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沈顺从专利>正文

泡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551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泡茶器,包括母杯和子杯,子杯底部设滤网、漏水孔、止水球,子杯周缘壁处一体成型设有一贯槽,其中设一压杆,压杆末端连一翘板,结由翘板的另端可于翘仰的动作中向上升抬一止水球,使该止水球退出子杯底部的漏水孔,而可下漏其茶汁。(*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泡茶器本技术是有关一种泡茶器,特别是指一种可作为日常居家生活中便利冲泡茶叶之需,以简易的连杆构造,促使按压动作转换成止水球退移出该出水孔之漏水功效,达致子杯内盛茶得以下漏至母杯中的一种快速简易冲泡茶叶的泡茶器。品茗对现代人而言已成为一种最普遍的消遣,其中更因顾及环境清净而与随性自在的因素,是以居家式的品茗泡茶更是广为被大众所采;而泡茶器实提供了一极便利的冲茶方式。而习式泡茶器构造如图1所示,其构造大体上包括有一母杯1,于母杯1的上方更可供固置一子杯2,于其子杯2底部设一贯孔的漏水孔3,一滤网4是覆盖固定于前述漏水孔3的上方,另一控制机构是由一钢线5及连结于钢线末端的止水球6所组成,再设有上盖7子盖合于子杯上而组成,利用钢线5延伸至子杯2的上端外侧,待子杯中的茶叶以沸水冲泡妥茶汁后,则迳自拉起其钢线5,以连动使该止水球6退出其漏水孔3,达致茶叶下漏饮用,是一种简易冲泡茶叶器具。如上所述的习用泡茶器,于使用时仍有如下诸缺点存在,即是泡茶者于拉起该钢线5时,常因施力过大,而造成钢线5与止水球6结合处分离而致损坏,而钢线5所拉起的最大行程亦无止挡块等物的限制,此为其有待改善之处。且其控制出水的方式因设计以拉挚起钢线5的方式-->达成,但因泡茶器整体的重量极重,所以如令一位平时不是操作极纯熟之人操作其泡茶器,则潜在有因拉挚力量过大而遭致翻倒的危险因素,此为其另一有待改善之处。又,习式该泡茶器的构造上,因具有钢线护管5A于其滤网4的中央部,故当于茶叶渣欲清除时,常有渣卡垢不易倾斜干净之弊,徒增使用上的不便,且因此即须将滤网4整体予卸除冲水,达彻底的清洁;而滤网的置回子杯2中更需稳对其止水球6的位置于漏水孔3上,故针对叶渣的清洁问题上,此为又一有待改善之处。本技术为针对上述缺点而寻求改进,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泡茶器,于子杯杯缘处一体成型结合设有一中空贯槽,于其中空贯槽中置入一压杆及复位弹簧,压杆的头端突出于上盖,且于末端处则卡勾有一翘板,其使翘板的另端则抵顶于该止水球,当使用者轻压其压杆的头端,即可造成压杆下压其翘板,再间接达到翘板末端顶起止水球的功能,而形成子杯底部漏水孔漏出茶汁,整体可谓革新出水控制的操作方式,而达简易快速冲泡茶叶的功能。本技术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泡茶器,其免用拉掣钢线的操作方式达控制出水,而得具有轻触按压出水的便利操作方式,且亦增进其耐用的功效。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泡茶器,包括一母杯及一子杯本体,子杯本体底部设有滤网、漏水孔及钢球止水球,其特征在于:该子杯本体,杯缘顶端设有向外扩出的扩缘,杯壁一侧部一体成型设有内附内卡阶梯的中空贯槽,底板外侧形成有若干脚板,其中一对脚板设为并列式,并于其-->上设有销孔;一压杆为一轴杆柱体,于轴外径上分别由上而下设有卡沟、卡阶与环槽;一翘板由板体弯成具垂壁与向上弯翘的顶挚点,垂壁上设有销孔,且于平面板体上设具大径穿入孔的滑槽;钢球止水球置于子杯中,以一中央部突起的滤网罩盖其上而锁固于底板,该压杆穿设于中空贯槽,而设一复位弹簧抵顶于压杆的卡阶与中空贯槽的内卡阶梯间,而压杆末端的环槽则穿入于翘板上的穿入孔,而限止定位于滑槽中,一销轴将翘板上的销孔与脚板的销孔一并销固,翘板的弯翘顶挚点抵顶于钢球止水球底端。所述的泡茶器,其特征在于:一按压钮罩盖于压杆头端。所述的泡茶器,其特征在于:该滤网外周缘设有耐热无毒聚碳酸酯环。本技术提供一种泡茶器,包括一母杯及一子杯,子杯底部设有滤网、漏水孔及钢珠止水球,其特征在于:子杯内的压杆由压钮及圆杆一体成型结合而成,圆杆面表两侧延设具有倾斜度的卡肋,压杆穿过上盖及另一夹合于子杯周缘缺口部的固定夹套,且穿设耐热无毒聚碳酸酯环的ㄇ形承座且与一有弯翘部的圆杆抵触,该圆杆的弯翘部伸入弹簧内在钢球上方与其结合,且圆杆并抵靠住子杯底部所浮突的小凸肋。所述的泡茶器,其特征在于:一耐热无毒聚碳酸酯环是包覆在上部为平面的圆锥状滤网缘边,而锁固于子杯杯底且沿滤网的圆锥面延伸三个同形状的条形支部,支部在滤网上的平面形成一中空环部,环部等分三部分向下延伸三个定位支柱,其中容置弹簧。-->所述的泡茶器,其特征在于:子杯周缘缺口部的相对立位置开设一通气槽。所述的泡茶器,其特征在于:子杯内壁呈一倾斜度。本技术的效果在于:只要轻触下按压杆,即可使翘板联动顶起止水球,使子杯中的茶汁漏下至母杯中,实为一简易快速便利的冲茶器具。以下仅藉由二具体实施例配合图式说明,使对本技术其特点与构造创新有更进一步的了解,请详阅如下说明。图式说明:图1是习用泡茶器的构造分解图。图2是本技术子杯的立体外观图。图3是图2的A-A向剖视图。