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管路通断的管夹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5657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2: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管路通断的管夹阀,包括阀体、嵌套设置在阀体内部的软管、设置在软管两侧通过相对运动实现软管通断的一对夹紧组件;阀体内部设置有供软管及一对夹紧组件安装并实现密封的空腔,侧壁上设置有与空腔内部相连通并间歇性的通入空气及真空的控制接口;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的管夹阀应用于井盖通风式真空井中,井盖通风式真空井的诞生是由于真空井内的设备需实现通气功能,但若遇特殊天气,大量污水全部流入真空井的污水腔而触发设备不间断工作引发的系统瘫痪,此时则要求管路在正常天气条件下处于常开状态,在特殊天气条件下处于常闭状态,因而设计了能够实现管路通断的管夹阀,从而满足整体结构的工作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管路通断的管夹阀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断阀
,由于在真空污水连续收集、临时储存和周期性输送系统中,具有采用真空排污阀进行周期性排污的临时污水收集罐,而且能够将其污水收集罐中的污水输送到下游的真空收集管路网中,当其上端采用通风式井盖时,为了应对不同的天气状况,需在管路中配置能够适应条件工作的通断阀,而本专利技术则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管路通断的管夹阀。
技术介绍
在真空井系统中,为保证污水与控制设备能够做到有效的干湿分离,一般在真空井中设置密封隔板,从而将真空井内部分隔为污水腔及设备腔,安装在设备腔内的核心部件包括真空排污阀、气动控制器以及液位传感器等,通气功能是真空井中气动控制器和真空排污阀的主要功能,其主要考虑因素是避免真空井污水腔通气式中重力流管路由于提升弯的存在造成水堵的问题,进而引发通气功能效率低下的问题,在不间接使用污水腔进行通气的情况下,可以转而使用真空井设备腔室进行直接通气,此时则可采用井盖通气式的技术方案。该井盖通气式技术方案是采用传统的非密封式井盖进行通气的技术方案,其存在的问题也是很典型的,比如说地面积水的问题,特别是洪水和暴雨天气,污水进入真空井设备腔室,会造成气动控制器的故障,进而造成真空井设备的瘫痪;然而真空井是收集居民日程生活用水产生的废水,主要来自厨卫生活污水,倘若厨卫生活污水无法及时排空,那么无法使用的真空井会严重影响居民的日程生活的便利性;然而,国内情况由于技术发展短暂,故技术积累比较薄弱,总体而言特别不容乐观。为避免非密封式井盖上端的积水进入设备腔内,在设备腔内设置有与污水腔内相连通的管路,将来自井盖上方的积水排放至污水腔内,但针对不同的天气情况,需对其管路的通断进行合理的控制,主要分为如下情况:(1)晴天:地面无积水,管路处于常开状态,来自地面的干燥空气和灰尘可以经过管路进入真空井污水腔内;(2)暴雨、洪涝:地面有大量且持久积水的天气,对于这种极端天气引起的内涝灾害,要求真空井必须做到自动检测和自动停机,以及内涝过去地面清扫干净以后,自动复位运行的全自动的运行工作基本要求,此时则需要通过阀体对管路通断实现控制;(3)阵雨:地面有少量积水,此种天气雨量频繁、时间短、雨量较大,造成地面低洼处短时间形成聚集性小滩涂、小河沟,对于这种短促阵阵雨天气引起的真空井处的小河沟,也要求真空井必须做到自动检测、自动排污然后,自动复位运行的全自动的运行工作基本要求,此时则需要通过阀体对管路通断实现控制;(4)雪和冰雹:降水特点为固体形式,移动性差,对于这种固体形式的降水类型,也要求真空井必须做到自动检测、自动排污,然后自动复位运行的全自动运行工作的基本要求,此时则需要通过阀体对管路通断实现控制。针对以上四种天气状况,除晴天管路处于常开状态之外,其余特殊天气均需要求管路能够做到自动检测控制通断的要求,若管路一直处于常开状态,则特殊天气下,真空井的污水腔中将一直处于高液位状态,整个真空井设备将会持续不断的工作,此时将会大大增加设备的工作负荷而降低其使用寿命,因此此过程中需要通过阀体进行管路通断,本专利技术研制了一种应用于管路通断的管夹阀,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经检索,未发现与本专利技术相同或相似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管路通断的管夹阀,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针对非密封式井盖的真空井系统中,为保证真空井内部为通气设计的管路无法适应不同天气变化而实现自动检测及自动排污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应用于管路通断的管夹阀,包括阀体、嵌套设置在阀体内部的软管、设置在软管两侧通过相对运动实现软管通断的一对夹紧组件;所述阀体内部设置有供软管及一对夹紧组件安装并实现密封的空腔,侧壁上设置有与空腔内部相连通并间歇性的通入空气及真空的控制接口。