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调梁模板固定夹具及梁模板的固定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可调梁模板固定夹具及梁模板的固定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现浇结构梁的木模板加固过程中,传统的加固方式为大梁为主龙骨双钢管,然后利用两道以上的通丝螺杆将双管拉住,下侧还需要一道,单个加固体系的抗扭性较差,小梁加固则颇为麻烦,梁不穿螺杆,两侧主龙骨固定较为困难,步步紧固定不够牢固,不少工地禁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可调梁模板固定夹具及梁模板的固定方法,以解决现浇结构梁的传统的木模板加固方式步骤繁琐、施工效率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可调梁模板固定夹具,包括:支承座,包括两端开口的容置筒,所述容置筒中可转动地安装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的相对两侧与所述容置筒的内壁之间分别嵌设有一支承梁,所述支承梁的面向所述驱动齿轮的一侧形成有与所述驱动齿轮相啮合的齿纹,所述驱动齿轮的相对两侧的所述支承梁的端部伸至所述容置筒的外部;用于抵压于梁侧模板的外侧且高度可调的两支撑件,两所述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梁模板固定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n支承座,包括两端开口的容置筒,所述容置筒中可转动地安装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的相对两侧与所述容置筒的内壁之间分别嵌设有一支承梁,所述支承梁的面向所述驱动齿轮的一侧形成有与所述驱动齿轮相啮合的齿纹,所述驱动齿轮的相对两侧的所述支承梁的端部伸至所述容置筒的外部;/n用于抵压于梁侧模板的外侧且高度可调的两支撑件,两所述支撑件分别竖设于两所述支承梁的端部;以及/n用于搁置梁底模板的拉结组件,可拆卸地拉结于两所述支撑件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梁模板固定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承座,包括两端开口的容置筒,所述容置筒中可转动地安装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的相对两侧与所述容置筒的内壁之间分别嵌设有一支承梁,所述支承梁的面向所述驱动齿轮的一侧形成有与所述驱动齿轮相啮合的齿纹,所述驱动齿轮的相对两侧的所述支承梁的端部伸至所述容置筒的外部;
用于抵压于梁侧模板的外侧且高度可调的两支撑件,两所述支撑件分别竖设于两所述支承梁的端部;以及
用于搁置梁底模板的拉结组件,可拆卸地拉结于两所述支撑件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梁模板固定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梁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齿纹形成于所述支承梁的第一端,所述容置筒具有第一开口端和第二开端,一所述支承梁的第二端伸至所述第一开口端的外部,另一所述支承梁的第二端伸至所述第二开口端的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梁模板固定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的底部形成有套设于所述支承梁的第二端的连接套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梁模板固定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筒的外部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容置筒开设有穿孔,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穿设于所述穿孔中且伸至所述容置筒内,所述输出端传动连接于所述驱动齿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调梁模板固定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端同轴安装有传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的齿头的第一侧啮合于所述齿纹,所述驱动齿轮的齿头的第二侧啮合于所述传动齿轮。
6.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俱玮,张振中,白明伟,闫江,唐博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