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施顺和专利>正文

一种隔离用充气式房中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5489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1: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隔离用充气式房中房,属于防疫设施技术领域。一种隔离用充气式房中房,包括硬质底板和万向滚轮,万向滚轮固定连接在硬质底板的底面四角上,万向滚轮上还固定安装有刹停装置,硬质底板上固定连接有双层充气膜,双层充气膜的两层膜之间设置有充气腔,双层充气膜的内部设置有隔离腔;双层充气膜的上端设置为透明膜,双层充气膜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充气口,双层充气膜的隔离腔开口处固定连接有充气式门帘,充气式门帘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条;接管模块也连接在双层充气膜上隔离腔的内部还设置有内部隔离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解决了现有设计体积较大不便于移动和实用以及结构较为固定,功能单一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隔离用充气式房中房
本技术涉及防疫设施
,具体为一种隔离用充气式房中房。
技术介绍
肺炎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疾病,现在全球大疫当前,西方发达国家最缺乏防护措施设备和隔离设施,医护人员大量感染,大部分国家做不到中国隔离模式,甚至采取集体免疫;家庭自我隔离观察家庭聚集性感染不仅仅是中国之最,也是当前美意法德家庭成员感染之最;不仅仅是针对“肺炎”,其他传染病在进行家庭自我隔离观察时都易产生聚集性感染,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设计一种屋内使用的隔离用充气式房中房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目前市面上已经存在的室内隔离设施,往往体积较大,使用和移动都较为麻烦,除此之外,现有设计结构都较为固定和简单,功能较为单一,只能起到简单的隔离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离用充气式房中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现有设计体积较大不便于移动和实用以及结构较为固定,功能单一的问题。2、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隔离用充气式房中房,包括硬质底板和万向滚轮,所述万向滚轮固定连接在硬质底板的底面四角上,所述万向滚轮上还固定安装有刹停装置,所述硬质底板上固定连接有双层充气膜,所述双层充气膜的两层膜之间设置有充气腔,所述双层充气膜的内部设置有隔离腔;所述双层充气膜的上端设置为透明膜,所述双层充气膜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充气口,所述双层充气膜的隔离腔开口处固定连接有充气式门帘,所述充气式门帘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条;所述双层充气膜上相对充气式门帘一面上连接有饮食投送机构,所述饮食投送机构上方设置有接管模块,所述接管模块也连接在双层充气膜上所述隔离腔的内部还设置有内部隔离机构。优选的,所述饮食投送机构包括有投送口,所述投送口固定连接在双层充气膜的侧壁上,所述投送口的开口处固定连接有密封帘,所述密封帘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开缝,所述开缝上固定连接有拉链式密封条。优选的,所述接管模块包括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在双层充气膜的侧壁上,所述连接板的内壁面贯穿双层充气膜的外膜与双层充气膜的内膜固定连接,所述双层充气膜上固定安装有进出水管接口、换气管接口、氧气管接口和备用管接口。优选的,所述内部隔离机构包括有内部隔离膜,所述隔离膜设置在隔离腔内,所述内部隔离膜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吸气口,所述内部隔离膜的内底面上固定连接有充气式床垫,所述充气式床垫与内部隔离膜和双层充气膜的侧壁之间留有空隙;所述内部隔离膜的两侧开口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条,所述内部隔离膜的侧壁和顶面上还固定连接有子扣,所述双层充气膜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母扣,所述母扣与子扣相匹配,所述内部隔离膜通过子扣和母扣连接在双层充气膜上。3、有益效果(1)本技术设置有硬质底板,同时在硬质底板下固定安装有万向滚轮,利用此设计,可以方便的对装置本体进行移动,同时本技术采用双层充气膜,更为轻便,未充气使用时占地也更小,便于收纳,双层充气膜的上端设置有透明膜,便于对内部的隔离人员进行观察监测;同时在双层充气膜的隔离腔内部还设置有内部隔离结构,多层防护,更好的保证了隔离的安全性,能够大大降低聚集性感染的风险,同时在双层充气膜侧壁上还设置饮食投送机构,可以保证隔离人员的正常饮食,无需打开双层充气膜的充气式门帘即可完成饮食投送,也更进一步的保证了安全性;(2)本技术的接管模块包括有进出水管接口、换气管接口和氧气管接口,进出水管接口与进出水设备相匹配,保证了隔离人员的用水需求,而通过设置换气管接口和氧气管接口,保证了装置本体内部的正常供氧和空气流动,换气管接口外端与过滤消毒设施相连接,对隔离人员呼吸出的气体进行过滤消毒后再进行排放,大大降低了外界人员被感染的风险;而本技术的内部隔离膜是通过子扣连接在双层充气膜内壁上的母扣上的,更加便于拆装,同时在内部隔离膜上还设置有第二密封条和吸气口,若装置本体