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矸石山余热回收利用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5744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2: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矸石山余热回收利用方法及装置,通过矸石山余热利用装置将煤矸石中释放出的热量转化为水的热能;包括:S1、余热采集,将护筒的下端设置在待回收余热的矸石山中,导热管中的介质受热蒸发并带走热量;S2、热交换,导热管的放热端与储热水箱连接,导热管中介质蒸汽凝结成液体,同时放出热量,对储热水箱中的液体进行升温,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护筒、导热管、储热水箱和温度检测装置;温度检测装置包括无线温度检测仪和水温测量仪,温度检测装置实时监测导热管和储热水箱的温度,数据采集模块实时采集温度检测装置的温度数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释放煤矸石山内部储存的热能并加以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热能利用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矸石山余热回收利用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能利用
,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矸石山余热回收利用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煤炭年产量约20亿吨,居世界第一位。煤矸石是煤炭生产和加工中产生的主要固体废弃物。煤矸石的产量约占煤炭开采量的10%~25%。以排矸量占原煤生产的20%估算,每年新增加的矸石有4亿吨以上,除综合利用约6000万吨外,其余大部分就近混杂堆积储存形成煤矸石山。据统计目前全国己形成煤矸石山1600余座,累计量约在40亿吨以上,占地近30万亩。由于煤矸石的成分、堆积方式和堆积地形等的原因,全国约有l/3的煤矸石山发生自燃。煤矸石山的自燃浪费大量的宝贵能源,也对环境造成了很大污染。煤矸石山内部储存的热能都被白白的浪费了。因此,急需开发一种可以对煤矸石的热能进行高转换率利用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释放煤矸石山内部储存的热能并利用煤矸石中释放出的热量加热冷水的矸石山余热回收利用方法及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矸石山余热回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矸石山余热回收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矸石山余热利用装置将煤矸石中释放出的热量转化为水的热能;/nS1、余热采集,将护筒的下端设置在待回收余热的矸石山中,矸石山的热量通过护筒下端的换热孔对导热管的取热端进行加热升温,导热管的取热端导热管为蒸发段,导热管中的介质受热蒸发并带走热量;/nS2、热交换,导热管的放热端与储热水箱连接,导热管的放热端为冷凝段,导热管中介质蒸发产生的蒸汽通过导热管的中心通道流向导热管的冷凝段,凝结成液体,同时放出热量,对储热水箱中的液体进行升温;/n通过温度检测装置实时监测导热管和储热水箱的温度,当导热管的温度高于温度设置上限值时,通过降温装置对护筒内加注降温液...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矸石山余热回收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矸石山余热利用装置将煤矸石中释放出的热量转化为水的热能;
S1、余热采集,将护筒的下端设置在待回收余热的矸石山中,矸石山的热量通过护筒下端的换热孔对导热管的取热端进行加热升温,导热管的取热端导热管为蒸发段,导热管中的介质受热蒸发并带走热量;
S2、热交换,导热管的放热端与储热水箱连接,导热管的放热端为冷凝段,导热管中介质蒸发产生的蒸汽通过导热管的中心通道流向导热管的冷凝段,凝结成液体,同时放出热量,对储热水箱中的液体进行升温;
通过温度检测装置实时监测导热管和储热水箱的温度,当导热管的温度高于温度设置上限值时,通过降温装置对护筒内加注降温液体;
通过数据采集模块实时采集温度检测装置的温度数据,并通过4G通讯模块传输给控制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矸石山余热回收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温管的温度设置上限值为30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矸石山余热回收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护筒的顶部设置安全阀,当护筒内的压力大于0.5MPa时安全阀自动开始泄压。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矸石山余热回收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筒的直径为50mm-15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矸石山余热回收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温度检测装置监测到导热管或储热水箱的温度超过设定值时,数据采集模块的报警模块发送报警信号。


6.一种矸石山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护筒(1)、导热管(2)、储热水箱(3)和温度检测装置(4);
所述护筒(1)为空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春玲王裕张凯田瑞军季新伟王慧芳杜英杰张哲王达志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元森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