稠油热采相对渗透率测试的产油量校正方法、装置及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5560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1:50
本说明书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稠油热采相对渗透率测试的产油量校正方法、装置及设备,所述方法可以利用模拟设备,预先模拟分析当前稠油热采相对渗透率测试设备的岩心出口端管线的死油产出规律,并以此为基础,对当前稠油热采相对渗透率测试的产油量数据进行校正,以降低出口端管线内的死油体积对测试结果的影响,提高稠油热采相对渗透率测试结果的准确性,进而提高工业稠油热采生产预测结果的准确性以及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稠油热采相对渗透率测试的产油量校正方法、装置及设备
本说明书涉及稠油热采相对渗透率测试
,特别地,涉及一种稠油热采相对渗透率测试的产油量校正方法、装置及设备。
技术介绍
热采是稠油油藏的重要开发方式,相对渗透率又是稠油油藏热采开发动态计算的重要基础数据。在稠油热采相对渗透率确定过程中,为了维持要求的饱和蒸汽温度通常需要在稠油热采相对渗透率测试所利用设备中增加背压装置,同时为了准确计量出口端流体产液量还要增加冷却装置,这样容易造成设备的岩心出口端管线的死油体积较大,甚至与岩心孔隙体积相当。死油体积如果处理方法不当,会严重影响相对渗透率分析结果的可靠性,进而影响稠油油藏的开发动态预测效果。常规死油体积处理方法有直接减去法和比例减去法。但这些方法存在以下问题:直接减去法处理死油体积不符合稠油相渗实验出口端管线死油产出规律,严重影响了稠油热采相对渗透率确定的准确性。比例减除法处理死油体积虽然可以反映出口端原油产出的非活塞性,但是人为性比较强,缺乏可操作性。因此,目前亟需一种可以更加准确高效的稠油热采相对渗透率测试所利用设备的岩心出口端管线的死油体积处理方法,以准确校正稠油热采相对渗透率分析中的产油量,实现稠油热采相对渗透率的准确分析,进而保证稠油油藏的开发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稠油热采相对渗透率测试的产油量校正方法、装置及设备,可以有效提高稠油热采相对渗透率测试结果的可靠性,进而提高稠油油藏的开发动态预测效果本说明书提供一种稠油热采相对渗透率测试的产油量校正方法、装置及设备是包括如下方式实现的:一种稠油热采相对渗透率测试的产油量校正方法,包括:获取当前稠油热采相对渗透率测试所利用的设备的岩心出口端管线所对应的死油产出样本集;所述死油产出样本集基于所述岩心出口端管线所对应的模拟设备模拟测试得到;其中,所述死油产出样本集包括多个样本子集,所述样本子集包括一组原油黏度与驱替速度所对应的不同驱替时间下的产液量和产油量进行无量纲化得到的死油采出程度和无因次产液量数据;将所述当前稠油热采相对渗透率测试所利用的原油黏度以及驱替速度与死油产出样本集中各样本子集所对应的原油黏度与驱替速度进行比对,匹配出所述当前稠油热采相对渗透率测试所利用的原油黏度和驱替速度所对应的样本子集;将匹配出的样本子集中的死油采出程度和无因次产液量作为第一死油采出程度以及第一无因次产液量;将所述匹配出的样本子集中最后一个驱替时间样本点所对应的第一死油采出程度作为第一死油最终采出程度;获取当前稠油热采相对渗透率测试所利用的设备的岩心出口端管线的总死油体积以及当前稠油热采相对渗透率测试结束后所述岩心出口端管线的残余油体积,根据所述总死油体积以及残余油体积计算得到所述当前稠油热采相对渗透率测试所对应的第二死油最终采出程度;对所述匹配出的样本子集中第一死油采出程度和第一无因次产液量数据进行插值处理,得到所述当前稠油热采相对渗透率测试的第二无因次产液量所对应的第二死油采出程度;根据所述总死油体积、第一死油最终采出程度、第二死油最终采出程度以及第二死油采出程度,确定第二无因次产液量所对应的死油产出体积;根据所述第二无因次产液量所对应的死油产出体积对所述当前稠油热采相对渗透率测试在第二无因次产液量下的产油体积进行校正,获得所述当前稠油热采相对渗透率测试在第二无因次产液量下的校正后的产油体积。本说明书所述方法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当前稠油热采相对渗透率测试所利用的原油黏度以及驱替速度与死油产出样本集中各样本子集所对应的原油黏度与驱替速度进行比对,匹配出所述当前稠油热采相对渗透率测试所利用的原油黏度和驱替速度所对应的样本子集,包括:将所述当前稠油热采相对渗透率测试所利用的原油黏度与死油产出样本集中各样本子集所对应的原油黏度进行比对,匹配出至少一个样本子集作为第一匹配样本集;将所述当前稠油热采相对渗透率测试所利用的驱替速度与第一匹配样本集中各样本子集所对应的驱替速度进行比对,匹配出所述当前稠油热采相对渗透率测试所利用的原油黏度和驱替速度所对应的样本子集。本说明书所述方法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死油产出样本集中的各样本子集对应的原油黏度数据包括μ0,μ1,...