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卢金妹专利>正文

一种半开放式保温隔热建筑结构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5466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1: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半开放式保温隔热建筑结构材料,属于建筑材料领域,一种半开放式保温隔热建筑结构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创新采用一对感温扩绳柱同时感知其内外两侧温度,根据内外两侧不同温度可随之发生不同程度的形状变化,在感温扩绳柱不同程度的形变支撑下,双锥堵流器具有单向移动趋向,通过双锥堵流器的移动控制本发明专利技术内外两侧之间换流通道的开闭,使内外两侧热量可以实现隔绝或是单向流动,从而达到隔热保温以及自动调节室温的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可适用于室内建筑结构或是非保温性建筑外围等结构,并可根据使用环境控制本发明专利技术内外安装方向,从而获得环境所需的热量流动方向,实现提高室内环境舒适度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半开放式保温隔热建筑结构材料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材料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半开放式保温隔热建筑结构材料。
技术介绍
建筑材料是土木工程和建筑工程中使用的材料的统称,可分为结构材料、装饰材料和某些专用材料。结构材料包括:木材、竹材、石材、水泥、混凝土、金属、砖瓦、陶瓷、玻璃、工程塑料、复合材料等。随着科技的发展,建筑施工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对于建筑的整体环境以及保温效果、节能等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由此,建筑保温材料应运而生。但现有建筑保温材料大都应用在建筑外墙上,为保证室内温度的舒适性,有效降低室内外热量的传递。但对于建筑外围来说,外墙是作为建筑最大的围护面,除外墙之外,还存在其它围护结构,如门、窗、幕墙等,这些围护结构却不具备良好的隔热保温性能,另外,大部分室内建筑结构(如隔板、隔墙)也不具备保温隔热性能,但室内不同区域的保温隔热需求也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如厨房与客厅的隔热保温,因此亟需一种可适用于室内建筑结构以及外围门、窗的建筑材料,以满足人们对室内环境的更高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半开放式保温隔热建筑结构材料,包括复合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板(3)的内外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隔音层(2)和防火层(4),所述隔音层(2)和防火层(4)远离复合板(3)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防水层(1),所述复合板(3)的内部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换流通道(301),所述换流通道(301)的内部设有水平分布的主流管(5)和变径副流管(6),所述主流管(5)远离变径副流管(6)的一端与隔音层(2)固定连接,所述变径副流管(6)远离主流管(5)的一端与防火层(4)固定连接,所述换流通道(301)的内部还设有温差控向器,所述温差控向器位于主流管(5)和变径副流管(6)的内部,所述温差控向器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开放式保温隔热建筑结构材料,包括复合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板(3)的内外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隔音层(2)和防火层(4),所述隔音层(2)和防火层(4)远离复合板(3)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防水层(1),所述复合板(3)的内部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换流通道(301),所述换流通道(301)的内部设有水平分布的主流管(5)和变径副流管(6),所述主流管(5)远离变径副流管(6)的一端与隔音层(2)固定连接,所述变径副流管(6)远离主流管(5)的一端与防火层(4)固定连接,所述换流通道(301)的内部还设有温差控向器,所述温差控向器位于主流管(5)和变径副流管(6)的内部,所述温差控向器包括双锥堵流器(9)和一对感温扩绳柱(8),所述双锥堵流器(9)位于一对感温扩绳柱(8)之间,一对所述感温扩绳柱(8)分别位于主流管(5)和变径副流管(6)的内部,所述双锥堵流器(9)位于主流管(5)和变径副流管(6)之间,所述感温扩绳柱(8)和双锥堵流器(9)之间固定连接有弹性拉绳(10),所述换流通道(301)的内部还填充有隔热填料(11),所述隔热填料(11)位于主流管(5)和变径副流管(6)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开放式保温隔热建筑结构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温扩绳柱(8)包括内柱(81),所述内柱(8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热胀层(82),所述热胀层(8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定绳板(83)和多个均匀分布的绳圈限位棒(84),所述弹性拉绳(10)靠近感温扩绳柱(8)的一端与定绳板(83)外端固定连接,所述弹性拉绳(10)缠绕于热胀层(82)的外表面并位于多对相互平行且相邻的绳圈限位棒(84)之间,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金妹
申请(专利权)人:卢金妹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