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木结构的抗震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5883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2: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木结构的抗震检测装置,包括呈X型的夹持部,所述夹持部包括第一夹持杆和第二夹持杆,所述第一夹持杆的中部和第二夹持杆的中部铰接,所述第一夹持杆和第二夹持杆相对的一端分别连接有第一夹持片和第二夹持片,所述第一夹持片和第二夹持片以夹持部的中心面为对称面呈镜像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夹持片的朝向第二夹持片的一侧设有形变传感器,所述第二夹持片的朝向第一夹持片的一侧设有压力传感器和压力机,所述第一夹持杆的远离第一夹持片的一端设有固定部,夹持位置固定后,使用压力机对木结构构件施压,通过压力传感器和形变传感器测量木结构构件的抗压强度,现场操作,使用灵活性高,测试可靠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木结构的抗震检测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木材性能测试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木结构的抗震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木结构是我国古代的主要建筑形式,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木结构建筑的抗震检测离不开对其构成材料的力学性能的测试,木结构构件的顺纹抗压力学特性是其基本力学性能指标之一,但是在古建筑由于自身不可移动的特性,无法将木构件拆除进行测试,而现场测试局限性高,无法针对现场构件情况进行测试,测试可靠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木结构的抗震检测装置,具有便携性好,可以现场测试,测试可靠性高的优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木结构的抗震检测装置,包括呈X型的夹持部,所述夹持部包括第一夹持杆和第二夹持杆,所述第一夹持杆的中部和第二夹持杆的中部铰接,所述第一夹持杆和第二夹持杆相对的一端分别连接有第一夹持片和第二夹持片,所述第一夹持片和第二夹持片以夹持部的中心面为对称面呈镜像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夹持片的朝向第二夹持片的一侧设有形变传感器,所述第二夹持片的朝向第一夹持片的一侧设有压力传感器和压力机,所述第一夹持杆的远离第一夹持片的一端设有固定部。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在需要进行测试的古建筑木结构中,使用夹持部将待测量的木结构构件进行夹持,然后使用固定部固定第一夹持杆,打开压力机,在一侧施加压力,通过压力传感器和形变传感器反馈信号,从而确定木结构构件的抗压强度,在测试部位作业结束后,关闭压力机,松开夹持部,可以移动至下一个作业部位进行检测作业。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夹持杆与固定部之间设置有伸缩杆。在第一夹持杆与固定部之间设置伸缩杆,可以根据不同木材料构件的位置调节夹持高度,提高使用的便捷性和灵活性。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夹持杆上滑动连接有超声波探伤仪。在第一夹持杆上活动设置超声波探伤仪,通过超声波探伤仪可以同时对木构件内部的损伤情况进行监测,及时发现木材料构件内部的孔洞,为古建筑的抗震保护提供参考。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夹持片和第二夹持片的相向侧分别设有垫片。在夹持片上设置有垫片,通过垫片可以防止在测试的时候对古建筑木结构构件造成损害,提高测试的安全性。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夹持杆的远离第一夹持片的一端设有限位柱,所述第二夹持杆的远离第二夹持片的一端铰接有角度限位杆,所述角度限位杆上设有若干与限位柱匹配的限位孔。通过设置限位柱与角度限位杆,可以固定夹持部的开合角度,确保不同尺寸的木结构构件都可以夹持稳定,提高使用范围,同时提高检测的可靠性。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检测装置的使用方法,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木结构的抗震检测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计算待测试木结构建筑不同木构件的极限抗压强度,确定每个不损坏木构件的安全压力和形变量;b、在木质建筑中,使用夹持部将待测试的木构件进行夹持并固定;c、使用第二夹持片上设置的压力机对木构件进行施压,使用第二夹持片上设置的压力传感器确定施加的压力可以达到安全压力值;d、使用第一夹持片上设置的形变传感器确定被测试的木构件的形变量,确定形变量是否在安全范围内,若在安全范围内,判定木构件复合要求,若超过安全范围,则对木构件进行加固修缮处理;e、对一个构件测试完成后,转移夹持部至下一个待测试位置,重复上述步骤。