匀布置,且相互之间形成120°夹角,其中回风管置于炉内,其第一进风管、第二进风管、第三进风管远离回风管的一端穿过炉底部,且分别在炉体外与三个供风机连接。本设计能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炉内不同位置处的温度,使得供风机对点进行温度控制,根据炉内每一个方向热解的热量需求量,从而调整第一进风管、第二进风管、第三进风管内的风量,继而使得炉内的温度保持相对均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生活垃圾热解炉温控系统
本技术涉及垃圾处理设备领域,具体涉及生活垃圾热解炉温控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所有的垃圾热解炉在运行过程中当储料层发生明火时,要么人工用水管从进料口进行喷淋灭火降温,或者是添加垃圾堵灭明火降温。但是这两种降温方法一是必须靠人去观察到是否有明火产生,带有极大的偶然性和不确定性,更重要的是当明火发生时温度较高,人工观察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二是人工灭火时首先要打开进料口密闭门,由于炉温较高,打开密闭门的一刹那会有大量的高温烟尘从打开的密闭门喷出,容易对开门的人产生伤害,这是极大的安全生产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活垃圾热解炉温控系统,保持炉体内的温度恒温。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生活垃圾热解炉温控系统,包括炉体,炉体内壁上分布有若干温度传感器,所述炉体的内底部安装有四通管,所述四通管由回风管、第一进风管、第二进风管、第三进风管组成,所述第一进风管、第二进风管、第三进风管围绕回风管外径均匀布置,第一进风管、第二进风管、第三进风管相互之间形成120°夹角,并且第一进风管、第二进风管、第三进风管倾斜于回风管设置;所述回风管置于炉内,其第一进风管、第二进风管、第三进风管远离回风管的一端穿过炉底部,且分别在炉体外与三个供风机连接。进一步限定,第一进风管、第二进风管、第三进风管与回风管之间形成锐角夹角。进一步限定,其锐角夹角的角度为30°~45°。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一进风管、第二进风管、第三进风管上均匀分布有风孔。进一步限定,所述供风机上安装有控制其开闭的阀门,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过继电器模块连通于阀门。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一进风管、第二进风管、第三进风管在炉内均匀分布,其温度传感器围绕第一进风管、第二进风管、第三进风管的方向在其周围均匀布置,并且第一进风管周围的温度传感器与第一进风管连通的继电器模块连接,第二进风管周围的温度传感器与第二进风管连通的继电器模块连接,第三进风管周围的温度传感器与第三进风管连通的继电器模块连接。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垃圾的成分和干湿程度不尽相同,这样就导致热解所需热量的不均匀,本设计能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炉内不同位置处的温度,并且通过继电器常开或常闭来控制供风机,使得供风机对点进行温度控制,根据炉内每一个方向热解的热量需求量,从而调整第一进风管、第二进风管、第三进风管内的风量,继而使得炉内的温度保持相对均衡,能够避免局部温度过高,这样就能避免进料口密闭门打开时对人产生的伤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使用状态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图2所示的生活垃圾热解炉温控系统,包括炉体1,炉体1内壁上分布有若干温度传感器2,所述炉体1的内底部安装有四通管,所述四通管由回风管3、第一进风管4、第二进风管5、第三进风管6组成,所述第一进风管4、第二进风管5、第三进风管6围绕回风管3外径均匀布置,第一进风管4、第二进风管5、第三进风管6相互之间形成120°夹角α,并且第一进风管4、第二进风管5、第三进风管6倾斜于回风管3设置,优选的,可根据炉体1的体积和垃圾的灌装量设计三个进风管的布置位置,保证风量能降低炉内各处的温度,为此本实施例优先将第一进风管4、第二进风管5、第三进风管6与回风管3之间形成30°~45°的锐角夹角,或者是30°、31°或者45°的锐角夹角β;优选的,所述第一进风管4、第二进风管5、第三进风管6上均匀分布有风孔。所述回风管3置于炉内,其第一进风管4、第二进风管5、第三进风管6远离回风管3的一端穿过炉体1底部,且分别在炉体1外与三个供风机7连接。所述供风机7上安装有控制其开闭的阀门,所述温度传感器2通过继电器模块连通于阀门,继电器模块和温度传感器2的连接原件可直接采用YYW-2的型号,该原件的温度传感器可检测0~1000度之间的温度,还可以设置上下限,让继电器动作。具体是,所述第一进风管4、第二进风管5、第三进风管6在炉内均匀分布,其温度传感器2围绕第一进风管4、第二进风管5、第三进风管6的方向在其周围均匀布置,并且第一进风管4周围的温度传感器2与第一进风管4连通的继电器模块连接,第二进风管5周围的温度传感器与第二进风管5连通的继电器模块连接,第三进风管6周围的温度传感器与第三进风管6连通的继电器模块连接。设第一进风管4周围的温度传感器为a、第二进风管5周围的温度传感器b、第三进风管6周围的温度传感器c,那么当a处的温度传感器2检测到温度超高温时(此温度根据垃圾焚烧的值而设定),就会将信息反馈给继电器模块,继电器的常开,接通连接于第一进风管的供风机7,供风机7的阀门打开为第一进风管4供风,风量从风孔吹出,降低第一进风管4周围的温度,回风管的作用是聚集剩余风量,使得风返回继续从风孔排除,进行降温。第二进风管5和第三进风管6的风量控制原理相同。以上对本技术提供的生活垃圾热解炉温控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具体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生活垃圾热解炉温控系统,包括炉体,炉体内壁上分布有若干温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的内底部安装有四通管,所述四通管由回风管、第一进风管、第二进风管、第三进风管组成,所述第一进风管、第二进风管、第三进风管围绕回风管外径均匀布置,第一进风管、第二进风管、第三进风管相互之间形成120°夹角,并且第一进风管、第二进风管、第三进风管倾斜于回风管设置;/n所述回风管置于炉内,其第一进风管、第二进风管、第三进风管远离回风管的一端穿过炉底部,且分别在炉体外与三个供风机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生活垃圾热解炉温控系统,包括炉体,炉体内壁上分布有若干温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的内底部安装有四通管,所述四通管由回风管、第一进风管、第二进风管、第三进风管组成,所述第一进风管、第二进风管、第三进风管围绕回风管外径均匀布置,第一进风管、第二进风管、第三进风管相互之间形成120°夹角,并且第一进风管、第二进风管、第三进风管倾斜于回风管设置;
所述回风管置于炉内,其第一进风管、第二进风管、第三进风管远离回风管的一端穿过炉底部,且分别在炉体外与三个供风机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活垃圾热解炉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进风管、第二进风管、第三进风管与回风管之间形成锐角夹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活垃圾热解炉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其锐角夹角的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雪勇王德康郭国平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领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