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页岩气在水力支撑裂缝中渗流规律的试验测定装置和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页岩气藏开发
,特别是涉及一种页岩气在水力支撑裂缝中渗流规律的试验测定装置和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主要盆地和地区的页岩气可采资源量中值约为30万亿立方米,与美国页岩气可采资源量28万亿立方米大致相当,可见我国页岩气开发潜力巨大。由于我国页岩气储层致密,具有低孔、特低渗的物理特性,对储层的压裂改造是实现页岩气藏高效开发的前提。实践证明,支撑剂与水力压裂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可以有效地增加储层裂缝网络并减弱裂缝的闭合程度,但也带来一系列新问题。一方面,水化作用影响水力裂缝壁面处页岩的弹性模量,继而影响水力裂缝渗透率的应力敏感性,而且压裂液并不能完全返排,滞留压裂液占据孔隙空间影响裂缝渗透性。另一方面,随着页岩气的开采,孔隙压力降低,有效应力增加,支撑剂可能发生破坏,导致水力支撑裂缝渗透性下降。因此,准确的描述页岩气在水力支撑裂缝中的渗流规律,揭示水力支撑裂缝的渗透性演化机理,对页岩气藏的高效开发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页岩气在水力支撑裂缝中渗流规律的试验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三轴岩芯夹持器,所述三轴岩芯夹持器用于夹持含支撑裂缝的岩芯;/n管路系统,所述管路系统包括位于所述三轴岩芯夹持器前侧的前侧管路系统和位于所述三轴岩芯夹持器后侧的后侧管路系统,所述前侧管路系统包括前侧主管路、前侧第一并联管路、前侧第二并联管路、前侧第三并联管路、前侧第四并联管路,所述前侧主管路的后端同时与所述前侧第一并联管路、所述前侧第二并联管路的前端相连,所述前侧第三并联管路的前端同时与所述前侧第一并联管路、所述前侧第二并联管路的后端相连,所述前侧第三并联管路的后端与所述三轴岩芯夹持器的进口相连,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页岩气在水力支撑裂缝中渗流规律的试验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三轴岩芯夹持器,所述三轴岩芯夹持器用于夹持含支撑裂缝的岩芯;
管路系统,所述管路系统包括位于所述三轴岩芯夹持器前侧的前侧管路系统和位于所述三轴岩芯夹持器后侧的后侧管路系统,所述前侧管路系统包括前侧主管路、前侧第一并联管路、前侧第二并联管路、前侧第三并联管路、前侧第四并联管路,所述前侧主管路的后端同时与所述前侧第一并联管路、所述前侧第二并联管路的前端相连,所述前侧第三并联管路的前端同时与所述前侧第一并联管路、所述前侧第二并联管路的后端相连,所述前侧第三并联管路的后端与所述三轴岩芯夹持器的进口相连,所述前侧第四并联管路的前端与所述前侧第三并联管路相连,所述后侧管路系统包括后侧主管路、后侧第一并联管路和后侧第二并联管路,所述后侧主管路的前端与所述三轴岩芯夹持器的出口相连,所述后侧主管路的后端同时与所述后侧第一并联管路、所述后侧第二并联管路相连,所述后侧第二并联管路的后端具有第一分支和第二分支;
渗流系统,所述渗流系统包括气源、压裂液储罐、返排压裂液回收罐、前滤网、后滤网、第一回压阀、压裂液回收罐、气体干燥剂容器、第二回压阀、滞留压裂液回收罐、抽真空机,所述气源设于所述前侧主管路上,所述压裂液储罐设于所述前侧第一并联管路上,所述返排压裂液回收罐设于所述前侧第四并联管路上,所述前滤网和所述后滤网均设于所述三轴岩芯夹持器内且位于岩芯的前后两侧,所述第一回压阀、所述压裂液回收罐由前至后设于所述后侧第一并联管路上,所述滞留压裂液回收罐、所述气体干燥剂容器、所述第二回压阀由前至后设于所述后侧第二并联管路上,所述抽真空机设于所述第一分支上;
压力系统,所述压力系统包括双缸柱塞泵、轴压泵、围压泵、第一回压泵和第二回压泵,所述双缸柱塞泵设于所述前侧主管路上且位于所述气源后侧,所述轴压泵和所述围压泵分别用于对所述岩芯施加轴压和围压,所述第一回压泵与所述第一回压阀相连,所述第二回压泵与所述第二回压阀相连;
数据采集处理系统,所述数据采集处理系统包括第一电子重量记录秤、第二电子重量记录秤、第三电子重量记录秤、第四电子重量记录秤、第五电子重量记录秤、压力表、液体流量计以及电子皂膜流量计,所述第一电子重量记录秤、所述第二电子重量记录秤、所述第三电子重量记录秤、所述第四电子重量记录秤和所述第五电子重量记录秤分别用来记录所述压裂液储罐、返排压裂液回收罐、压裂液回收罐、滞留压裂液回收罐和气体干燥剂容器的质量,所述压力表设于所述后侧主管路上,所述液体流量计设于所述后侧第一并联管路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回压阀、所述压裂液回收罐之间,所述电子皂膜流量计设于所述第二分支上;
开关阀门系统,所述开关阀门系统包括第一开关阀、第二开关阀、第三开关阀、第四开关阀、第五开关阀、第六开关阀、第七开关阀和第八开关阀,所述第一开关阀和所述第二开关阀均设于所述前侧第一并联管路上且分别位于所述压裂液储罐的前后两侧,所述第三开关阀设于所述前侧第二并联管路上,所述第四开关阀设于所述前侧第四并联管路上且位于所述返排压裂液回收罐前侧,所述第五开关阀设于所述后侧第一并联管路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回压阀前侧,所述第六开关阀设于所述后侧第二并联管路上且位于所述滞留压裂液回收罐前侧,所述第七开关阀设于所述第一分支上且位于所述抽真空机前侧,所述第八开关阀设于所述第二分支上且位于所述电子皂膜流量计前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页岩气在水力支撑裂缝中渗流规律的试验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岩芯包括上半岩芯、支撑剂和下半岩芯,所述支撑剂位于所述上半岩芯和所述下半岩芯之间。
3.一种页岩气在水力支撑裂缝中渗流规律的试验测定方法,使用如权利要求1-2任意一项所述的页岩气在水力支撑裂缝中渗流规律的试验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制备含支持裂缝的岩芯;
S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S3、试验装置抽真空;
S4、制备水力压裂压力为Pin、压裂液流速为vw以及压裂时间为h的水力支撑裂缝;
S5、返排水力支撑裂缝中的压裂液;
S6、测量水力支撑裂缝在轴压为σgz、围压为σgr、有效应力为σe时的渗透率K,σe=σgr-(Pup+Pdown)/2。
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俊红,王刚,杨旭旭,肖智勇,胡立强,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