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田婷婷专利>正文

一种自动浇筑设备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54611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1: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浇筑设备防护装置,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包括第一防护板,第一防护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防护板,第一防护板的两端设置有与第二防护板相对应的限位滑轨,所述限位滑轨的顶端设置有与第二防护板相对应的第一限位螺丝钉,第一防护板的下表面两端设置有固定件,第一防护板的下方设置有支撑机构,支撑机构包括蓄水箱,蓄水箱的上表面一端设置有进水管,蓄水箱的两端设置有与固定件相对应的限位套筒,限位套筒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限位螺丝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具有良好的防护功能,可以有效防止浇筑时混凝土飞溅,使防护装置的防护效果更高,提升用户对防护装置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浇筑设备防护装置
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浇筑设备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9686884U)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用水泥浇筑防护装置,包括储料斗,储料斗一侧上端固定设有进水口,进水口一侧固定安装卡箍,储料斗底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储料斗底端一边缘处固定安装出料口,储料斗底端中间处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中间处固定设有减速器,第一转轴一端固定连接第一电机,两个支撑腿固定连接底座,底座下端固定连接若干个万向轮。该防护装置的优点在于,通过安装电动伸缩杆,方便材料盒的升高,同时在通过第二电机的转动,使材料盒发生转动,将材料倒入水泥浇筑机中,节省体力。然而该防护装置由于结构比较简单,导致防护装置的防护效果较差,影响用户对防护装置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浇筑设备防护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浇筑设备防护装置,包括第一防护板,第一防护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防护板,第一防护板的两端设置有与第二防护板相对应的限位滑轨,所述限位滑轨的顶端设置有与第二防护板相对应的第一限位螺丝钉,第一防护板的下表面两端设置有固定件,第一防护板的下方设置有支撑机构,支撑机构包括蓄水箱,蓄水箱的上表面一端设置有进水管,蓄水箱的两端设置有与固定件相对应的限位套筒,限位套筒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限位螺丝钉,蓄水箱的下表面两端设置有地轮。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蓄水箱的上表面一端设置有水泵,水泵的上方设置有喷管,喷管的上表面设置有喷头,水泵的输出端设置有与喷管相对应的连接软管。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件的底端设置有加热电阻丝,加热电阻丝通过开关与电源电连接,限位滑轨为“L”形结构,限位滑轨与第一防护板通过螺丝钉固定连接,第二防护板为长方体结构。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喷管与第二防护板通过胶水粘合连接,喷头共设置有七个,七个喷头等间隔排布在喷管上,喷头与喷管螺纹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滑轨的前表面设置有夜光警示板,夜光警示板为长方体结构,夜光警示板与限位滑轨通过胶水粘合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蓄水箱的底端设置有电加热板,电加热板通过开关与电源电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具有良好的防护功能,可以有效防止浇筑时混凝土飞溅,使防护装置的防护效果更高,提升用户对防护装置的使用体验,其次,本装置具有除尘功能,可以有效防止施工时飘散出大量的粉尘,使防护装置的功能更加丰富,值得推广和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对应的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对应的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防护板、2-限位滑轨、3-支撑机构、4-固定件、5-夜光警示板、6-第二防护板、7-第一限位螺丝钉、8-加热电阻丝、31-电加热板、32-蓄水箱、33-地轮、34-进水管、35-连接软管、36-喷管、37-喷头、38-水泵、391-限位套筒、392-第二限位螺丝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自动浇筑设备防护装置,包括第一防护板1,第一防护板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防护板