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捷式岩盐疗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54885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1:42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具有盐疗功能的汗蒸房搭建缓慢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捷式岩盐疗法装置,包括基座、墙体和房盖,墙体内设置有岩盐和岩盐加热装置;所述基座与房盖均为板状结构,且基座上设置有第一凹槽,房盖上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墙体下端设置有第一凸起,墙体上端设置有第二凸起,且第一凸起与第一凹槽相匹配,第二凸起与第二凹槽相匹配。具体使用时,通过第一凸起直接卡合在第一凹槽内,如此完成了基座与墙体的安装,同时再将房盖盖上,第二凸起与第二凹槽配合,完成了墙体与房盖的安装;解决现有技术中具有盐疗功能的汗蒸房搭建缓慢的问题,提高组装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捷式岩盐疗法装置
本技术涉及岩盐疗病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便捷式岩盐疗法装置。
技术介绍
岩盐疗法是通过加热岩盐后释放出岩盐气溶胶,岩盐气溶胶对人体呼吸系统疾病进行治疗,这是一种非药物性的医疗技术方法。最早通过岩盐疗法是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市民在岩盐洞穴防空时,发现洞内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病人,病情得到痊愈或明显好转,经科研人员发现,岩盐洞穴中恒湿、恒温、恒压低噪音,空气中饱含负离子和岩盐气溶胶等因素对人体产生了效应。为了能够最大化利用岩盐气溶胶对人体带来的益处,现有技术中出现了多种岩盐治疗房,例如中国专利201710036532.4所公开的一种矿盐汗蒸房,以及中国专利200920100259.8所公开的具有盐疗功能的汗蒸房等,这类结构是通过将天然盐砖砌到墙体内,或者是在墙体内布设加热装置和岩盐,通过加热装置加热岩盐后产生岩盐气溶胶;为了能够有效地固定天然盐砖或其它形式的岩盐,一般采用固定式墙体结构,以便于提高盐砖与墙体的结合度。如此导致了这种墙体结构在移动或装配时工期较长,除去墙体建造的过程,装配过程需要24小时左右,对墙体组装但在辅助治疗传染性呼吸系统疾病时,为了减缓传染扩散,需要快速搭建相应的岩盐汗蒸房,故如何提供一种便携式岩盐疗法装置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具有盐疗功能的汗蒸房搭建缓慢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便捷式岩盐疗法装置,其目的在于能够快速装配,提高组装效率。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捷式岩盐疗法装置,包括基座、墙体和房盖,墙体内设置有岩盐和岩盐加热装置;所述基座与房盖均为板状结构,且基座上设置有第一凹槽,房盖上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墙体下端设置有第一凸起,墙体上端设置有第二凸起,且第一凸起与第一凹槽相匹配,第二凸起与第二凹槽相匹配。本申请在具体实施中,便捷式岩盐疗法装置还是表现为房体结构,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基座、墙体和房盖,其中基座为板状结构,可选择截面为方形或圆形结构的板材,基座作为承重结构,可选择比重较大的板材;房盖也选择为板状结构,为了减轻安装负担,减少墙体承重,房盖可选择比较较小的板材;在本申请中,墙体可选择环形结构或选择多个墙板合围而成的方形结构,且墙体内设置有岩盐和岩盐加热装置,为了能够更好的产生岩盐气溶胶,以及形成稳定可靠的墙体,本申请中墙体可选择多层组合结构,例如包括从外往内依次设置的隔热层、加热层、岩盐层和固定层,其中隔热层作为承载基础,加热层可选择电加热的方式对岩盐进行加热,岩盐层可设置岩砖、散状盐等各种形态的岩盐;在本申请中,基座上一体设置有第一凹槽,房盖上一体设置有第二凹槽,其中凹槽的截面可选择圆弧形或者方形;在墙体下端一体设置有第一凸起,墙体上端一体设置有第二凸起,且第一凸起与第一凹槽相匹配,第二凸起与第二凹槽相匹配。具体使用时,通过第一凸起直接卡合在第一凹槽内,如此完成了基座与墙体的安装,同时再将房盖盖上,第二凸起与第二凹槽配合,完成了墙体与房盖的安装;整个过程安装便捷,装配过程仅需10分钟左右,解决现有技术中具有盐疗功能的汗蒸房搭建缓慢的问题,提高组装效率,在遏制传染性呼吸系统疾病时发挥重要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第一视角剖视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整体结构分解后第二视角示意图;图中:100基座、101第一凹槽、200墙体、201装饰层、210第一墙板、220第二墙板、230第三墙板、240第四墙板、250保护板、300房盖、400滚轮组。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便捷式岩盐疗法装置,包括基座100、墙体200和房盖300,墙体200内设置有岩盐和岩盐加热装置;所述基座100与房盖300均为板状结构,且基座100上设置有第一凹槽101,房盖300上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墙体200下端设置有第一凸起,墙体200上端设置有第二凸起,且第一凸起与第一凹槽101相匹配,第二凸起与第二凹槽相匹配。