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燃料油透光度感应扫描系统及其测试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透光度测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燃料油透光度感应扫描系统及其测试方法。
技术介绍
重质燃料油的稳定性问题普遍存在于交通运输、发电、化工、冶金、轻工业等行业,这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重质燃料油的不稳定性主要是由沥青质的絮凝沉淀所导致的。目前对于检测沥青质絮凝沉淀的方法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沥青质沉淀点的检测,另一类是沥青质沉淀量的检测。Andersen、Bartholdy及Buckley等利用光学仪器,如折光率仪等对燃料油胶体体系的稳定性进行表征。采用的方法为向稀释剂稀释后的燃料油中匀速缓慢地滴加沉淀剂,当沥青质出现絮凝沉淀时,体系的透光率、折射率(RI)等光学特性或者临界胶束浓度(CMC)等会发生突变。但是通常当沥青质的含量较低时,仪器不能够及时的响应,导致沥青质的沉淀点难于测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料油透光度感应扫描系统及其测试方法,该扫描系统通过将基座、采样试管、近红外光光源、红外光感应接收器、数据采集模块、驱动装置和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燃料油透光度感应扫描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含:/n基座,用于承载扫描系统内的部件;/n采样试管,设置于所述基座上,所述采样试管内包含燃料油、稀释剂和沉淀剂,所述燃料油、稀释剂和沉淀剂的量可使燃料油恰好产生絮凝沉淀;/n近红外光光源,设置于所述采样试管的一侧,所述近红外光光源用于向所述采样试管发射近红外光;/n红外光感应接收器,设置于所述采样试管的另一侧,所述红外光感应接收器与所述近红外光光源相对设置,所述近红外光光源发射的近红外光经采样试管到所述红外光感应接收器;/n数据采集模块,分别与所述近红外光光源和所述红外光感应接收器连接,数据采集模块分别采集所述近红外光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料油透光度感应扫描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含:
基座,用于承载扫描系统内的部件;
采样试管,设置于所述基座上,所述采样试管内包含燃料油、稀释剂和沉淀剂,所述燃料油、稀释剂和沉淀剂的量可使燃料油恰好产生絮凝沉淀;
近红外光光源,设置于所述采样试管的一侧,所述近红外光光源用于向所述采样试管发射近红外光;
红外光感应接收器,设置于所述采样试管的另一侧,所述红外光感应接收器与所述近红外光光源相对设置,所述近红外光光源发射的近红外光经采样试管到所述红外光感应接收器;
数据采集模块,分别与所述近红外光光源和所述红外光感应接收器连接,数据采集模块分别采集所述近红外光光源和所述红外光感应接收器处的光强度;
中心计算机,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连接,所述中心计算机对所述数据采集模块采集的数据处理并存储,由所述中心计算机得出油液透光度和絮凝沉淀速度的映射关系;
驱动装置,用于使所述采样试管发生晃动进而使样品混合均匀,所述驱动装置还用于使所述近红外光光源和所述红外光感应接收器发生同步移动实现对所述采样试管的同步扫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油透光度感应扫描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近红外光光源发射的近红外光与所述采样试管垂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油透光度感应扫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含:
步进电机,设置于所述基座的底部;
控制模块,生成控制所述步进电机的启停、转速与方向的控制信号;
步进电机驱动设备,分别与所述步进电机和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步进电机驱动设备接收所述控制模块的控制信号以驱动所述步进电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料油透光度感应扫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含:
PLC控制器,与所述步进电机驱动设备连接,所述PLC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步进电机的启停和转向;
数字信号发生器,与所述步进电机驱动设备连接,所述数字信号发生器用于控制所述步进电机的速度。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料油透光度感应扫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包含:
台座;
台架,其底部与所述台座连接,以便安装所述步进电机,所述台架的顶部一侧开设有弧形开口;
扫描托盘,其与所述台架连接,所述扫描托盘上设置有第一通孔以使所述采样试管穿过,所述扫描托盘两端相对各设置有连接耳结构,以分别连接所述近红外光光源和所述红外光感应接收器;
夹具,其一侧开设有弧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鹏祥,魏海军,张子扬,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海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