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眩光的投光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5950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2: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眩光的投光灯,包括灯座和灯体,灯座内设有供灯体发光的电路组件,还包括遮板、散热片和散热孔,灯体的外周设有灯壳,遮板设置在灯壳的上侧;散热片为并排设置的多片,设置在灯壳的背面,灯座设置在散热片的后方,穿过散热片与灯体连接;散热孔水平贯穿灯体和灯壳的中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灯壳设置了遮板,可有效减少溢出光,进而减少使用场地的炫光,眩光值控制(URG)小于18;灯壳的背面设置了散热片,灯体的中部也设置了散热孔,散热片有效增大了散热面积,而散热孔使得空气从前到后进行流通,使得灯体本身的热量能够快速地散发,在同样的体积提高了40%的散热效果,提高产品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眩光的投光灯
本技术涉及照明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防眩光的投光灯。
技术介绍
投光灯适用于较为开阔的空间照明,如高杆灯塔、船灯、飞机场、体育馆、广场、公园、仓库、车间等等。常见的投光灯一般具有灯座,灯座内设有发光组件,还可以通过支架固定在合适位置。中国技术专利CN101398162B公开了一种投光灯,由于环形侧壁的外壁上设置有用于加强灯座结构强度的加强筋,底部的周缘设置为具有圆角的环形形状,而灯珠托盘上设置有用于散热的散热条,从而使得本专利技术的投光灯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牢固及安全的结构。但上述技术方案仍然存在以下缺点:(1)散热条主要集中在灯座上,但投光灯大部分的热量主要是由灯珠发热导致,因此散热效果不够卓越;(2)灯珠板即发光面的外周没有任何限制炫光的部件,对照明造成不良影响。有鉴于此,急需对现有的投光灯结构进行改进,以提高散热效果,降低炫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投光灯结构存在散热效果差,产生炫光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防眩光的投光灯,包括灯座和灯体,所述灯座内设有供所述灯体发光的电路组件,还包括:遮板,所述灯体的外周设有灯壳,所述遮板设置在所述灯壳的上侧;散热片,为并排设置的多片,设置在所述灯壳的背面,所述灯座设置在所述散热片的后方,穿过所述散热片与所述灯体连接;散热孔,水平贯穿所述灯体和所述灯壳的中心。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遮板包括:顶板,置于所述灯体的上方,并由所述灯壳向前延伸出3~6cm;侧板,对称设置在所述顶板的两侧,由所述顶板的两端向下延伸,宽度逐渐变窄,直至与所述灯壳的两侧中部连接。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散热片竖直设置,形成平缓的圆弧形外缘。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灯壳的背面设有水平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为四个,螺钉穿过所述灯座和所述灯壳固定。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灯壳上设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包括:水平部,固定在灯杆上,其上设有螺孔;竖直部,通过倾斜部与所述水平部的两端连接,末端固定在所述灯壳的两侧。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灯杆包括支撑杆和安装杆,所述安装杆上设有安装孔,螺杆穿过所述螺孔和所述安装孔,将所述固定架和所述灯杆固定。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灯体包括由外向内依次连接的护板、灯珠板和电路板,以及包围所述护板、灯珠板和所述电路板的外圈。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孔的内壁设有密封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灯壳用于为灯体提供支撑,同时设置了遮板,可有效减少溢出光,进而减少使用场地的炫光,眩光值控制(URG)小于18。2.灯壳的背面设置了散热片,灯体的中部也设置了散热孔,散热片有效增大了散热面积,而散热孔使得空气从前到后进行流通,使得灯体本身的热量能够快速地散发,在同样的体积提高了40%的散热效果,提高产品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另一角度的分解图。其中,图中部件和标号的对应关系为:灯体10,护板11,外圈12,灯珠板13,密封圈101,灯壳20,散热片21,遮板22,灯座30,支杆40,安装杆41,螺杆42,固定架50,水平部51,倾斜部52,竖直部53,散热孔60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眩光的投光灯,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出详细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防眩光的投光灯,包括灯座30和灯体10,灯座30内设有供灯体10发光的电路组件,还包括遮板21、散热片22和散热孔60。