如图1、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凸起直接卡合在第一凹槽101内,如此完成了基座100与墙体200的安装,同时再将房盖300盖上,第二凸起与第二凹槽配合,完成了墙体200与房盖300的安装;整个过程安装便捷,装配过程仅需10分钟左右,解决现有技术中具有盐疗功能的汗蒸房搭建缓慢的问题,提高组装效率,在遏制传染性呼吸系统疾病时发挥重要作用;为了进一步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性,本申请中第一凸起与第一凹槽101之间采用过渡配合,第二凸起与第二凹槽之间采用间隙配合,即第一凸起与第一凹槽101之间的间隙小于第二凸起和第二凹槽之间的间隙,如此在安装房盖300过程中能够确保墙体200与基座100之间的稳固性,提升整体结构的强度和可靠度。进一步地,在本申请中,所述第一凹槽101与第二凹槽沿墙体200周围错开布置。因错开布置后,墙体200结构组装结合点处的受力更加均匀,其中第一凹槽101与第二凹槽沿墙体200周围呈90°错开布置时,整体受力均匀性更好,如此可提升本申请结构整体装置的稳定性。此外,为了提升整体结构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墙体200与基座100之间还连接有第一角铁;墙体200与房盖300之间也连接有第二角铁;通过第一角铁连接墙体200和基座100,以及通过第二角铁连接墙体200和房盖300;具体在安装时,第一角铁和第二角铁都设置在墙体200内部;并且第一角铁设置有多个均匀布置在基座100与墙体200的连接处,第一角铁的一端通过螺钉与墙体200紧固,另一端也通过螺钉与基座100紧固;同样地,第二角铁也通过螺钉分别于墙体200和房盖300紧固;在本申请中,第一角铁和/或第二角铁不仅起到连接作用,还起到加强筋的作用,提高了本申请结构整体装置的稳定性。进一步,还可以在墙体200外设置连接板,具体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其中第一连接板连接基座100和墙体200,第二连接板连接墙体200和房盖300;连接板呈板状结构,第一连接板的两端分别通过螺钉或枪钉与基座100和墙体200连接,第二连接板的两端也分别通过螺钉或枪钉与房盖300和墙体200连接,通过单独设置连接板也能达到快速连接的效果;为了本申请结构的稳定性更好,可选择角铁与连接板同时设置用于连接和紧固,即在墙体200内设置第一角铁和第二角铁,在墙体200外设置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并且各个连接部件的设置位置并不重叠,以此可进一步提高本申请结构的稳定性。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结构中,所述墙体200外还覆盖有装饰层201,通过设置装饰层201,不仅起到美化作用,还能达到便于识别的效果,在本实施例中,可选择在墙体200外围全面覆盖装饰层201,装饰层201与墙体200通过粘结连接或其它现有方式连接;为了确保装饰层201的稳定性,在相邻装饰层201连接处还设置有保护板250,保护板250两端分别与装饰层201连接,还可以通过保护板250进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捷式岩盐疗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00)、墙体(200)和房盖(300),墙体(200)内设置有岩盐和岩盐加热装置;所述基座(100)与房盖(300)均为板状结构,且基座(100)上设置有第一凹槽(101),房盖(300)上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墙体(200)下端设置有第一凸起,墙体(200)上端设置有第二凸起,且第一凸起与第一凹槽(101)相匹配,第二凸起与第二凹槽相匹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捷式岩盐疗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00)、墙体(200)和房盖(300),墙体(200)内设置有岩盐和岩盐加热装置;所述基座(100)与房盖(300)均为板状结构,且基座(100)上设置有第一凹槽(101),房盖(300)上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墙体(200)下端设置有第一凸起,墙体(200)上端设置有第二凸起,且第一凸起与第一凹槽(101)相匹配,第二凸起与第二凹槽相匹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捷式岩盐疗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101)与第二凹槽沿墙体(200)周围错开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便捷式岩盐疗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200)外还覆盖有装饰层(20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捷式岩盐疗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虎
申请(专利权)人:温阳国际贸易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