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肠道菌群的心力衰竭检测试剂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5964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2: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肠道菌群的心力衰竭检测试剂盒,包括壳体,壳体的前端设有检测头,壳体的上表面开设有安装槽,检测头的上表面开设有检测槽道,检测槽道与安装槽的前端之间相连通,壳体的安装槽内铺设有纤维素膜垫,壳体及检测头的上表面共同设有盖体,盖体的后端装填有透明面板,透明面板后端所对应的纤维素膜垫的上表面嵌入有检测条,透明面板前端所对应的纤维素膜垫的上表面嵌入有质控条,质控条由胶体金标记剂构成,质控条的前侧所对应的纤维素膜垫上涂抹有基于肠道菌群的抗原剂。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能够对患者是否患有心力衰竭进行检测,且检测过程中操作方便简单,有利于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肠道菌群的心力衰竭检测试剂盒
本专利技术涉及心力衰竭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肠道菌群的心力衰竭检测试剂盒。
技术介绍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指由于心脏的收缩功能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不能将静脉回心血量充分排出心脏,导致静脉系统血液淤积,动脉系统血液灌注不足,从而引起心脏循环障碍症候群,此种障碍症候群集中表现为肺淤血、腔静脉淤血。针对患者是否患有心力衰竭,需要进行及时的检测,然而传统的检测方法在用于心力衰竭检测的过程中,存在着检测较为麻烦不便的缺点。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肠道菌群的心力衰竭检测试剂盒。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基于肠道菌群的心力衰竭检测试剂盒。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肠道菌群的心力衰竭检测试剂盒,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前端设有检测头,所述壳体的上表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检测头的上表面开设有检测槽道,所述检测槽道与安装槽的前端之间相连通,所述壳体的安装槽内铺设有纤维素膜垫,所述壳体及检测头的上表面共同设有盖体,所述壳体上表面的外侧以及检测头上表面的外侧均开设有连接孔,所述盖体的下表面对应连接孔设有连接脚,所述连接脚插设在连接孔内部,所述盖体的后端装填有透明面板,所述透明面板后端所对应的纤维素膜垫的上表面嵌入有检测条,所述透明面板前端所对应的纤维素膜垫的上表面嵌入有质控条,所述质控条由胶体金标记剂构成,所述质控条的前侧所对应的纤维素膜垫上涂抹有基于肠道菌群的抗原剂。优选的,所述检测头与壳体之间为一体式结构。优选的,所述纤维素膜垫的上表面与壳体的上表面相平齐。优选的,所述检测条两端所对应的盖体上表面设有第一指示头体,所述质控条两端所对应的盖体上表面设有第二指示头体。优选的,所述质控条与纤维素膜垫的背景颜色相同。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肠道菌群的心力衰竭检测试剂盒,有益效果在于:本方案在使用的过程中,将检测头沉浸在从患者处所收集的尿液中,此时尿液会通过毛细作用移动至纤维素膜垫的后端,尿液在纤维素膜垫上移动的过程中,当尿液与质控条相接触时,能够与质控条所对应的胶体金标记剂相互反应,在反应的过程中尿液与胶体金标记剂产生反应结合物,且质控条会进行显色;此时反应结合物进一步的与检测条所对应的肠道菌群的抗原剂发生特异性结合,并被检测条所截留,聚集在检测条上,此时检测条能够通过显色,来显示尿液所对应的患者是否患有心力衰竭,进而能够实现对患者是否患有心力衰竭的检测,且整个检测过程中操作方便简单,即使得针对患者是否患有心力衰竭的检测变得简单方便易操作,进而有利于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肠道菌群的心力衰竭检测试剂盒的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肠道菌群的心力衰竭检测试剂盒的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肠道菌群的心力衰竭检测试剂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肠道菌群的心力衰竭检测试剂盒的壳体的俯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肠道菌群的心力衰竭检测试剂盒的盖体的仰视图。