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超高频感应加热的智能供暖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5727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2: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超高频感应加热的智能供暖设备,涉及供暖系统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循环水箱以及设置在循环水箱内的循环水泵,循环水泵的输出端连通有一电加热组件,电加热组件的出水口连通供暖管道系统,供暖管道系统的出水口连通循环水箱;循环水箱的顶部设置有与供暖管道系统相连通的进水口,位于进水口正下方的循环水箱顶部设置缓流腔,缓流腔的一侧设置有一溢流口;电加热组件连接高频电源,电加热组件的出水口处设置温度传感器A;循环水箱的底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B,缓流腔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C。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由缠绕有高频感应加热线圈的加热管体组成电加热组件替换传统热源高频电源提供高频交流电,提高供暖的效率和能源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超高频感应加热的智能供暖设备
本专利技术属于供暖系统
,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超高频感应加热的智能供暖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的供暖方式主要是,供热公司将热媒通过地下或地上保温管线送到所有的暖气片里,这样的方式称为集中供暖,其中,目前集中供暖所用热源主要为锅炉或火力发电厂的余热回收。这种集中供暖存在的缺陷主要表现在:1.锅炉热效率低,尤其是小锅炉容量小,能源浪费严重;2.排烟温度高、污染大,集中供暖使用大量的煤,煤是不可再生资源,且当前大多供暖系统使用的锅炉燃烧方式以层燃为主,其排烟温度长期在300℃-350℃之间,大量高温烟气及粉尘,对环境造成极大污染,热量流失严重;3.集中供暖所铺设的保温管线过长,热量在保温管线传输过程中会大量损耗,这样,热用户所使用的热量大大低于供暖企业所产出的热量,其中的差价由热用户承担,容易产生供需矛盾;4.其次这种地下保温管线的施工和维修需要大量的费用,造价很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超高频感应加热的智能供暖设备,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超高频感应加热的智能供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循环水箱(1)以及设置在所述循环水箱(1)内的循环水泵(11),/n所述循环水泵(11)的输出端连通有一电加热组件(2),所述电加热组件(2)的出水口连通供暖管道系统(3),所述供暖管道系统(3)的出水口连通循环水箱(1);/n所述循环水箱(1)的顶部设置有与供暖管道系统(3)相连通的进水口(16),位于所述进水口(16)正下方的循环水箱(1)顶部设置缓流腔(13),所述缓流腔(13)的一侧设置有一溢流口(15);/n其中,所述电加热组件(2)连接高频电源,/n所述电加热组件(2)的出水口处设置温度传感器A(23);所述循环水箱(1)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超高频感应加热的智能供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循环水箱(1)以及设置在所述循环水箱(1)内的循环水泵(11),
所述循环水泵(11)的输出端连通有一电加热组件(2),所述电加热组件(2)的出水口连通供暖管道系统(3),所述供暖管道系统(3)的出水口连通循环水箱(1);
所述循环水箱(1)的顶部设置有与供暖管道系统(3)相连通的进水口(16),位于所述进水口(16)正下方的循环水箱(1)顶部设置缓流腔(13),所述缓流腔(13)的一侧设置有一溢流口(15);
其中,所述电加热组件(2)连接高频电源,
所述电加热组件(2)的出水口处设置温度传感器A(23);所述循环水箱(1)的底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B(12),所述缓流腔(13)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C(14);
所述温度传感器A(23)、温度传感器B(12)和温度传感器C(14)均与一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电加热组件(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超高频感应加热的智能供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组件(2)包括加热管体(20),所述加热管体(20)的两端的内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固定环一(201)和固定环二(202);
所述固定环一(201)上通过螺栓一(222)配合固定有一安装环一(22),所述安装环一(22)上设置有一贯穿固定环一(201)的管体一(221),所述管体一(221)上设置有若干固定杆一(25),若干所述固定杆一(25)上配合设置有至少一组用于安装电加热管(27)的支架一;
所述固定环二(202)上通过螺栓二(212)配合固定有一安装环二(21),所述安装环二(21)上设置有一贯穿固定环二(202)的管体二(211),所述管体二(211)的端部设置有与若干固定杆一(25)相一一配合的固定杆二(24),若干所述固定杆二(24)配合设置有至少一组用于安装电加热管(27)的支架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超高频感应加热的智能供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二和支架一结构相同,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志凯马祥龙郭忠杰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佳暖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