通过人手开关、红外感应、声音感应等控制电路组件的开启或关闭,实现灯体10的打开或关闭。灯体10的外周设有灯壳20,遮板21设置在灯壳20的上侧。散热片22为并排设置的多片,设置在灯壳20的背面,灯座设置在散热片的后方,穿过散热片与灯体10连接。散热孔60水平贯穿灯体10和灯壳20的中心。其中,灯体10可采用LED光源,可控制光束角度在10゜-15゜-30゜-45゜-60゜-90゜范围,高效发挥利用率,采用5050mm光源,光效大于150lm/W。本技术,灯壳用于为灯体10提供支撑,同时设置了遮板21,可有效减少溢出光,进而减少使用场地的炫光,眩光值控制(URG)小于18。而且灯壳20的背面设置了散热片22,灯体10的中部也设置了散热孔60,散热片22有效增大了散热面积,而散热孔60使得空气从前到后进行流通,使得灯体10本身的热量能够快速地散发,可以在同样的体积提高了40%的散热效果,提高产品使用寿命高达20年,市面普通LED约为3-5年。如图3和图4所示,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遮板21包括顶板和侧板。顶板置于灯体10的上方,并由灯壳向前延伸出3~6cm。侧板对称设置在顶板的两侧,由顶板的两端向下延伸,宽度逐渐变窄,直至与灯壳20的两侧中部连接。本实施例中,遮板21分为两部分,顶板能够有效遮挡自然光如日光的影响,侧板则延伸至灯壳20两侧,起到一部分遮挡作用,同时允许向两侧射出光线。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散热片22竖直设置,形成平缓的圆弧形外缘。本实施例中,散热片22在增加散热面积的基础上,使得外观流畅,能够加快空气流动。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灯壳20的背面设有水平的固定杆23,固定杆23为四个,螺钉穿过灯座30和灯壳20固定。本实施例中。固定杆23用于灯壳20和灯座30固定,灯座30和灯体10之间为间隔设置,提高了散热效果。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灯壳20上设有固定架50,固定架30包括水平部51和竖直部53,水平部51固定在灯杆10上,其上设有螺孔;竖直部53通过倾斜部与水平部的两端连接,末端固定在灯壳20的两侧。本实施例中,灯壳20上设有固定架50,利用固定架50固定在灯杆40上,也可以固定在其他位置如墙面、灯塔等位置。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中,灯杆40包括支撑杆和安装杆41,安装杆41上设有安装孔,螺杆12穿过螺孔和安装孔,将固定架50和灯杆40固定。本实施例中,设置灯杆40,灯杆40可根据需要设置,如本实施例中,安装杆41的上方和下方共设置了四个投光灯,固定架50分别向上或向下倾斜。灯杆40上的孔位通用,立体体积小,可采用多个模组拼接方式,根据需要可做480W/960W/1440W,600W/900W/1200W/1800W/2400W/3000W/3600W大功率产品。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灯体10包括由外向内依次连接的护板11、灯珠板13和电路板,以及包围护板11、灯珠板13和电路板的外圈12。本实施例中,护板11用于为灯珠进行定位,并对灯光的射出角度控制,电路板为灯珠板13供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眩光的投光灯,包括灯座和灯体,所述灯座内设有供所述灯体发光的电路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遮板,所述灯体的外周设有灯壳,所述遮板设置在所述灯壳的上侧;/n散热片,为并排设置的多片,设置在所述灯壳的背面,所述灯座设置在所述散热片的后方,穿过所述散热片与所述灯体连接;/n散热孔,水平贯穿所述灯体和所述灯壳的中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眩光的投光灯,包括灯座和灯体,所述灯座内设有供所述灯体发光的电路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遮板,所述灯体的外周设有灯壳,所述遮板设置在所述灯壳的上侧;
散热片,为并排设置的多片,设置在所述灯壳的背面,所述灯座设置在所述散热片的后方,穿过所述散热片与所述灯体连接;
散热孔,水平贯穿所述灯体和所述灯壳的中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光的投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板包括:
顶板,置于所述灯体的上方,并由所述灯壳向前延伸出3~6cm;
侧板,对称设置在所述顶板的两侧,由所述顶板的两端向下延伸,宽度逐渐变窄,直至与所述灯壳的两侧中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光的投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竖直设置,形成平缓的圆弧形外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光的投光灯,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定庚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绿光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