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夹持的方式对古建筑木结构构件进行夹持检测,检测灵活性高,不需要将木结构构件进行拆除,可以在现场进行测试,测试可靠性高;2、在夹持杆与固定部之间设置伸缩杆,可以根据不同木材料构件的位置调节夹持高度,提高使用的便捷性和灵活性;3、在夹持杆上活动设置超声波探伤仪,通过超声波探伤仪可以同时对木构件内部的损伤情况进行监测,及时发现木材料构件内部的孔洞,为古建筑的抗震保护提供参考;4、夹持片上设置有垫片,通过垫片可以防止在测试的时候对古建筑木结构构件造成损害,提高测试的安全性;5、通过设置限位柱与角度限位杆,可以固定夹持部的开合角度,确保不同尺寸的木结构构件都可以夹持稳定,提高使用范围,同时提高检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一种用于木结构的抗震检测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另一种实施例所述一种用于木结构的抗震检测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另一种实施例所述一种用于木结构的抗震检测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夹持部;11、第一夹持杆;12、第二夹持杆;13、第一夹持片;14、第二夹持片;15、超声波探伤仪;20、形变传感器;30、压力传感器;40、压力机;50、固定部;60、限位柱;70、角度限位杆;80、垫片;90、伸缩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木结构的抗震检测装置,包括夹持部10,夹持部10包括铰接的第一夹持杆11和第二夹持杆12,第一夹持杆11与第二夹持杆12呈X型,第一夹持杆11长度方向一端设置有第一夹持片13,第二夹持杆12长度方向一端设置有第二夹持片14,第一夹持片13与第二夹持片14对称设置,第一夹持片11在第一夹持片11与第二夹持片12正对的一侧设置有形变传感器20,第二夹持片12在第二夹持片12与第一夹持片11正对的一侧设置有压力传感器30和压力机40,第一夹持杆11远离第一夹持片13的一端设置有固定部50。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将第一夹持杆11与第二夹持杆12张开一定角度,通过第一夹持片13与第二夹持片14夹持住待测试的木结构构件,夹持稳定后,通过固定部50固定夹持位置,打开压力机40对木结构构件施压,通过压力传感器30和形变传感器20反馈的信号得出木结构构件的抗压强度,达到要求后关闭压力机,需要提前确定在不损伤木构件的前提下的木构件的承压强度和形变量,在测试得到的形变量在要求范围内,确定木构件承压能力合格,若超过形变量范围,则需要对木构件进行修缮加固,不需要拆除古建筑的木结构构件,现场就可以测试,测试精度高,测试可靠性高。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夹持杆11与固定部50之间设置有伸缩杆90,可以根据不同木材料构件的位置调节夹持高度,提高使用的便捷性和灵活性。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夹持杆11上设置有超声波探伤仪15,超声波探伤仪15与第一夹持杆11滑动连接,可以通过超声波探伤15仪对木构件内部的损伤情况进行监测,及时发现木材料构件内部的孔洞,为古建筑的抗震保护提供参考。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第一夹持片11与第二夹持片12相对的一侧在第一夹持片11与第二夹持片12上设置有垫片80,可以防止在测试的时候对古建筑木结构构件造成损害,提高测试的安全性。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第一夹持杆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木结构的抗震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呈X型的夹持部,所述夹持部包括第一夹持杆和第二夹持杆,所述第一夹持杆的中部和第二夹持杆的中部铰接,所述第一夹持杆和第二夹持杆相对的一端分别连接有第一夹持片和第二夹持片,所述第一夹持片和第二夹持片以夹持部的中心面为对称面呈镜像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夹持片的朝向第二夹持片的一侧设有形变传感器,所述第二夹持片的朝向第一夹持片的一侧设有压力传感器和压力机,所述第一夹持杆的远离第一夹持片的一端设有固定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木结构的抗震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呈X型的夹持部,所述夹持部包括第一夹持杆和第二夹持杆,所述第一夹持杆的中部和第二夹持杆的中部铰接,所述第一夹持杆和第二夹持杆相对的一端分别连接有第一夹持片和第二夹持片,所述第一夹持片和第二夹持片以夹持部的中心面为对称面呈镜像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夹持片的朝向第二夹持片的一侧设有形变传感器,所述第二夹持片的朝向第一夹持片的一侧设有压力传感器和压力机,所述第一夹持杆的远离第一夹持片的一端设有固定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木结构的抗震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晋杰郭庆赵王强高宇波许家文季海峰罗飞柳威振刘运房田志峰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