优选的,所述空腔包括沿阀体中轴线方向设置的管道腔及垂直于管道腔设置的安装腔;所述管道腔及安装腔均呈柱形结构;所述软管与管道腔同轴设置,并嵌套设置在管道腔内壁处,侧壁与安装腔相对;一对所述夹紧组件设置在安装腔内,并分设在软管两侧。优选的,所述夹紧组件包括波纹膜片、实现波纹膜片边缘固定的安装座及盖板、与波纹膜片中部固定连接的夹头以及实现波纹膜片复位的复位弹簧;所述安装座及盖板均呈环形结构,与安装腔同轴设置并嵌套固定在安装腔内;所述波纹膜片边缘固定在安装座与盖板之间,中部通过长杆螺钉与夹头固定连接;所述夹头沿安装腔中轴线方向运动,且一对夹头相对的端面平行设置;所述复位弹簧的中轴线方向与夹头的运动方向平行,并贴合安装腔内壁设置。优选的,所述夹头外壁边缘及安装腔内壁之间均设置有用于实现复位弹簧定位的弹簧定位销,且所述安装腔内壁上还设置有用于对复位弹簧进行限位的一对限位条。优选的,所述软管及一对波纹膜片之间形成的空间与控制接口相连通,并通过控制接口处间歇性的通入空气及真空实现波纹膜片带动一对夹头进行运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1)本专利技术涉及的管夹阀应用于井盖通风式真空井中,井盖通风式真空井的诞生是由于真空井内的设备需实现通气功能,但若遇特殊天气,污水进入真空井设备腔内,会造成设备腔内相关设备的故障,进而造成真空井设备的瘫痪,因此需设计合理的管路,既能保证正常天气条件下合理的通气,又能避免特殊天气情况下大量污水全部流入真空井的污水腔而触发设备不间断工作引发的系统瘫痪,此时则要求管路在正常天气条件下处于常开状态,在特殊天气条件下处于常闭状态,因而设计了能够实现管路通断的管夹阀。(2)管夹阀内部通过一对波纹膜片及软管形成了一个与控制接口连通的密闭空间,控制接口用于不间断的通入空气或形成真空,从而实现密闭空间内的气压变化;当密闭空间内通入空气,则波纹膜片两端的气压相同,波纹膜片受复位弹簧的作用处于复位状态,一对夹头对软管不产生作用力,从而使得软管处于常开状态;当密闭空间内产生真空,则波纹膜片外侧端的气压大于内侧端的气压,从而推动波纹膜片带动一对夹头向软管一侧运动,并夹住软管,使软管处于常闭状态。(3)本专利技术中涉及的管夹阀主要应用于排污管路中,包括路面积水,由于路面积水中含有大量污泥,传统的管路结构设计以及阀体(如球阀、滑阀、膜片阀)的设计,很容易造成污泥沉淀堵塞,导致污泥无法排出,进而影响管路的通断效果,而本专利技术中采用管夹阀,管夹阀中的软管用于与排污管路之间形成连通,当管夹阀关闭时,积水中的污泥沉淀在软管之中,即便沉淀在软管之上,当管夹阀打开之后,依靠重力和软管在打开状态下管径不断变大,而实现沉淀的污泥有效顺利的排出,不会引起堵塞,更重要的是,管夹阀对头发丝等丝线杂质的包容性很好,也不会引起管夹阀关闭不佳的问题。(4)管夹阀的通断状态与控制接口处通气状态有关,由于通气功能是真空井内相关设备(如气动控制器、真空排污阀等)的主要功能,在不同天气情况下,会引发真空井内部的通气状态发生改变,从而为管夹阀的开启和关闭提供了有效的触发条件。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管路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管路通断的管夹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嵌套设置在阀体内部的软管、设置在软管两侧通过相对运动实现软管通断的一对夹紧组件;所述阀体内部设置有供软管及一对夹紧组件安装并实现密封的空腔,侧壁上设置有与空腔内部相连通并间歇性的通入空气及真空的控制接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管路通断的管夹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嵌套设置在阀体内部的软管、设置在软管两侧通过相对运动实现软管通断的一对夹紧组件;所述阀体内部设置有供软管及一对夹紧组件安装并实现密封的空腔,侧壁上设置有与空腔内部相连通并间歇性的通入空气及真空的控制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管路通断的管夹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包括沿阀体中轴线方向设置的管道腔及垂直于管道腔设置的安装腔;所述管道腔及安装腔均呈柱形结构;所述软管与管道腔同轴设置,并嵌套设置在管道腔内壁处,侧壁与安装腔相对;一对所述夹紧组件设置在安装腔内,并分设在软管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管路通断的管夹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组件包括波纹膜片、实现波纹膜片边缘固定的安装座及盖板、与波纹膜片中部固定连接的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利兴邓永峰
申请(专利权)人:清环拓达苏州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