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标定系统及其标定支架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75889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2: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车辆校准领域,提供一种标定系统及其标定支架,标定支架包括:底座;立架组件,连接于底座;横梁组件,安装于立架组件;以及挂载组件,包括夹持部,挂载部以及安装部,夹持部连接于挂载部,用于将挂载组件安装在立架组件上,并使挂载组件可沿立架组件的长度方向移动,挂载部上设置有安装部,安装部连接于横梁组件,以使横梁组件沿立架组件的长度方向移动时带动挂载组件沿立架组件的长度方向移动,挂载部用于挂载标定元件。通过挂载组件分别安装于横梁组件及立架组件,当挂载组件挂载有标定元件时,横梁组件及立架组件共同承载标定元件,可避免横梁支承标定元件导致横梁易变形的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标定系统及其标定支架
本技术涉及车辆维修及设备标定
,特别涉及一种标定系统及其标定支架。
技术介绍
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vancedDriverAssistantSystem),简称ADAS,是利用安装于车上的各式各样的传感器,在第一时间收集车内外的环境数据,进行静、动态物体的辨识、侦测与追踪等技术上的处理,从而能够让驾驶者在最快的时间察觉可能发生的危险,以引起注意和提高安全性的主动安全技术。ADAS采用的传感器主要有摄像头、雷达、激光和超声波等,可以探测光、热、压力或其它用于监测汽车状态的变量,通常位于车辆的前后保险杠、侧视镜、驾驶杆内部或者挡风玻璃上。在车辆使用过程中,震动、碰撞、环境温湿度等均会使上述传感器的物理安装状态发生改变,故需要不定期进行校准或标定。对上述传感器进行校准或标定时,通常会在标定支架的横梁上挂载标定元件,以对车辆上的传感器进行校准或标定。然而,轻便型横梁在支承标定元件易变形,导致横梁损坏,尤其在挂载重量较大的标定元件时尤为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标定系统及其标定支架,可解决现有技术中横梁易变形的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标定支架,包括:底座;立架组件,连接于所述底座;横梁组件,安装于所述立架组件;以及挂载组件,包括夹持部,挂载部以及安装部,所述夹持部连接于所述挂载部,用于将所述挂载组件安装在所述立架组件上,并使所述挂载组件可沿所述立架组件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挂载部上设置有所述安装部,所述安装部连接于所述横梁组件,以使所述横梁组件沿所述立架组件的长度方向移动时带动所述挂载组件沿所述立架组件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挂载部用于挂载标定元件。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横梁组件包括第一横梁部,第二横梁部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安装于所述立架组件,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可枢转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横梁部,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可枢转地连接于所述第二横梁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部连接于所述第一横梁部和所述第二横梁部中的至少一个;或者,所述安装部与所述连接部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安装部连接于所述第一横梁部和所述第二横梁部的情况下,所述安装部包括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分别设置于所述挂载部的两侧;当所述第一横梁部和所述第二横梁部中各自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位于相对于所述立架组件的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安装部连接所述第一横梁部,所述第二安装部连接所述第二横梁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横梁部设置有第一托件,所述第一安装部成型有第一承托孔,用于供所述第一托件插入,以连接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或所述第二横梁部设置有水平设置的第二托件,所述第二安装部成型有第二承托孔,用于供所述第二托件插入,以支承所述第二安装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横梁部还设置有第一导轨,所述第一安装部还设置有第一锁紧结构,所述第一锁紧结构用于锁紧所述第一导轨;和/或所述第二横梁部还设置有第二导轨,所述第二安装部还设置有第二锁紧结构,所述第二锁紧结构用于锁紧所述第二导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轨包括第一基部,第一支撑壁以及第二支撑壁,所述第一基部连接于所述第一横梁部,所述第一支撑壁与所述第二支撑壁相对,且皆连接于所述第一基部背向所述第一横梁部的一侧,所述第一、二支撑壁及所述第一基部三者共同构成所述第一导轨的导向通道,所述第一支撑壁远离所述第一基部的一端朝所述第二支撑壁的方向延伸有第一卡部,第二支撑壁远离所述第一基部的一端朝所述第一支撑壁的方向延伸有第二卡部;所述第一锁紧结构包括第一连接轴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轴的第一止挡条,所述第一安装部成型有供所述第一连接轴连接的第一轴孔;当所述第一止挡条转动至所述第一安装部的指定位置时,所述第一止挡条可通过所述第一卡部和所述第二卡部之间的间隙,以使所述第一止挡条进入或者退出所述第一导轨的导向通道;当所述第一止挡条转动至所述第一安装部的非指定位置,并且所述第一止挡条进入所述第一导轨的导向通道时,所述第一卡部和所述第二卡部共同将所述第一止挡条限制在所述第一导轨的导向通道内。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夹持部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挂载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挂载部朝向所述夹持部的一面成型有两个插接槽体,用于承托所述夹持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夹持部包括连接板,以及分别连接于所述连接板两侧且皆朝所述挂载部方向延伸的两个延伸板,每个所述延伸板远离所述连接板的一端成型有插接板,用于插接于一个与其对应的所述插接槽体;所述插接板,所述连接板以及两个所述延伸板四者共同构成用于套设所述立架组件的套筒。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挂载部挂载有第一标定元件时,所述第一标定元件位于所述挂载部背向所述夹持部的一侧。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挂载部的顶部成型有至少两个第一凹陷部,共同用于挂置标定元件。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标定元件包括以下至少一种:自适应巡航系统标定元件和盲点检测系统标定元件。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挂载部还包括辅助挂件,所述辅助挂件挂载于所述挂载部背向所述夹持部的一侧,所述辅助挂件用于挂载标定元件;当所述辅助挂件挂载有第二标定元件时,所述第二标定元件位于所述辅助挂件背向所述挂载部的一侧。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挂载部成型有至少两个第一挂载孔,共同用于挂置所述辅助挂件或所述第一标定元件;所述辅助挂件朝向所述挂载部的一面成型有至少两个支部,共同用于挂置于所述至少两个第一挂载孔。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辅助挂件成型有至少两个第二挂载孔,共同用于挂置所述第二标定元件。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标定元件包括夜视系统校准仪。