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置多孔消声器旋片电子抽气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5605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1: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内置多孔消声器旋片电子抽气泵,包括泵体、连接座和电机;泵体包括上密封盖、上多孔消声器、上盖板、定子、转子轴、下盖板、下多孔消声器和下密封盖,旋片槽内设置有旋片,转子轴同心设置于定子的椭圆形空腔内,定子和转子轴之间的空隙构成两段对称的泵腔;定子上设置进气嘴孔、出气孔嘴、贯通进气孔和贯通出气孔;上盖板和下盖板均设置有2个非贯通进气口、2个贯通出气口、1个贯通出气孔和1个半椭圆非贯通环形槽;上、下密封盖均设置有抗性消声扩张气腔,分别内置上、下多孔消声器,上、下多孔消声器均为多层圆环壁的多孔结构;泵体及其部件为椭圆形,有利于抽气泵的减重、降噪和散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置多孔消声器旋片电子抽气泵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抽气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置多孔消声器旋片电子抽气泵。
技术介绍
旋片电子抽气泵广泛应用于汽车刹车真空助力系统和环境监测抽气采样等领域中。例如,在空气压缩机压缩气体做功或者环境监测仪器在进行气体采样等场合,需要用到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噪声低、发热小、流量稳定的旋片电子抽气泵。目前,用于环境监测采样的旋片电子抽气泵大多为偏心式的泵体结构,即转子偏心设置于定子内腔中,通过转子、定子和相邻两个旋片的配合,构成抽气泵的可变容积气腔,以实现源源不断的“进气、压缩、排气”的循环过程。但是偏心式旋片电子抽气泵的转子相对于定子存在偏心距,转子在定子内部高速旋转时产生偏心力,偏心力使得转子的振动加大,进而加剧转子与定子之间的摩擦发热与噪声,导致旋片电子抽气泵的能耗增大、噪声大、发热大、效率下降和寿命减小。针对这一问题,相比较于偏心式的旋片电子抽气泵,对称式的旋片电子抽气泵可以消除偏心距和偏心力,进而具有高效率、长寿命、低功耗等优点。对称式结构的旋片电子抽气泵具有更合理、更有效的优点,所以对称式结构的旋片电子抽气泵将是新一代大气环境监测仪中气体采样抽气泵的首选。公告号为CN103306979B公开了一种新能源车辆刹车真空助力器用电子真空泵,该真空泵采用了椭圆形的内腔结构,形成了2个对称布置的气腔。在真空泵中设计了一个结构复杂的支撑基座,并在底座上设置进气管和出气管,真空泵工作时,气体由支撑基座的进气管进入,在支撑基座的储气腔缓冲后,分为左右两路,分别进入泵室下盖的两个进气槽,一部分气体从下向上进入泵室(即定子)的进气通孔,到达泵室上盖的进气槽,然后从与上盖进气槽相通的导流槽从上向下进入泵室的内腔;另一部分气体通过与其相通的导流槽进入泵室的内腔。进入泵室密闭内腔的气体,最终从支撑基座的出气管排出,形成了4进2出的气路。该对称式结构的旋片式真空泵其支撑基座的结构复杂,进气管道和出气管道全部集中在支撑基座上,真空泵工作时,气路涉及支撑基座、定子、转子、旋片、泵室上盖、泵室下盖、泵体盖、多个密封圈和驱动套等零件,气路涉及的零件数量多,会影响泵的密封性能。为了改善泵体的密封性能,需要在支撑底座上设置一个异形密封圈或者多个环形密封圈,由于密封圈极易老化变形,无法长期保证真空泵的气密性,一旦真空泵漏气,会降低泵的抽气流量、流量稳定性等性能。公告号为CN210686306U公开了一种旋片电子抽气泵,泵体内腔也采用了椭圆形的结构,构成了2个对称布置的气腔。该专利设计了4进气和4出气的气路,整体结构比较合理。