图中:壳体1、盖体2、连接脚3、连接孔4、检测头5、检测槽道6、安装槽7、透明面板8、质控条9、检测条10、第一指示头体11、第二指示头体12、纤维素膜垫1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5,一种基于肠道菌群的心力衰竭检测试剂盒,包括壳体1,壳体1的前端设有检测头5,检测头5与壳体1之间为一体式结构。壳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安装槽7,检测头5的上表面开设有检测槽道6,检测槽道6与安装槽7的前端之间相连通,壳体1的安装槽7内铺设有纤维素膜垫13,纤维素膜垫13的上表面与壳体1的上表面相平齐。壳体1及检测头5的上表面共同设有盖体2,壳体1上表面的外侧以及检测头5上表面的外侧均开设有连接孔4,盖体2的下表面对应连接孔4设有连接脚3,连接脚3插设在连接孔4内部,盖体2的后端装填有透明面板8,透明面板8后端所对应的纤维素膜垫13的上表面嵌入有检测条10,透明面板8前端所对应的纤维素膜垫13的上表面嵌入有质控条9,质控条9由胶体金标记剂构成,质控条9的前侧所对应的纤维素膜垫13上涂抹有基于肠道菌群的抗原剂。检测条10两端所对应的盖体2上表面设有第一指示头体11,质控条9两端所对应的盖体2上表面设有第二指示头体12,质控条9与纤维素膜垫13的背景颜色相同,通过第一指示头体11及第二指示头体12便于对其所对应的检测条10及质控条9进行查看。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将检测头5沉浸在从患者处所收集的尿液中,此时尿液会通过毛细作用移动至纤维素膜垫13的后端,尿液在纤维素膜垫15上移动的过程中,当尿液与质控条9相接触时,能够与质控条所对应的胶体金标记剂相互反应,在反应的过程中尿液与胶体金标记剂产生反应结合物,且质控条9会进行显色;此时反应结合物进一步的与检测条10所对应的肠道菌群的抗原剂发生特异性结合,并被检测条10所截留,聚集在检测条10上,此时检测条10能够通过显色,来显示尿液所对应的患者是否患有心力衰竭,进而能够实现对患者是否患有心力衰竭的检测,且整个检测过程中操作方便简单,即使得针对患者是否患有心力衰竭的检测变得简单方便易操作,进而有利于推广使用。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肠道菌群的心力衰竭检测试剂盒,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前端设有检测头(5),所述壳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安装槽(7),所述检测头(5)的上表面开设有检测槽道(6),所述检测槽道(6)与安装槽(7)的前端之间相连通,所述壳体(1)的安装槽(7)内铺设有纤维素膜垫(13),所述壳体(1)及检测头(5)的上表面共同设有盖体(2),所述壳体(1)上表面的外侧以及检测头(5)上表面的外侧均开设有连接孔(4),所述盖体(2)的下表面对应连接孔(4)设有连接脚(3),所述连接脚(3)插设在连接孔(4)内部,所述盖体(2)的后端装填有透明面板(8),所述透明面板(8)后端所对应的纤维素膜垫(13)的上表面嵌入有检测条(10),所述透明面板(8)前端所对应的纤维素膜垫(13)的上表面嵌入有质控条(9),所述质控条(9)由胶体金标记剂构成,所述质控条(9)的前侧所对应的纤维素膜垫(13)上涂抹有基于肠道菌群的抗原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肠道菌群的心力衰竭检测试剂盒,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前端设有检测头(5),所述壳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安装槽(7),所述检测头(5)的上表面开设有检测槽道(6),所述检测槽道(6)与安装槽(7)的前端之间相连通,所述壳体(1)的安装槽(7)内铺设有纤维素膜垫(13),所述壳体(1)及检测头(5)的上表面共同设有盖体(2),所述壳体(1)上表面的外侧以及检测头(5)上表面的外侧均开设有连接孔(4),所述盖体(2)的下表面对应连接孔(4)设有连接脚(3),所述连接脚(3)插设在连接孔(4)内部,所述盖体(2)的后端装填有透明面板(8),所述透明面板(8)后端所对应的纤维素膜垫(13)的上表面嵌入有检测条(10),所述透明面板(8)前端所对应的纤维素膜垫(13)的上表面嵌入有质控条(9),所述质控条(9)由胶体金标记剂构成,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顶立曾庆春任昊彭健詹琼白煜佳屠燕赖文岩黄裕立刘祖恒谭燕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