μi,...μn,其中,μ0<μ1…<μi…<μn;相应的,所述将所述当前稠油热采相对渗透率测试所利用的驱替速度与第一匹配样本集中各样本子集所对应的驱替速度进行比对,匹配出所述当前稠油热采相对渗透率测试所利用的原油黏度和驱替速度所对应的样本子集,包括:当时,提取原油黏度μ0所对应的样本子集作为第一匹配样本集;当时,提取原油黏度μi所对应的样本子集作为第一匹配样本集;当时,提取原油黏度μn所对应的样本子集作为第一匹配样本集;其中,μ表示当前稠油热采相对渗透率测试所利用的原油黏度。本说明书所述方法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死油产出样本集中的各样本子集对应的驱替速度数据包括Q0,Q1,...Qj,...Qm,其中,Q0<Q1…<Qj...<Qm;相应的,所述将所述当前稠油热采相对渗透率测试所利用的驱替速度与第一匹配样本集中各样本子集所对应的驱替速度进行比对,匹配出所述当前稠油热采相对渗透率测试所利用的原油黏度和驱替速度所对应的样本子集,包括:当时,将所述第一匹配样本集中驱替速度Q0所对应的样本子集作为所述当前稠油热采相对渗透率测试所利用的原油黏度和驱替速度所对应的样本子集;当时,将所述第一匹配样本集中驱替速度Qj所对应的样本子集作为所述当前稠油热采相对渗透率测试所利用的原油黏度和驱替速度所对应的样本子集;当时,将所述第一匹配样本集中驱替速度Qm所对应的样本子集作为所述当前稠油热采相对渗透率测试所利用的原油黏度和驱替速度所对应的样本子集;其中,Q表示当前稠油热采相对渗透率测试所利用的驱替速度。本说明书所述方法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当前稠油热采相对渗透率测试所利用的原油黏度以及驱替速度与死油产出样本集中各样本子集所对应的原油黏度与驱替速度进行比对,匹配出所述当前稠油热采相对渗透率测试所利用的原油黏度和驱替速度所对应的样本子集,包括:将所述当前稠油热采相对渗透率测试所利用的驱替速度与死油产出样本集中各样本子集所对应的驱替速度进行比对,匹配出至少一个样本子集作为第二匹配样本集;将所述当前稠油热采相对渗透率测试所利用的原油黏度与第二匹配样本集中各样本子集所对应的原油黏度进行比对,匹配出所述当前稠油热采相对渗透率测试所利用的原油黏度和驱替速度所对应的样本子集。本说明书所述方法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总死油体积、第一死油最终采出程度、第二死油最终采出程度以及第二死油采出程度,确定第二无因次产液量所对应的死油产出体积,包括:根据下述公式确定第二无因次产液量所对应的死油产出体积:其中,Vod表示第二无因次产液量所对应的死油产出体积,Vd表示总死油体积,η表示第二无因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稠油热采相对渗透率测试的产油量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获取当前稠油热采相对渗透率测试所利用的设备的岩心出口端管线所对应的死油产出样本集;所述死油产出样本集基于所述岩心出口端管线所对应的模拟设备模拟测试得到;其中,所述死油产出样本集包括多个样本子集,所述样本子集包括一组原油黏度与驱替速度在不同驱替时间下的产液量和产油量进行无量纲化得到的死油采出程度和无因次产液量数据;/n将所述当前稠油热采相对渗透率测试所利用的原油黏度以及驱替速度与死油产出样本集中各样本子集所对应的原油黏度与驱替速度进行比对,匹配出所述当前稠油热采相对渗透率测试所利用的原油黏度和驱替速度所对应的样本子集;将匹配出的样本子集中的死油采出程度和无因次产液量作为第一死油采出程度以及第一无因次产液量;/n将所述匹配出的样本子集中最后一个驱替时间样本点所对应的第一死油采出程度作为第一死油最终采出程度;/n获取当前稠油热采相对渗透率测试所利用的设备的岩心出口端管线的总死油体积以及当前稠油热采相对渗透率测试结束后所述岩心出口端管线的残余油体积,根据所述总死油体积以及残余油体积计算得到所述当前稠油热采相对渗透率测试所对应的第二死油最终采出程度;/n对所述匹配出的样本子集中第一死油采出程度和第一无因次产液量数据进行插值处理,得到所述当前稠油热采相对渗透率测试的第二无因次产液量所对应的第二死油采出程度;/n根据所述总死油体积、第一死油最终采出程度、第二死油最终采出程度以及第二死油采出程度,确定第二无因次产液量所对应的死油产出体积;/n根据所述第二无因次产液量所对应的死油产出体积对所述当前稠油热采相对渗透率测试在第二无因次产液量下的产油体积进行校正,获得所述当前稠油热采相对渗透率测试在第二无因次产液量下的校正后的产油体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稠油热采相对渗透率测试的产油量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当前稠油热采相对渗透率测试所利用的设备的岩心出口端管线所对应的死油产出样本集;所述死油产出样本集基于所述岩心出口端管线所对应的模拟设备模拟测试得到;其中,所述死油产出样本集包括多个样本子集,所述样本子集包括一组原油黏度与驱替速度在不同驱替时间下的产液量和产油量进行无量纲化得到的死油采出程度和无因次产液量数据;