6,第一防护板1的两端设置有与第二防护板6相对应的限位滑轨2,限位滑轨2的顶端设置有与第二防护板6相对应的第一限位螺丝钉7,第一防护板1的下表面两端设置有固定件4,第一防护板1的下方设置有支撑机构3,支撑机构3包括蓄水箱32,蓄水箱32的上表面一端设置有进水管34,蓄水箱32的两端设置有与固定件4相对应的限位套筒391,限位套筒39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限位螺丝钉392,蓄水箱32的下表面两端设置有地轮33;为了使支撑机构3的功能更加丰富,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蓄水箱32的上表面一端设置有水泵38,水泵38的上方设置有喷管36,喷管36的上表面设置有喷头37,水泵38的输出端设置有与喷管36相对应的连接软管35,水泵38通过开关与电源电连接;为了使固定件4的使用更加方便,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固定件4的底端设置有加热电阻丝8,加热电阻丝8通过开关与电源电连接,限位滑轨2为“L”形结构,限位滑轨2与第一防护板1通过螺丝钉固定连接,第二防护板6为长方体结构;为了使喷管36的使用更加可靠,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喷管36与第二防护板6通过胶水粘合连接,喷头37共设置有七个,七个喷头37等间隔排布在喷管36上,喷头37与喷管36螺纹连接。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为了使防护装置的警示效果更好,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限位滑轨2的前表面设置有夜光警示板5,夜光警示板5为长方体结构,夜光警示板5与限位滑轨2通过胶水粘合连接,夜光警示板5在夜间起到警示作用,防止行人撞到防护装置;为了使蓄水箱32的功能更加丰富,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蓄水箱32的底端设置有电加热板31,电加热板31的使用为现有技术,电加热板31通过开关与电源电连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使用时将防护装置放置在需要防护的位置,然后旋松第一限位螺丝钉7,然后拉动第二防护板6,此时用户可以对防护装置的高度进行调节,使防护装置的使用更加人性化,通过第一防护板1和第二防护板6的相互配合起到防护作用,有效防止浇筑时飞溅出混凝土或者行人对浇筑物产生破坏;其次,接通水泵38的电源,此时水泵38通过喷头37向外喷水,从而通过喷出的水起到除尘作用,防止浇筑时飘散出大量的粉尘,使防护装置的功能更加丰富;其次,旋松第二限位螺丝钉392,此时用户可以对防护装置的高度进一步进行调节,也可以通过固定件4对防护装置进行固定,有效防止防护装置在使用时发生滑动;接通加热电阻丝8的电源,从而通过加热电阻丝8对固定件4进行加热,此时用户可以将固定件4插入冰块中,从而便于用户在冰面上使用防护装置,使防护装置的使用范围更加广泛。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浇筑设备防护装置,包括第一防护板(1),第一防护板(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防护板(6),第一防护板(1)的两端设置有与第二防护板(6)相对应的限位滑轨(2),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滑轨(2)的顶端设置有与第二防护板(6)相对应的第一限位螺丝钉(7),第一防护板(1)的下表面两端设置有固定件(4),第一防护板(1)的下方设置有支撑机构(3),支撑机构(3)包括蓄水箱(32),蓄水箱(32)的上表面一端设置有进水管(34),蓄水箱(32)的两端设置有与固定件(4)相对应的限位套筒(391),限位套筒(39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限位螺丝钉(392),蓄水箱(32)的下表面两端设置有地轮(3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浇筑设备防护装置,包括第一防护板(1),第一防护板(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防护板(6),第一防护板(1)的两端设置有与第二防护板(6)相对应的限位滑轨(2),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滑轨(2)的顶端设置有与第二防护板(6)相对应的第一限位螺丝钉(7),第一防护板(1)的下表面两端设置有固定件(4),第一防护板(1)的下方设置有支撑机构(3),支撑机构(3)包括蓄水箱(32),蓄水箱(32)的上表面一端设置有进水管(34),蓄水箱(32)的两端设置有与固定件(4)相对应的限位套筒(391),限位套筒(39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限位螺丝钉(392),蓄水箱(32)的下表面两端设置有地轮(3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浇筑设备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箱(32)的上表面一端设置有水泵(38),水泵(38)的上方设置有喷管(36),喷管(36)的上表面设置有喷头(37),水泵(38)的输出端设置有与喷管(36)相对应的连接软管(3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婷婷
申请(专利权)人:田婷婷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青海;6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