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色建筑环保节能通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57363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2: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绿色建筑环保节能通风装置,包括换气箱、第一换气泵、第二换气泵、引风管、供电箱、防雨罩、太阳能电池板和弯折管,第一换气泵、第二换气泵分别安装在换气箱的上下两端,第一换气泵的输入端与引风管连通,第一换气泵的输出端与安装在换气箱内部的弯折管一端连通,弯折管包括外套管和内风管,外套管和内风管之间设有填充层,外套管和内风管均与填充层固定连接,内风管设有净化通道,净化通道与填充层连通,引风管的外侧设有引风孔,引风管的内部套接固定有滤网,供电箱固定在引风管的顶端,供电箱内部设有蓄电池,供电箱的顶部固定有锥形的防雨罩,防雨罩的外侧嵌设太阳能电池板。本发明专利技术换气效率高,环保节能健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绿色建筑环保节能通风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保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绿色建筑环保节能通风装置。
技术介绍
在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方面,新能源的利用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新能源通常指非常规的可再生能源,包括有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生物质能等。人们对各种太阳能利用方式进行了广泛的探索,逐步明确了发展方向,使太阳能初步得到一些利用,如:①作为太阳能利用中的重要项目,太阳能热发电技术较为成熟,美国、以色列、澳大利亚等国投资兴建了一批试验性太阳能热发电站,以后可望实现太阳能热发电商业化;②随着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发展,国外己建成不少光伏电站和“太阳屋顶”示范工程,将促进并网发电系统快速发展;③目前,全世界已有数万台光伏水泵在各地运行;④太阳热水器技术比较成熟,已具备相应的技术标准和规范,但仍需进一步地完善太阳热水器的功能,并加强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建设;⑤被动式太阳能建筑因构造简单、造价低,已经得到较广泛应用,其设计技术已相对较为成熟,已有可供参考的设计手册;⑥太阳能吸收式制冷技术出现较早,目前已应用在大型空调领域;太阳能吸附式制冷目前处于样机研制和实验研究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绿色建筑环保节能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换气箱(1)、第一换气泵(2)、第二换气泵(9)、引风管(3)、供电箱(5)、防雨罩(6)、太阳能电池板(7)和弯折管(14),所述第一换气泵(2)、第二换气泵(9)分别安装在换气箱(1)的上下两端,所述第一换气泵(2)的输入端与引风管(3)连通,所述第一换气泵(2)的输出端与安装在换气箱(1)内部的弯折管(14)一端连通,所述弯折管(14)包括外套管(15)和内风管(18),所述外套管(15)和内风管(18)之间设有填充层(16),所述外套管(15)和内风管(18)均与填充层(16)固定连接,所述内风管(18)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净化通道(1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绿色建筑环保节能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换气箱(1)、第一换气泵(2)、第二换气泵(9)、引风管(3)、供电箱(5)、防雨罩(6)、太阳能电池板(7)和弯折管(14),所述第一换气泵(2)、第二换气泵(9)分别安装在换气箱(1)的上下两端,所述第一换气泵(2)的输入端与引风管(3)连通,所述第一换气泵(2)的输出端与安装在换气箱(1)内部的弯折管(14)一端连通,所述弯折管(14)包括外套管(15)和内风管(18),所述外套管(15)和内风管(18)之间设有填充层(16),所述外套管(15)和内风管(18)均与填充层(16)固定连接,所述内风管(18)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净化通道(17),所述净化通道(17)与所述填充层(16)连通,所述引风管(3)的外侧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引风孔(4),所述引风管(3)的内部套接固定有滤网(20),所述供电箱(5)固定在引风管(3)的顶端,所述供电箱(5)内部设有蓄电池(19),所述供电箱(5)的顶部固定有所述锥形的防雨罩(6),所述防雨罩(6)的外侧嵌设柔性的太阳能电池板(7),所述太阳能电池板(7)与所述蓄电池(19)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立臣杨玉光祁丽丽徐宏伟董娉怡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