将所述当前稠油热采相对渗透率测试所利用的原油黏度以及驱替速度与死油产出样本集中各样本子集所对应的原油黏度与驱替速度进行比对,匹配出所述当前稠油热采相对渗透率测试所利用的原油黏度和驱替速度所对应的样本子集;将匹配出的样本子集中的死油采出程度和无因次产液量作为第一死油采出程度以及第一无因次产液量;
将所述匹配出的样本子集中最后一个驱替时间样本点所对应的第一死油采出程度作为第一死油最终采出程度;
获取当前稠油热采相对渗透率测试所利用的设备的岩心出口端管线的总死油体积以及当前稠油热采相对渗透率测试结束后所述岩心出口端管线的残余油体积,根据所述总死油体积以及残余油体积计算得到所述当前稠油热采相对渗透率测试所对应的第二死油最终采出程度;
对所述匹配出的样本子集中第一死油采出程度和第一无因次产液量数据进行插值处理,得到所述当前稠油热采相对渗透率测试的第二无因次产液量所对应的第二死油采出程度;
根据所述总死油体积、第一死油最终采出程度、第二死油最终采出程度以及第二死油采出程度,确定第二无因次产液量所对应的死油产出体积;
根据所述第二无因次产液量所对应的死油产出体积对所述当前稠油热采相对渗透率测试在第二无因次产液量下的产油体积进行校正,获得所述当前稠油热采相对渗透率测试在第二无因次产液量下的校正后的产油体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当前稠油热采相对渗透率测试所利用的原油黏度以及驱替速度与死油产出样本集中各样本子集所对应的原油黏度与驱替速度进行比对,匹配出所述当前稠油热采相对渗透率测试所利用的原油黏度和驱替速度所对应的样本子集,包括:
将所述当前稠油热采相对渗透率测试所利用的原油黏度与死油产出样本集中各样本子集所对应的原油黏度进行比对,匹配出至少一个样本子集作为第一匹配样本集;
将所述当前稠油热采相对渗透率测试所利用的驱替速度与第一匹配样本集中各样本子集所对应的驱替速度进行比对,匹配出所述当前稠油热采相对渗透率测试所利用的原油黏度和驱替速度所对应的样本子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死油产出样本集中的各样本子集对应的原油黏度数据包括μ0,μ1,…μi,…μn,其中,μ0<μ1...<μi…<μn;
相应的,所述将所述当前稠油热采相对渗透率测试所利用的原油黏度与死油产出样本集中各样本子集所对应的原油黏度进行比对,匹配出至少一个样本子集作为第一匹配样本集,包括:
当时,提取原油黏度μ0所对应的样本子集作为第一匹配样本集;
当时,提取原油黏度μi所对应的样本子集作为第一匹配样本集;
当时,提取原油黏度μn所对应的样本子集作为第一匹配样本集;
其中,μ表示当前稠油热采相对渗透率测试所利用的原油黏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死油产出样本集中的各样本子集对应的驱替速度数据包括Q0,Q1,…Qj,…Qm,其中,Q0<Q1…<Qj…<Qm;
相应的,所述将所述当前稠油热采相对渗透率测试所利用的驱替速度与第一匹配样本集中各样本子集所对应的驱替速度进行比对,匹配出所述当前稠油热采相对渗透率测试所利用的原油黏度和驱替速度所对应的样本子集,包括:
当时,将所述第一匹配样本集中驱替速度Q0所对应的样本子集作为所述当前稠油热采相对渗透率测试所利用的原油黏度和驱替速度所对应的样本子集;
当时,将所述第一匹配样本集中驱替速度Qj所对应的样本子集作为所述当前稠油热采相对渗透率测试所利用的原油黏度和驱替速度所对应的样本子集;
当时,将所述第一匹配样本集中驱替速度Qm所对应的样本子集作为所述当前稠油热采相对渗透率测试所利用的原油黏度和驱替速度所对应的样本子集;
其中,Q表示当前稠油热采相对渗透率测试所利用的驱替速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当前稠油热采相对渗透率测试所利用的原油黏度以及驱替速度与死油产出样本集中各样本子集所对应的原油黏度与驱替速度进行比对,匹配出所述当前稠油热采相对渗透率测试所利用的原油黏度和驱替速度所对应的样本子集,包括:
将所述当前稠油热采相对渗透率测试所利用的驱替速度与死油产出样本集中各样本子集所对应的驱替速度进行比对,匹配出至少一个样本子集作为第二匹配样本集;
将所述当前稠油热采相对渗透率测试所利用的原油黏度与第二匹配样本集中各样本子集所对应的原油黏度进行比对,匹配出所述当前稠油热采相对渗透率测试所利用的原油黏度和驱替速度所对应的样本子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总死油体积、第一死油最终采出程度、第二死油最终采出程度以及第二死油采出程度,确定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旺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