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下机器人专用海底管道堵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5847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2: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下机器人专用海底管道堵漏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拉环、把手、拉杆、连接板、固定座、限位孔、联动杆、转杆、卡环、固定板和橡胶垫。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拉环采用高强度不锈钢钢材构成矩形环状结构,且呈左右对称式设置,使机器人能够通过拉环将该装置进行携带,防止滑脱丢失,把手上胶结有一层防滑硅胶垫,增加机器人的抓手与把手之间的摩擦力,防止在海底转手与把手之间的摩擦力不足,进而无法拉动拉杆,连接板通过拉杆上下推动,进而呈可上下滑动式连接在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构成的整体结构的内部空腔中,通过连接板的上下运动进而带动联动杆进行上下运动,通过联动杆的上下运动带动卡环转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下机器人专用海底管道堵漏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海底管道堵漏装置,具体为一种水下机器人专用海底管道堵漏装置,属于海底管道施工

技术介绍
海底管道是通过密闭的管道在海底连续地输送大量油(气)的管道,是海上油(气)田开发生产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最快捷、最安全和经济可靠的海上油气运输方式,海底管道的优点是可以连续输送,几乎不受环境条件的影响,不会因海上储油设施容量限制或穿梭油轮的接运不及时而迫使油田减产或停产,故输油效率高,运油能力大,另外海底管道铺设工期短,投产快,管理方便和操作费用低,缺点是:管道处于海底,多数又需要埋设于海底土中一定深度,检查和维修困难,某些处于潮差或波浪破碎带的管段(尤其是立管),受风浪、潮流、冰凌等影响较大,有时可能被海中漂浮物和船舶撞击或抛锚遭受破坏。因此,则需要一种水下机器人专用海底管道堵漏装置来满足目前市面上的需求,虽然目前市面上已经生产出来了多种海底管道堵漏装置,但总的来看,却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通病,其一、现有的海底管道堵漏装置大多体积过大,导致其不便于进行携带,其二、现有的海底管道堵漏装置的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下机器人专用海底管道堵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固定板(1)、第二固定板(2)、拉环(3)、把手(4)、拉杆(5)、连接板(6)、固定座(7)、限位孔(8)、联动杆(9)、转杆(10)、卡环(11)、固定板(12)和橡胶垫(13);所述第一固定板(1)与第二固定板(2)连接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所述拉环(3)设置在第一固定板(1)、第二固定板(2)构成的整体结构的左右两侧,所述把手(4)固定在拉杆(5)的顶端,且位于第一固定板(1)、第二固定板(2)构成的整体结构的顶部,所述拉杆(5)的顶端连接在把手(4)的底部,底端固定在连接板(6)的顶部,且位于第一固定板(1)、第二固定板(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下机器人专用海底管道堵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固定板(1)、第二固定板(2)、拉环(3)、把手(4)、拉杆(5)、连接板(6)、固定座(7)、限位孔(8)、联动杆(9)、转杆(10)、卡环(11)、固定板(12)和橡胶垫(13);所述第一固定板(1)与第二固定板(2)连接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所述拉环(3)设置在第一固定板(1)、第二固定板(2)构成的整体结构的左右两侧,所述把手(4)固定在拉杆(5)的顶端,且位于第一固定板(1)、第二固定板(2)构成的整体结构的顶部,所述拉杆(5)的顶端连接在把手(4)的底部,底端固定在连接板(6)的顶部,且位于第一固定板(1)、第二固定板(2)构成的整体结构的内部空腔中,所述固定座(7)通过联动杆(9)连接在连接板(6)底部左右两侧,所述限位孔(8)贯穿设置在固定座(7)上,所述联动杆(9)位于连接板(6)、限位孔(8)之间,所述转杆(10)连接在限位孔(8)内,所述卡环(11)固定在固定座(7)底部,所述固定板(12)焊接固定在固定座(7)上,且位于卡环(11)的底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世龙刘明徐建辉吕磊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开发区鑫昌达船舶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