但是CN210686306U专利产品还存在着产品整体重量大、散热性能不足、没有解决噪声的消除和零部件加工成本高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解决这些弱点。在CN210686306U专利产品中,首先,从产品轻量化的角度,CN210686306U专利中的泵体(及其相关的系列零件)都是圆形。在1)内腔为相同尺寸的椭圆,2)以椭圆长轴为基准扩展一定尺寸的厚度形成抽气泵产品的外形。在这样的条件下,外形为椭圆形的泵体(及其相关的系列零件)比外形为圆形的泵体(及其相关的系列零件)具有明显的优点。椭圆形的泵体(及其相关的系列零件)各处壁厚相等;而圆形的泵体,必须使得“椭圆内腔短轴处的壁厚”扩张到等于“椭圆内腔长轴处的厚度”才能形成圆形泵体的产品。显然,椭圆形的泵体(及其相关的系列零件)的体积减小、可以大幅度减重,产品的轻量化效果显著,也更加节约材料。泵体及其相关的系列零件都采用椭圆外形,还可以利用椭圆形零部件与椭圆形零部件相配合时具有自定位的特点,使得泵体的各个零部件之间相互不能转动,在产品装配时和产品工作时,可以充分保证产品的定位精度和装配配合精度。其次,CN210686306U专利产品,其气路的设计和分布都在定子零件中,其定子上设计了进气嘴孔、非贯通进气槽、贯通进气孔、出气嘴孔、非贯通出气槽和贯通出气孔等复杂结构,一方面使得定子加工成本很高,另一方面,定子是抽气泵的热源(发热量源于旋片与定子内壁的高速摩擦),气路都设计和分布在定子内部,使得气体主要在圆形的定子中流动,不利于定子零件和整个产品的散热。如果能够充分利用抽气泵的上端盖、下端盖等所有零件参与散热,将大大提升抽气泵产品的散热性能。再次,CN210686306U专利产品,没有解决泵体内部的摩擦、振动和高速气流引起的产品噪声的消除问题。所以,现有的对称式旋片电子抽气泵还存在着整体重量大、散热性能不佳、消声降噪性能不良的问题,因此,如何设计一种重量小、散热和降噪的旋片电子抽气泵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内置多孔消声器旋片电子抽气泵,以解决现有电子抽气泵重量大、散热性能不佳、消声降噪性能不良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内置多孔消声器旋片电子抽气泵,包括:泵体、连接座和电机,所述泵体与所述电机通过所述连接座连接;所述泵体外形为椭圆形;所述泵体包括上密封盖、上多孔消声器、上盖板、定子、转子轴、下盖板、下多孔消声器和下密封盖,所述转子轴上设置有若干个沿圆周均匀分布的旋片槽,所述旋片槽内设置有旋片,所述定子上设置有椭圆形空腔,所述转子轴同心设置于所述定子的椭圆形空腔内,所述转子轴的外直径等于所述椭圆形空腔的短轴长,所述定子和所述转子轴之间的空隙构成两段对称的泵腔,所述旋片的一端位于所述旋片槽内,所述旋片的另一端与所述椭圆形空腔的内壁相抵接,每相邻的两个所述旋片与所述转子轴和所述定子互相配合,构成可变容积气腔的子单元;所述上密封盖、上多孔消声器、所述上盖板、设置有所述转子轴的所述定子、所述下盖板、下多孔消声器和所述下密封盖从上往下依次连接,所述下密封盖与所述连接座连接,所述上密封盖和所述下密封盖用于密封所述泵体;所述上密封盖、所述上盖板、所述定子、所述下盖板和所述下密封盖的外形均为椭圆形;在产品装配和产品工作时,所述上密封盖、所述上盖板、所述定子、所述下盖板和所述下密封盖相互间通过椭圆外形自定位,所述上密封盖、所述上盖板、所述定子、所述下盖板和所述下密封盖相互间不能转动以保证定位精度和装配配合精度;所述定子上设置有进气嘴孔、出气嘴孔、贯通进气孔和贯通出气孔;所述上盖板设置两个非贯通上进气口、两个贯通上出气口、一个贯通上出气孔和一个上非贯通半椭圆环形槽,所述上非贯通半椭圆环形槽连接两个非贯通上进气口;所述下盖板设置两个非贯通下进气口、两个贯通下出气口、一个贯通下出气孔和一个下非贯通半椭圆环形槽,所述下非贯通半椭圆环形槽连接两个非贯通下进气口;所述上密封盖设置有第一抗性消声扩张气腔,用于对流通经过的压缩后的高速气流进行散热和消声,所述第一抗性消声扩张气腔内置安装上多孔消声器;所述下密封盖设置有第二抗性消声扩张气腔,用于对流通经过的压缩后的高速气流进行散热和消声,所述第二抗性消声扩张气腔内置安装