内的隔离人员未能救治过来不幸去世,可以将内部隔离膜的子扣与母扣分离,然后将第二密封条压合在一起,再通过抽气机从吸气口将内部隔离膜抽真空,从而可以将内部隔离膜用作裹尸袋,实现了内部隔离膜的充分利用,同时也解决了现有设计功能过于单一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饮食投送机构和接管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图2中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内部隔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1、硬质底板;2、万向滚轮;3、双层充气膜;4、透明膜;5、充气口;6、充气式门帘;7、第一密封条;8、饮食投送机构;801、投送口;802、密封帘;803、拉链式密封条;9、接管模块;901、连接板;902、进出水管接口;903、换气管接口;904、氧气管接口;905、备用管接口;10、内部隔离机构;1001、内部隔离膜;1002、吸气口;1003、充气式床垫;1004、第二密封条;1005、子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3,一种隔离用充气式房中房,包括硬质底板1和万向滚轮2,万向滚轮2固定连接在硬质底板1的底面四角上,万向滚轮2上还固定安装有刹停装置,硬质底板1上固定连接有双层充气膜3,双层充气膜3的两层膜之间设置有充气腔,双层充气膜3的内部设置有隔离腔;双层充气膜3的上端设置为透明膜4,双层充气膜3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充气口5,双层充气膜3的隔离腔开口处固定连接有充气式门帘6,充气式门帘6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条7;双层充气膜3上相对充气式门帘6一面上连接有饮食投送机构8,饮食投送机构8上方设置有接管模块9,接管模块9也连接在双层充气膜3上隔离腔的内部还设置有内部隔离机构10。饮食投送机构8包括有投送口801,投送口801固定连接在双层充气膜3的侧壁上,投送口801的开口处固定连接有密封帘802,密封帘802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开缝,开缝上固定连接有拉链式密封条803。本技术设置有硬质底板1,同时在硬质底板1下固定安装有万向滚轮2,利用此设计,可以方便的对装置本体进行移动,同时本技术采用双层充气膜3,更为轻便,未充气使用时占地也更小,便于收纳,双层充气膜3的上端设置有透明膜4,便于对内部的隔离人员进行观察监测;同时在双层充气膜3的隔离腔内部还设置有内部隔离结构10,多层防护,更好的保证了隔离的安全性,能够大大降低聚集性感染的风险,同时在双层充气膜3侧壁上还设置饮食投送机构8,可以保证隔离人员的正常饮食,无需打开双层充气膜3的充气式门帘6即可完成饮食投送,也更进一步的保证了安全性。...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隔离用充气式房中房,包括硬质底板(1)和万向滚轮(2),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滚轮(2)固定连接在硬质底板(1)的底面四角上,所述万向滚轮(2)上还固定安装有刹停装置,所述硬质底板(1)上固定连接有双层充气膜(3),所述双层充气膜(3)的两层膜之间设置有充气腔,所述双层充气膜(3)的内部设置有隔离腔;所述双层充气膜(3)的上端设置为透明膜(4),所述双层充气膜(3)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充气口(5),所述双层充气膜(3)的隔离腔开口处固定连接有充气式门帘(6),所述充气式门帘(6)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条(7);所述双层充气膜(3)上相对充气式门帘(6)一面上连接有饮食投送机构(8),所述饮食投送机构(8)上方设置有接管模块(9),所述接管模块(9)也连接在双层充气膜(3)上所述隔离腔的内部还设置有内部隔离机构(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离用充气式房中房,包括硬质底板(1)和万向滚轮(2),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滚轮(2)固定连接在硬质底板(1)的底面四角上,所述万向滚轮(2)上还固定安装有刹停装置,所述硬质底板(1)上固定连接有双层充气膜(3),所述双层充气膜(3)的两层膜之间设置有充气腔,所述双层充气膜(3)的内部设置有隔离腔;所述双层充气膜(3)的上端设置为透明膜(4),所述双层充气膜(3)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充气口(5),所述双层充气膜(3)的隔离腔开口处固定连接有充气式门帘(6),所述充气式门帘(6)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条(7);所述双层充气膜(3)上相对充气式门帘(6)一面上连接有饮食投送机构(8),所述饮食投送机构(8)上方设置有接管模块(9),所述接管模块(9)也连接在双层充气膜(3)上所述隔离腔的内部还设置有内部隔离机构(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离用充气式房中房,其特征在于:所述饮食投送机构(8)包括有投送口(801),所述投送口(801)固定连接在双层充气膜(3)的侧壁上,所述投送口(801)的开口处固定连接有密封帘(802),所述密封帘(802)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开缝,所述开缝上固定连接有拉链式密封条(8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顺和
申请(专利权)人:施顺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