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自动充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5636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1: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微型自动充气装置,包括壳体,其上设置有进气口、出气口;电机,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用以提供动力;活塞,可往复伸缩地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并由电机驱动,活塞与壳体之间形成有腔体;所述活塞由与其共轴且由所述电机驱动交错正反转的输出轴驱动往复伸缩;所述活塞通过防扭转结构限定不可相对所述壳体自转。本方案通过电机的正反转,结合滚珠丝杠驱动结构和螺纹驱动结构,采用螺旋槽与活塞之间的滚动连接或滑动连接结构,为小尺寸的驱动结构提供了有效的实现方式,这种结构占用空间小,为整机的微型化创造了有利条件,为随身携带提供了可能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型自动充气装置
本技术涉及充气设备领域,尤其是微型自动充气装置。
技术介绍
充气设备,是给气囊、气球、轮胎等产品充气的专用设备,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现在的打气设备种类很多,主要有手动打气设备和电动打气设备。手动式打气设备为了达到便于携带的功能,在打气设备的形态上,尽可能地将打气设备的体积缩小。但是,手动式打气设备因体积缩小化的缘故,其充气腔较小,在进行充气时,使用者手持该手动式打气设备难以施力打气,一次充的气体体积也很小,完成一次充气费时费力。而各种电动打气设备,是利用电机等作为动力源驱动活塞移动从而实现打气,如申请号为200820169983.1揭示的“一种电动打气设备”,是一种典型的电动打气设备,它包括筒身和筒身内的气缸,气缸上设有用于连接气嘴的气缸螺母,电池包和马达组成动力源,其中马达输出轴连接齿轮副,齿轮副通过连杆连接气缸的活塞实现活塞往复运动。这样的电动打气设备的体积较大,不方便携带。现有的电动打气设备大多数的电动机的轴向都与活塞的往复运动方向都是垂直关系,因此电动机和气缸分处于两个不同的轴向上,呈直角分布,相应地电动充气泵体积较大,占用的空间较大,不便于随身携带,尤其是对于骑行爱好者,便携式且便于使用的打气设备是它们所亟需的。虽然也有一些尺寸相对较小的电动打气设备,如申请号为2014202418421所揭示的结构,但是这种结构的驱动结构采用齿轮结构来将电机的旋转运动转换为活塞的直线移动,由于从动齿轮由于轴线与筒体的轴线垂直且位于筒体的下方,另外还需要一定的支撑结构使其可自转,因此,造成筒体相应区域的面积要足够大才能有效的实现从动齿轮的安装,这就造成整个筒体的内径尺寸增大,从而为整机结构的进一步微型化带来阻碍。另外,活塞杆与活塞筒之间形成的气腔的体积较小,活塞往复移动一次所能向待充气物体充入的气体量小,充气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微型自动充气装置。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微型自动充气装置,包括壳体,其上设置有进气口、出气口;电机,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用以提供动力;活塞,可往复伸缩地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并由电机驱动,活塞与壳体之间形成有腔体;所述活塞由与其共轴且由所述电机驱动交错正反转的输出轴驱动往复伸缩;所述活塞通过防扭转结构限定不可相对所述壳体自转。优选的,所述的微型自动充气装置中,所述壳体为直筒状。优选的,所述的微型自动充气装置中,所述壳体的直径/长度比在14/150到30/100之间。优选的,所述的微型自动充气装置中,所述壳体的外径小于25mm和/或所述壳体的长度不超过200mm。优选的,所述的微型自动充气装置中,所述壳体、电机、活塞、出气口共轴。优选的,所述的微型自动充气装置中,所述电机由电路板控制正反转。优选的,所述的微型自动充气装置中,所述电机由与其轴线至少平行的电池供电。优选的,所述的微型自动充气装置中,所述输出轴和活塞共轴插接且螺纹连接或所述输出轴和活塞之间形成滚珠丝杠结构。优选的,所述的微型自动充气装置中,所述防扭转结构使活塞与所述壳体的内壁滚动连接。优选的,所述的微型自动充气装置中,所述防扭转结构包括所述壳体的内壁上形成的多条与其延伸方向平行的导向槽及滚动嵌入在所述导向槽中的滚珠或滚针,所述滚珠或滚针限定于所述活塞的侧壁上形成的限定孔或槽中。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优点主要体现在:1.本方案在保留自动打气功能的基础上,采用多种方式来将电机扭矩转换为活塞的直线移动,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具体的驱动结构,应用灵活,并且这些驱动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为整机的微型化创造了有利条件,为随身携带提供了可能性。滚动件在回旋驱动槽内往复移动的驱动方式除了兼具上述的优点,更巧妙的是,滚动连接的方式能够有效的降低活塞与输出轴之间的磨损和发热,有利于保持设备长期、稳定地使用。