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列轴承承受双向负荷的转动组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5710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2: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单列轴承承受双向负荷的转动组件结构,包括一个转轴和设于转轴外的轴承外套,所述轴承外套从上往下包括上直孔、上小下大的喇叭孔、下直孔;所述转轴上设有断面向上的上轴承内安装肩、下轴承内安装肩;所述轴承外套位于喇叭孔上设有断面向上的上轴承外安装肩、断面向下的下轴承外安装肩;所述转轴和转轴外套间还设有一个上轴承和下轴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对于制造装配同等质量的转动组件结构精度,采用外圈无固定套设计,大大降低了零部件的制造精度以及装配精度。2、轴承采用十字交叉滚子代替滚珠轴承,可以承受较大的轴向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列轴承承受双向负荷的转动组件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转动组件。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转动组件采用轴承外套和转向轴的配合,在两者中间设有两套轴承,分别位于转向轴的上方和转向轴的下方,轴承一端设有套圈,一端固定在台阶上;轴承一般采用深沟球轴承,由于深沟球轴承的结构特性,所以深沟球轴承轴向承载力较低,在使用过程中会由于窜动使得轴承内外配合产生松动磨损及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在轴承承受负荷能力差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单列轴承承受双向负荷的转动组件结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单列轴承承受双向负荷的转动组件结构,包括一个转轴和设于转轴外的轴承外套,所述轴承外套中设有上下通透的穿孔;所述转轴上设有断面向上的上轴承内安装肩、下轴承内安装肩;所述轴承外套的穿孔内设有断面向上的上轴承外安装肩、断面向下的下轴承外安装肩;所述转轴和转轴外套间还设有一个上轴承和下轴承;所述上轴承的外圈位于上轴承外安装肩上,所述上轴承的内圈位于转轴的上轴承内安装肩上,所述下轴承的外圈位于下轴承外安装肩上,所述下轴承的内圈位于下轴承内安装肩上;所述转轴上还设有紧定组件,所述紧定组件下端压在上轴承上内圈上;所述上轴承是四点角接触球轴承。下轴承的选择,所述的下轴承可以是球轴承、滚子轴承、角接触轴承、圆锥轴承、推力轴承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进一步,所述紧定组件包括一个紧定隔套和设于紧定隔套上的紧定螺帽。穿孔的设计,所述穿孔包括直孔和上小下大的喇叭孔。对直孔进行进一步优化,所述直孔包括喇叭孔上端的上直孔和喇叭孔下端的下直孔。所述上轴承还可以是十字交叉滚子轴承。本技术在使用时将转动组件结构安装于配合处,由于转动件外圈的轴承外套内没有固定套,整个转动组件的安装装配都很简单。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对于制造装配同等质量的转动组件结构精度,采用外圈无固定套设计,大大降低了零部件的制造精度以及装配精度要求。2、轴承采用四点角接触轴承代替滚珠轴承,可以承受较大的轴向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3是图1中A处的另一个结构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结合附图1至2,一种单列轴承承受双向负荷的转动组件结构,包括一个转轴1和设于转轴1外的轴承外套2,所述轴承外套2内设穿孔,穿孔内从上往下包括上直孔3、上小下大的喇叭孔4、下直孔5;所述转轴1上设有断面向上的上轴承内安装肩6、下轴承内安装肩7;所述轴承外套2位于喇叭孔4上设有断面向上的上轴承外安装肩8、断面向下的下轴承外安装肩9;所述转轴1和转轴1外套间还设有一个上轴承10和下轴承11;所述上轴承10的外圈位于上轴承外安装肩8上,所述上轴承10的内圈位于转轴1的上轴承内安装肩6上,所述下轴承11的外圈位于下轴承外安装肩9上,所述下轴承11的内圈位于下轴承内安装肩7上;所述转轴1上还设有紧定组件12,所述紧定组件12下端压在上轴承10上内圈上;所述上轴承10是四点角接触球轴承。