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古建筑修复临时加固支撑装置
本技术涉及古建筑修复
,具体为一种古建筑修复临时加固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古建筑木结构的主要由榫卯连接,典型的即为梁端做成榫头形式,柱身做成卯口形式,这种连接节点具有刚柔并济的作用,结合我国古建筑木结构体系自身,具有良好的抗弯能力和耗能能力;古建筑在进行修复过程中通常需要将旧的支撑件取下,因此需要用到支撑结构将其支撑起来,避免古建筑的稳定性受到影响,而传统的支撑装置无法加长,因此在支撑时,一旦支撑件较大,则临时的支撑装置无法正常使用,或者直接使用后会造成原来的支撑点发生移位,存在明显的弊端,为此我们提供一种古建筑修复临时加固支撑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古建筑修复临时加固支撑装置,包括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的上表面焊接有第一支撑杆与电机,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端焊接有固定支撑板,第一支撑杆共有四根,且设置在固定支撑板的下表面四周,所述固定支撑板的下表面焊接有导杆,导杆设置在固定板的下表面中心位置,方便推杆到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古建筑修复临时加固支撑装置,包括支撑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座(1)的上表面焊接有第一支撑杆(11)与电机(3),所述第一支撑杆(11)的上端焊接有固定支撑板(2),所述固定支撑板(2)的下表面焊接有导杆(22),导杆(22)上滑动套设有滑套(23),所述滑套(23)的外侧设有驱动杆(232)与对称设置的第一固定板(231),所述第一固定板(231)之间转动设有推杆(43),推杆(43)的端部转动设有活动支撑板(4),所述活动支撑板(4)的一端活动卡设在固定支撑板(2)的内部;所述电机(3)的输出端设有丝杆(31),所述驱动杆(232)螺纹套设在丝杆(31)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古建筑修复临时加固支撑装置,包括支撑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座(1)的上表面焊接有第一支撑杆(11)与电机(3),所述第一支撑杆(11)的上端焊接有固定支撑板(2),所述固定支撑板(2)的下表面焊接有导杆(22),导杆(22)上滑动套设有滑套(23),所述滑套(23)的外侧设有驱动杆(232)与对称设置的第一固定板(231),所述第一固定板(231)之间转动设有推杆(43),推杆(43)的端部转动设有活动支撑板(4),所述活动支撑板(4)的一端活动卡设在固定支撑板(2)的内部;所述电机(3)的输出端设有丝杆(31),所述驱动杆(232)螺纹套设在丝杆(3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古建筑修复临时加固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撑板(2)的下表面开设有对称设置的滑槽(21),所述活动支撑板(4)的一端焊接有滑块(41),滑块(41)滑动卡设在滑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征,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大愿工坊木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