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山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山岭隧道的隔震保温防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55964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1: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山岭隧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山岭隧道的隔震保温防水结构,所述隔震保温防水结构位于隧道初衬和隧道二衬之间,包括依次设置的底涂层、高聚物材料层和聚合物砂浆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山岭隧道的隧道初衬和隧道二衬之间设置隔震保温防水结构,优化改善了隧道原有结构体系,隔震保温防水结构由底涂层‑高聚物材料层‑聚合物砂浆组成,三层结合可以有效提高高聚物材料层与隧道初衬层的粘结效果以及本身的耐火等级;且保证了高聚物材料层作为结构层起到耗能承载隔热保温防水的性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造价低、安全可靠、对隧道无扰动,可有效增强隧道结构的抗震保温防水性能,提高隧道结构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山岭隧道的隔震保温防水结构
本技术涉及山岭隧道
,具体涉及一种山岭隧道的隔震保温防水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进程的加快,也推动了我国隧道及地下空间工程建设的步伐,隧道修建里程猛速增加,隧道本体属隐蔽性地下工程,由于我国工程地质条件异常复杂,隧道本体在建设过程中常穿越高寒(高地热)高烈度富水区域,常遇到低温高地热、大型断裂带、活断层、地下暗河、流沙等特殊地质环境。目前我国在建的新疆G50线、川藏铁路等重要线路均穿越高海拔高寒区域、高烈度地震高发断裂带、水系发达的富水区域,一旦发生剧烈地震或是严重冻害和热害导致隧道结构严重破坏开裂引起渗漏水等灾害,将会影响隧道衬砌的耐久性、稳定性、安全性,甚至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和危害生命安全。因此,针对隧道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起到隔震防水保温效果,是隧道工程亟待解决的工程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隧道隔震防水保温效果不好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山岭隧道的隔震保温防水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山岭隧道的隔震保温防水结构,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山岭隧道的隔震保温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震保温防水结构位于隧道初衬(1)和隧道二衬(5)之间,包括依次设置的底涂层(2)、高聚物材料层(3)和聚合物砂浆层(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山岭隧道的隔震保温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震保温防水结构位于隧道初衬(1)和隧道二衬(5)之间,包括依次设置的底涂层(2)、高聚物材料层(3)和聚合物砂浆层(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岭隧道的隔震保温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涂层(2)为4~5mm的聚氨酯底涂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岭隧道的隔震保温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聚物材料层(3)由3~4层硬泡聚氨酯层组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复明汪双杰郭成超孙博马雪韩常领董长松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