下多孔消声器;所述上多孔消声器设置有两个第一进气口、一个位于中心的第三抗性消声扩张气腔和多层的第一圆环消声壁,所述上多孔消声器用于对上盖板的两个贯通上出气口流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置多孔消声器旋片电子抽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多孔消声器旋片电子抽气泵包括泵体(100)、连接座(200)和电机(300),所述泵体(100)与所述电机(300)通过所述连接座(200)连接;所述泵体(100)外形为椭圆形;/n所述泵体(100)包括上密封盖(10)、上多孔消声器(70)、上盖板(20)、定子(30)、转子轴(40)、下盖板(50)、下多孔消声器(80)和下密封盖(60),所述转子轴(40)上设置有若干个沿圆周均匀分布的旋片槽(401),所述旋片槽(401)内设置有旋片(4011),所述定子(30)上设置有椭圆形空腔(301),所述转子轴(40)同心设置于所述定子(30)的椭圆形空腔(301)内,所述转子轴(40)的外直径等于所述椭圆形空腔(301)的短轴长,所述定子(30)和所述转子轴(40)之间的空隙构成两段对称的泵腔(90),所述旋片(4011)的一端位于所述旋片槽(401)内,所述旋片(4011)的另一端与所述椭圆形空腔(301)的内壁相抵接,每相邻的两个所述旋片(4011)与所述转子轴(40)和所述定子(30)互相配合,构成可变容积气腔的子单元;/n所述上密封盖(10)、上多孔消声器(70)、所述上盖板(20)、设置有所述转子轴(40)的所述定子(30)、所述下盖板(50)、下多孔消声器(80)和所述下密封盖(60)从上往下依次连接,所述下密封盖(60)与所述连接座(200)连接,所述上密封盖(10)和所述下密封盖(60)用于密封所述泵体(100);所述上密封盖(10)、所述上盖板(20)、所述定子(30)、所述下盖板(50)和所述下密封盖(60)的外形均为椭圆形;在产品装配和产品工作时,所述上密封盖(10)、所述上盖板(20)、所述定子(30)、所述下盖板(50)和所述下密封盖(60)相互间通过椭圆外形自定位,所述上密封盖(10)、所述上盖板(20)、所述定子(30)、所述下盖板(50)和所述下密封盖(60)相互间不能转动以保证定位精度和装配配合精度;/n所述定子(30)上设置有进气嘴孔(302)、出气嘴孔(303)、贯通进气孔(304)和贯通出气孔(305);/n所述上盖板(20)设置两个非贯通上进气口(201)、两个贯通上出气口(202)、一个贯通上出气孔(203)和一个上非贯通半椭圆环形槽(204),所述上非贯通半椭圆环形槽(204)连接两个非贯通上进气口(201);/n所述下盖板(50)设置两个非贯通下进气口(501)、两个贯通下出气口(502)、一个贯通下出气孔(503)和一个下非贯通半椭圆环形槽(504),所述下非贯通半椭圆环形槽(504)连接两个非贯通下进气口(501);/n所述上密封盖(10)设置有第一抗性消声扩张气腔(101),用于对流通经过的压缩后的高速气流进行散热和消声,所述第一抗性消声扩张气腔(101)内置安装上多孔消声器(70);/n所述下密封盖(60)设置有第二抗性消声扩张气腔(601),用于对流通经过的压缩后的高速气流进行散热和消声,所述第二抗性消声扩张气腔(601)内置安装下多孔消声器(80);/n所述上多孔消声器(70)设置有两个第一进气口(701)、一个位于中心的第三抗性消声扩张气腔(702)和多层的第一圆环消声壁(703),所述上多孔消声器(70)用于对上盖板(20)的两个贯通上出气口(202)流出的两路气流进行消声;/n所述下多孔消声器(80)设置有两个第二进气口(801)、一个位于中心的第四抗性消声扩张气腔(802)和多层的第二圆环消声壁(803),所述下多孔消声器(80)用于对下盖板(50)的两个贯通下出气口(502)流出的两路气流进行消声;/n所述进气嘴孔(302)与所述贯通进气孔(304)直接连通,所述贯通进气孔(304)与两个所述非贯通上进气口(201)间接连通;所述贯通进气孔(304)与两个所述非贯通下进气口(501)间接连通,构成