图4是图2的B-B向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子杯的仰视图。图6是本技术压杆的侧视图。图7为图3中的按压钮的剖视图。图8、9、10是本技术的翘板的主视图、侧视图、俯视图。图11为本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子杯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子杯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13为本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子杯的组合剖视图。请参阅图2、图3所示,本技术包括一母杯及一子杯本体10,杯缘向外扩出形成有可卡附母杯的扩缘11,于子杯本体杯缘一侧部一体成型制设一中空贯-->槽12,于其槽中并增设有一内卡阶梯121,另于子杯本体10的底板分别设有一漏水孔13及若干脚板14,于一对并列式脚板(参见图5所示)上镂设有一销孔141;请参阅图6-10所示,本技术的压杆20,其构造如图6所示,杆体的轴径由上而下分别设有卡沟201、卡阶202与环槽203;一按压钮21,如图7所示,设有同压杆20轴径配合的内孔211,于开口部设有一内缩扣端212,组合时,扣端212可滑扣入卡沟201中结合。于图8、9、10中所示,其是本技术的翘板30,翘板30的两侧分别将板体向上折仰起而具有左右对称的垂壁31,于其两垂壁31上设一水平向的销孔311,其翘板30的前端部令其板体向上弯翘起形成有顶挚点301,一滑槽302剖制于平面板体之上,将滑槽302之前缘设为一大径的穿入孔303。请参见图3、4所示,一滤网40为一中央部突起的盖罩体,于外缘处结合设有一耐热无毒PC环41(聚碳酸脂树脂俗称PC),网板上设可供螺件42螺附的螺孔43。组合时,先将一钢球止水球50予置入子杯本体10内,再另以滤网40盖设于其上,以螺件42螺入螺孔43固定;压杆20于卡阶202上套入复位弹簧204后置入中空贯槽12内,使该复位弹簧204得抵位于卡阶202与内卡阶梯121之间,压杆20的底末端环槽203,将其由翘板30的穿入孔303处予滑入至滑槽302内达固定,再以一销轴32由脚板14的销孔131与翘板30上销孔311穿入后固定-->为一体,令翘板30弯翘起的顶挚点301抵顶于止水球50的下端,又将按压钮21套入压杆20头端,盖上上盖60。请参见图11所示,本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子杯主要设有一子杯本体70,其底部设有一滤网80以供滤净茶叶汁之用,压杆91可控制子杯本体70内茶汁的漏泄及停止。请参见图12、13,本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子杯组合时,先将圆杆81弯翘部伸入弹簧82后,在钢珠83上方与其结合为一体,钢球83置入于漏水孔71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泡茶器,包括一母杯及一子杯本体,子杯本体底部设有滤网、漏水孔及钢球止水球,其特征在于:该子杯本体,杯缘顶端设有向外扩出的扩缘,杯壁一侧部一体成型设有内附内卡阶梯的中空贯槽,底板外侧形成有若干脚板,其中一对脚板设为并列式,并于其上设有 销孔;一压杆为一轴杆柱体,于轴外径上分别由上而下设有卡沟、卡阶与环槽;一翘板由板体弯成具垂壁与向上弯翘的顶挚点,垂壁上设有销孔,且于平面板体上设具大径穿入孔的滑槽;钢球止水球置于子杯中,以一中央部突起的滤网罩盖其上而锁固于底板, 压杆穿设于中空贯槽,而设一复位弹簧抵顶于压杆的卡阶与中空贯槽的内卡阶梯间,而压杆末端的环槽则穿入于翘板上的穿入孔,而限止定位于滑槽中,一销轴将翘板上的销孔与脚板的销孔一并销固,翘板的弯翘顶挚点抵顶于钢球止水球底端。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泡茶器,包括一母杯及一子杯本体,子杯本体底部设有滤网、漏水孔及钢球止水球,其特征在于:该子杯本体,杯缘顶端设有向外扩出的扩缘,杯壁一侧部一体成型设有内附内卡阶梯的中空贯槽,底板外侧形成有若干脚板,其中一对脚板设为并列式,并于其上设有销孔;一压杆为一轴杆柱体,于轴外径上分别由上而下设有卡沟、卡阶与环槽;一翘板由板体弯成具垂壁与向上弯翘的顶挚点,垂壁上设有销孔,且于平面板体上设具大径穿入孔的滑槽;钢球止水球置于子杯中,以一中央部突起的滤网罩盖其上而锁固于底板,该压杆穿设于中空贯槽,而设一复位弹簧抵顶于压杆的卡阶与中空贯槽的内卡阶梯间,而压杆末端的环槽则穿入于翘板上的穿入孔,而限止定位于滑槽中,一销轴将翘板上的销孔与脚板的销孔一并销固,翘板的弯翘顶挚点抵顶于钢球止水球底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泡茶器,其特征在于:一按压钮罩盖于压杆头端。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泡茶器,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顺从
申请(专利权)人:沈顺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