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壁温预测的燃煤机组水冷壁超温控制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火电机组的自动控制领域,具体涉及基于壁温预测的燃煤机组水冷壁超温控制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面临日益严重的环保压力,国家持续推进能源结构调整,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得到了持续快速的发展。然而由于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普遍具有随机性和间歇性的特点,大规模并网势必会对电网安全稳定造成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和经济结构的大幅调整,我国整体电力供需矛盾由短缺向相对过剩转变。因此,为提高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的消纳能力,火电机组势必承担着较大的调峰重任,机组长期低负荷运行势必成为常态。另一方面,国内机组普遍存在实际燃煤偏离设计煤种,并且煤质掺烧现象严重,入炉煤质时好时坏,造成实际燃煤质量偏离设计煤种,这从根本上改变了锅炉设计条件。在机组实际运行过程中,炉四角风粉存在一定偏差,易造成锅炉发生偏烧结焦等问题,易发生水冷壁爆管问题。水动力工况的安全性,锅炉在低负荷状态下运行时,火焰在炉内的充满程度比高负荷时差,致使炉膛热负荷不均。水冷壁各循环回路以及 ...
【技术保护点】
1.基于壁温预测的燃煤机组水冷壁超温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锅炉给水流经省煤器(1)并流经水冷壁下集箱(2),随后依次流经螺旋水冷壁(3)、垂直水冷壁(4),最后汇集至水冷壁排管出口集箱(5),从而与汽水分离器(6)完成水冷壁换热。所述系统包括省煤器(1)出口布置的省煤器出口温度传感器(7),螺旋水冷壁(3)上均匀布置的多个螺旋水冷壁壁温热电偶传感器(8),垂直水冷壁(4)上均匀布置的多个垂直水冷壁壁温热电偶传感器(9),在汽水分离器(6)出口处布置的汽水分离器出口温度传感器(10);省煤器出口温度传感器(7)与省煤器出口温度存储模块(12)的输入端连接,多个螺旋水冷壁壁温热 ...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壁温预测的燃煤机组水冷壁超温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锅炉给水流经省煤器(1)并流经水冷壁下集箱(2),随后依次流经螺旋水冷壁(3)、垂直水冷壁(4),最后汇集至水冷壁排管出口集箱(5),从而与汽水分离器(6)完成水冷壁换热。所述系统包括省煤器(1)出口布置的省煤器出口温度传感器(7),螺旋水冷壁(3)上均匀布置的多个螺旋水冷壁壁温热电偶传感器(8),垂直水冷壁(4)上均匀布置的多个垂直水冷壁壁温热电偶传感器(9),在汽水分离器(6)出口处布置的汽水分离器出口温度传感器(10);省煤器出口温度传感器(7)与省煤器出口温度存储模块(12)的输入端连接,多个螺旋水冷壁壁温热电偶传感器(8)与螺旋水冷壁温度平均值计算存储模块(13)的输入端连接,多个垂直水冷壁壁温热电偶传感器(9)与垂直水冷壁温度最大值计算存储模块(14)的输入端连接;省煤器出口温度存储模块(12)、螺旋水冷壁温度平均值计算存储模块(13)、垂直水冷壁温度最大值计算存储模块(14)、机组负荷数据存储模块(15)、煤量数据存储模块(16)、一次风压数据存储模块(17)和二次风风量数据存储模块(18)的输出端与水冷壁壁温预测计算模型(19)的输入端相连,水冷壁壁温预测计算模型(19)的输出端与壁温预测值限幅模块(20)和壁温预测值温升速率限速模块(21)的输入端相连,壁温预测值限幅模块(20)和壁温预测值温升速率限速模块(21)的输出端与第一或模块(22)的输入端相连;垂直水冷壁壁温热电偶传感器(9)与壁温当前值限幅模块(23)和壁温当前值温升速率限速模块(24)的输入端相连,壁温当前值限幅模块(23)和壁温当前值温升速率限速模块(24)的输出端与第二或模块(25)的输入端相连;将第一或模块(22)和第二或模块(25)的输出端分别与汽水分离器出口温度设定值模块(26)和二次风门控制模块(27)的输入端相连,汽水分离器出口温度设定值模块(26)与汽水分离器(6)出口相连,给出汽水分离器出口温度设定值;二次风门控制模块(27)的输出端连接锅炉四周二次风门挡板(11),给出锅炉四周二次风门挡板(11)的偏置指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壁温预测的燃煤机组水冷壁超温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燃煤机组水冷壁是敷设在炉膛四周由多根并联管组成的蒸发受热面,其下部水冷壁及灰斗采用螺旋管屏,即螺旋水冷壁(3),上部水冷壁为垂直管屏,即垂直水冷壁(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壁温预测的燃煤机组水冷壁超温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由于螺旋水冷壁在炉膛四周分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明坤,高林,王林,侯玉婷,周俊波,郭亦文,卢彬,赵章明,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西热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