了四路进气气流;/n所述出气嘴孔(303)与所述贯通出气孔(305)连通,所述贯通出气孔(305)与贯通上出气孔(203)和贯通下出气孔(503)连通;所述贯通上出气孔(203)与所述第一抗性消声扩张气腔(101)连通,所述贯通下出气孔(503)与所述第二抗性消声扩张气腔(601)连通,构成了四路消声处理后的出气气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置多孔消声器旋片电子抽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多孔消声器旋片电子抽气泵包括泵体(100)、连接座(200)和电机(300),所述泵体(100)与所述电机(300)通过所述连接座(200)连接;所述泵体(100)外形为椭圆形;
所述泵体(100)包括上密封盖(10)、上多孔消声器(70)、上盖板(20)、定子(30)、转子轴(40)、下盖板(50)、下多孔消声器(80)和下密封盖(60),所述转子轴(40)上设置有若干个沿圆周均匀分布的旋片槽(401),所述旋片槽(401)内设置有旋片(4011),所述定子(30)上设置有椭圆形空腔(301),所述转子轴(40)同心设置于所述定子(30)的椭圆形空腔(301)内,所述转子轴(40)的外直径等于所述椭圆形空腔(301)的短轴长,所述定子(30)和所述转子轴(40)之间的空隙构成两段对称的泵腔(90),所述旋片(4011)的一端位于所述旋片槽(401)内,所述旋片(4011)的另一端与所述椭圆形空腔(301)的内壁相抵接,每相邻的两个所述旋片(4011)与所述转子轴(40)和所述定子(30)互相配合,构成可变容积气腔的子单元;
所述上密封盖(10)、上多孔消声器(70)、所述上盖板(20)、设置有所述转子轴(40)的所述定子(30)、所述下盖板(50)、下多孔消声器(80)和所述下密封盖(60)从上往下依次连接,所述下密封盖(60)与所述连接座(200)连接,所述上密封盖(10)和所述下密封盖(60)用于密封所述泵体(100);所述上密封盖(10)、所述上盖板(20)、所述定子(30)、所述下盖板(50)和所述下密封盖(60)的外形均为椭圆形;在产品装配和产品工作时,所述上密封盖(10)、所述上盖板(20)、所述定子(30)、所述下盖板(50)和所述下密封盖(60)相互间通过椭圆外形自定位,所述上密封盖(10)、所述上盖板(20)、所述定子(30)、所述下盖板(50)和所述下密封盖(60)相互间不能转动以保证定位精度和装配配合精度;
所述定子(30)上设置有进气嘴孔(302)、出气嘴孔(303)、贯通进气孔(304)和贯通出气孔(305);
所述上盖板(20)设置两个非贯通上进气口(201)、两个贯通上出气口(202)、一个贯通上出气孔(203)和一个上非贯通半椭圆环形槽(204),所述上非贯通半椭圆环形槽(204)连接两个非贯通上进气口(201);
所述下盖板(50)设置两个非贯通下进气口(501)、两个贯通下出气口(502)、一个贯通下出气孔(503)和一个下非贯通半椭圆环形槽(504),所述下非贯通半椭圆环形槽(504)连接两个非贯通下进气口(501);
所述上密封盖(10)设置有第一抗性消声扩张气腔(101),用于对流通经过的压缩后的高速气流进行散热和消声,所述第一抗性消声扩张气腔(101)内置安装上多孔消声器(70);
所述下密封盖(60)设置有第二抗性消声扩张气腔(601),用于对流通经过的压缩后的高速气流进行散热和消声,所述第二抗性消声扩张气腔(601)内置安装下多孔消声器(80);
所述上多孔消声器(70)设置有两个第一进气口(701)、一个位于中心的第三抗性消声扩张气腔(702)和多层的第一圆环消声壁(703),所述上多孔消声器(70)用于对上盖板(20)的两个贯通上出气口(202)流出的两路气流进行消声;
所述下多孔消声器(80)设置有两个第二进气口(801)、一个位于中心的第四抗性消声扩张气腔(802)和多层的第二圆环消声壁(803),所述下多孔消声器(80)用于对下盖板(50)的两个贯通下出气口(502)流出的两路气流进行消声;