下轴承11的选择,所述的下轴承11可以是球轴承、滚子轴承、角接触轴承、圆锥轴承、推力轴承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紧定组件12的选择,所述紧定组件12包括一个紧定隔套13和设于紧定隔套13上的紧定螺帽14。本技术在使用时将转动组件结构安装于配合处,由于转动件外圈的轴承外套2没有固定套,整个转动组件的安装装配都很简单。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对于制造装配同等质量的转动组件结构精度,采用外圈无固定套设计,大大降低了零部件的制造精度以及装配精度要求。2、轴承采用四点角接触轴承代替滚珠轴承,可以承受较大的轴向力。实施例2结合附图1至3,一种单列轴承承受双向负荷的转动组件结构,包括一个转轴1和设于转轴1外的轴承外套2,所述轴承外套2内设穿孔,穿孔内从上往下包括上直孔3、上小下大的喇叭孔4、下直孔5;所述转轴1上设有断面向上的上轴承内安装肩6、下轴承内安装肩7;所述轴承外套2位于喇叭孔4上设有断面向上的上轴承外安装肩8、断面向下的下轴承外安装肩9;所述转轴1和转轴1外套间还设有一个上轴承10和下轴承11;所述上轴承10的外圈位于上轴承外安装肩8上,所述上轴承10的内圈位于转轴1的上轴承内安装肩6上,所述下轴承11的外圈位于下轴承外安装肩9上,所述下轴承11的内圈位于下轴承内安装肩7上;所述转轴1上还设有紧定组件12,所述紧定组件12下端压在上轴承10上内圈上;所述上轴承10是十字交叉滚子轴承。下轴承11的选择,所述的下轴承11可以是球轴承、滚子轴承、角接触轴承、圆锥轴承、推力轴承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紧定组件12的选择,所述紧定组件12包括一个紧定隔套13和设于紧定隔套13上的紧定螺帽14。本技术在使用时将转动组件结构安装于配合处,由于转动件外圈的轴承外套2没有固定套,整个转动组件的安装装配都很简单。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对于制造装配同等质量的转动组件结构精度,采用外圈无固定套设计,大大降低了零部件的制造精度以及装配精度要求。2、轴承采用四点角接触轴承代替滚珠轴承,可以承受较大的轴向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列轴承承受双向负荷的转动组件结构,包括一个转轴和设于转轴外的轴承外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外套中设有上下通透的穿孔;所述转轴上设有断面向上的上轴承内安装肩、下轴承内安装肩;所述轴承外套穿孔内设有断面向上的上轴承外安装肩、断面向下的下轴承外安装肩;所述转轴和转轴外套间还设有一个上轴承和下轴承;/n所述上轴承的外圈位于上轴承外安装肩上,所述上轴承的内圈位于转轴的上轴承内安装肩上,所述下轴承的外圈位于下轴承外安装肩上,所述下轴承的内圈位于下轴承内安装肩上;/n所述转轴上还设有紧定组件,所述紧定组件下端压在上轴承上内圈上;/n所述上轴承是四点角接触球轴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列轴承承受双向负荷的转动组件结构,包括一个转轴和设于转轴外的轴承外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外套中设有上下通透的穿孔;所述转轴上设有断面向上的上轴承内安装肩、下轴承内安装肩;所述轴承外套穿孔内设有断面向上的上轴承外安装肩、断面向下的下轴承外安装肩;所述转轴和转轴外套间还设有一个上轴承和下轴承;
所述上轴承的外圈位于上轴承外安装肩上,所述上轴承的内圈位于转轴的上轴承内安装肩上,所述下轴承的外圈位于下轴承外安装肩上,所述下轴承的内圈位于下轴承内安装肩上;
所述转轴上还设有紧定组件,所述紧定组件下端压在上轴承上内圈上;
所述上轴承是四点角接触球轴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贵森张天耕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美联达轴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