通过电子控制电机的正反转,结合滚珠丝杠驱动结构和螺纹驱动结构,均采用螺旋槽与滚动连接或滑动连接结构,为小尺寸的驱动结构提供了有效的实现方式,同时,滚珠丝杠驱动结构同样兼具减小磨损和发热的优点;而螺纹驱动结构可以使整体结构更简单,更小,最大程度地缩小尺寸。采用多种方式来将电机扭矩转换为活塞的直线移动,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具体的驱动结构,应用灵活,并且这些驱动。2.本方案的外壳的长度和外径的设置使得整机的尺寸能够有效的满足口袋式携带的要求,极大地方便了用户的随身、随时携带。3.本方案的整体外形为圆筒笔形,外观大气简约,便于人体工学,利于手持,还可以增加用户的使用趣味性。4.本方案的电机、活塞、出气孔、电池、电路板等同轴设置,能够使内部结构更为紧凑,有利于最大化的减小外壳的长度和管径,有利于进一步使整机结构缩小;同时也有利于接线。5.特制的进气通道结构及通道开关结构有效地保证了进气和排气的实现,提供了稳定可靠的实现方式。6.活塞与壳体或输出轴之间采有滚动连接的方式,滚动连接一方面能有效地减小活塞与壳体之间的摩擦力,减小部件之间的磨损和发热,延长使用寿命。7.驱动结构中的滚动件还可以与壳体内壁的导向槽配合形成防扭转结构,从而即使不设置单独的防扭转结构也能够实现防扭转和驱动的双重功能,有利于简化结构,是整体结构更小。8.本方案的腔体由活塞与外壳直接形成,不需要活塞筒等部件,既简化了结构,又在有限的尺寸条件下最大化的增加气腔的体积,从而增加单次的充气量,能够极大的提高充气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外壳的立体图;图4是本技术的输出轴的立体图;图5是本技术的传扭机构的第三种实施例的剖视图(图中结构仅是示意,并不是唯一的限定);图6是本技术的本技术的传扭机构的第五种实施例的剖视图(图中结构仅是示意,并不是唯一的限定);图7是本技术的尾端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的活塞的立体图;图9是图1中A区域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目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选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仅是应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典型范例,凡采取等同替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在方案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并且,在方案的描述中,以操作人员为参照,靠近操作者的方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微型自动充气装置, 包括/n壳体(1),其上设置有进气口、出气口;/n电机(2),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用以提供动力;/n活塞(3),可往复伸缩地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并由电机(2)驱动,活塞与壳体(1)之间形成有腔体(5);/n其特征在于:/n所述活塞(3)由与其共轴且由所述电机(2)驱动交错正反转的输出轴(11)驱动往复伸缩;所述活塞(3)通过防扭转结构限定不可自转。/n

【技术特征摘要】
1.微型自动充气装置,包括
壳体(1),其上设置有进气口、出气口;
电机(2),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用以提供动力;
活塞(3),可往复伸缩地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并由电机(2)驱动,活塞与壳体(1)之间形成有腔体(5);
其特征在于:
所述活塞(3)由与其共轴且由所述电机(2)驱动交错正反转的输出轴(11)驱动往复伸缩;所述活塞(3)通过防扭转结构限定不可自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自动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为直筒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型自动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直径/长度比在14/150到30/100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型自动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外径小于25mm和/或所述壳体(1)的长度不超过20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自动充气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良兵赵殿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贝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