所述进气嘴孔(302)与所述贯通进气孔(304)直接连通,所述贯通进气孔(304)与两个所述非贯通上进气口(201)间接连通;所述贯通进气孔(304)与两个所述非贯通下进气口(501)间接连通,构成了四路进气气流;
所述出气嘴孔(303)与所述贯通出气孔(305)连通,所述贯通出气孔(305)与贯通上出气孔(203)和贯通下出气孔(503)连通;所述贯通上出气孔(203)与所述第一抗性消声扩张气腔(101)连通,所述贯通下出气孔(503)与所述第二抗性消声扩张气腔(601)连通,构成了四路消声处理后的出气气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多孔消声器旋片电子抽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密封盖(10)设置有第一轴孔(102),所述上多孔消声器(70)设置有第二轴孔(704),所述上盖板(20)设置有第三轴孔(205),所述上密封盖(10)的上端面设置有第一轴承安装圆环(103),所述第一轴承安装圆环(103)与所述第二轴孔(704)和所述第三轴孔(205)连通,所述第一轴承安装圆环(103)内安装有轴承;
所述第一抗性消声扩张气腔(101)设置于所述上密封盖(10)的下表面中心处,所述第一抗性消声扩张气腔(101)用于对流入的高速气流进行抗性消声,所述第一抗性消声扩张气腔(101)还用于对流通经过的两路高温气体进行散热;
所述上盖板(20)的两个非贯通上进气口(201)与所述泵腔(90)连通,所述上盖板(20)的两个非贯通上进气口(201)通过上盖板(20)的上非贯通半椭圆环形槽(204)互相连通,所述上盖板(20)的上非贯通半椭圆环形槽(204)与所述定子(30)贯通进气孔(304)相通;
所述上盖板(20)的两个贯通上出气口(202)与所述泵腔(90)连通,两个所述贯通上出气口(202)与所述上消声器(70)的两个所述第一进气口(701)连通,所述上盖板(20)设置于所述上密封盖(10)下表面;
所述上盖板(20)与所述上密封盖(10)通过椭圆形结构自定位,所述上盖板(20)与所述上密封盖(10)直接装配,所述上盖板(20)与所述上密封盖(10)之间不能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置多孔消声器旋片电子抽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密封盖(60)设置有第四轴孔(602),所述下多孔消声器(80)设置有第五轴孔(804),所述下盖板(50)设置有第六轴孔(505),所述下密封盖(60)的下端面设置有第四轴承安装圆环(603),所述第四轴承安装圆环(603)与所述第五轴孔(804)和所述第六轴孔(505)连通,所述第四轴承安装圆环(603)内安装有轴承;
所述第二抗性消声扩张气腔(601)设置于所述下密封盖(60)的上表面中心处,所述第二抗性消声扩张气腔(601)用于对流入的高速气流进行抗性消声,所述第二抗性消声扩张气腔(601)还用于对流通经过的两路高温气体进行散热;
所述下盖板(50)的两个非贯通下进气口(501)与所述泵腔(90)连通,所述下盖板(50)的两个非贯通下进气口(501)通过所述下盖板(50)的下非贯通半椭圆环形槽(504)互相连通,所述下盖板(50)的下非贯通半椭圆环形槽(504)与所述定子(30)的贯通进气孔(304)相通;所述下盖板(50)的两个贯通下出气口(502)与所述泵腔(90)连通,两个所述贯通下出气口(502)与所述下消声器(80)的两个第二进气口(801)连通;所述下盖板(50)设置于所述下密封盖(10)上表面;
所述下密封盖(60)的最大轮廓处设置了四个安装耳环(60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洪林晓雨张彧杨恒兆王晶晶陈秋旭张云红杨德桢曲湄钰赵兴龙李昌霖杨雯喆杜力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工商大学林晓雨杨恒兆陈秋旭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