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立架组件包括固定立杆和移动立杆;所述固定立杆的一端安装于所述底座;所述移动立杆设置在所述固定立杆内,并且所述移动立杆仅可沿所述固定立杆的长度方向相对于所述固定立杆移动;所述横梁组件安装于所述移动立杆;所述移动立杆套设于所述固定立杆。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立杆及所述移动立杆的横截面为非圆形。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立架组件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安装于所述固定立杆,用于驱动所述移动立杆沿所述固定立杆的长度方向相对于所述固定立杆移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移动立杆沿所述固定立杆的长度方向相对于所述固定立杆移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齿条,壳体,蜗杆,蜗轮和第二传动齿轮;所述齿条固定安装于所述移动立杆,所述齿条沿所述移动立杆的长度方向设置,并且所述齿条形成导轨,所述导轨与滑块相配合;所述导轨和所述滑块中的一个设置于所述固定立杆,另一个设置于所述移动立杆;所述壳体固定安装于所述固定立杆;所述蜗杆与所述蜗轮相啮合;所述蜗轮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所述蜗轮的旋转轴线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的旋转轴线重合,所述蜗轮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可绕第三旋转轴线转动;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固定安装于所述壳体,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与所述齿条相啮合;所述第三旋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标定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座;/n立架组件,连接于所述底座;/n横梁组件,安装于所述立架组件;以及/n挂载组件,包括夹持部,挂载部以及安装部,所述夹持部连接于所述挂载部,用于将所述挂载组件安装在所述立架组件上,并使所述挂载组件可沿所述立架组件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挂载部上设置有所述安装部,所述安装部连接于所述横梁组件,以使所述横梁组件沿所述立架组件的长度方向移动时带动所述挂载组件沿所述立架组件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挂载部用于挂载标定元件。/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201 CN 20191010525571.一种标定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
立架组件,连接于所述底座;
横梁组件,安装于所述立架组件;以及
挂载组件,包括夹持部,挂载部以及安装部,所述夹持部连接于所述挂载部,用于将所述挂载组件安装在所述立架组件上,并使所述挂载组件可沿所述立架组件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挂载部上设置有所述安装部,所述安装部连接于所述横梁组件,以使所述横梁组件沿所述立架组件的长度方向移动时带动所述挂载组件沿所述立架组件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挂载部用于挂载标定元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组件包括第一横梁部,第二横梁部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安装于所述立架组件,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可枢转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横梁部,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可枢转地连接于所述第二横梁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标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连接于所述第一横梁部和所述第二横梁部中的至少一个;或者,
所述安装部与所述连接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标定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安装部连接于所述第一横梁部和所述第二横梁部的情况下,所述安装部包括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分别设置于所述挂载部的两侧;
当所述第一横梁部和所述第二横梁部中各自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位于相对于所述立架组件的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安装部连接所述第一横梁部,所述第二安装部连接所述第二横梁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标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梁部设置有第一托件,所述第一安装部成型有第一承托孔,用于供所述第一托件插入,以连接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或
所述第二横梁部设置有水平设置的第二托件,所述第二安装部成型有第二承托孔,用于供所述第二托件插入,以支承所述第二安装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标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梁部还设置有第一导轨,所述第一安装部还设置有第一锁紧结构,所述第一锁紧结构用于锁紧所述第一导轨;和/或
所述第二横梁部还设置有第二导轨,所述第二安装部还设置有第二锁紧结构,所述第二锁紧结构用于锁紧所述第二导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标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轨包括第一基部,第一支撑壁以及第二支撑壁,所述第一基部连接于所述第一横梁部,所述第一支撑壁与所述第二支撑壁相对,且皆连接于所述第一基部背向所述第一横梁部的一侧,所述第一、二支撑壁及所述第一基部三者共同构成所述第一导轨的导向通道,所述第一支撑壁远离所述第一基部的一端朝所述第二支撑壁的方向延伸有第一卡部,第二支撑壁远离所述第一基部的一端朝所述第一支撑壁的方向延伸有第二卡部;
所述第一锁紧结构包括第一连接轴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轴的第一止挡条,所述第一安装部成型有供所述第一连接轴连接的第一轴孔;
当所述第一止挡条转动至所述第一安装部的指定位置时,所述第一止挡条可通过所述第一卡部和所述第二卡部之间的间隙,以使所述第一止挡条进入或者退出所述第一导轨的导向通道;
当所述第一止挡条转动至所述第一安装部的非指定位置,并且所述第一止挡条进入所述第一导轨的导向通道时,所述第一卡部和所述第二卡部共同将所述第一止挡条限制在所述第一导轨的导向通道内。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标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挂载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标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挂载部朝向所述夹持部的一面成型有两个插接槽体,用于承托所述夹持部。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毕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道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