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部喷射虹吸式坐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5452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1: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后部喷射虹吸式坐便器,包括:坐便器主体和设置在坐便器主体后上方的水箱,坐便器主体包括锅体,锅体口部设置有圈道,圈道底部设置有多个冲洗口,锅体底部设置有帽子头,坐便器主体内部后上方设置有主水道,主水道的前下方设置有副水道,主水道的一端连接至水箱,另一端连接圈道和副水道的一端,副水道的另一端延伸至帽子头的后部通过喷射孔与帽子头连接,锅体的下方设置有排污管道,排污管道的一端连接至帽子头的前部。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案,对整体冲水结构的改进优化,通过将副水道的距离缩短,改变水流通过副水道进入帽子头的水流方向及速度,使冲洗用水能够更快更集中的进入排污管道,形成更大的冲力,提升冲洗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后部喷射虹吸式坐便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坐便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后部喷射虹吸式坐便器。
技术介绍
目前,坐便器的应用已经非常普及,但是市面上的坐便器中的喷射孔位往往都是于帽子头的前部,副水道需要绕至帽子头的前部与喷射孔连接,导致副水道连接喷射孔的距离过长,水流从喷射孔流出时的冲击力不足以将脏污冲洗干净,造成在喷射孔的位置附近常常粘有脏污,很难清洗掉,并且,排污管道的管道口在帽子头后部的情况下,用户在坐便器前方能够直接看到管道口,那么当管道口处粘有脏污的情况下,用户能够明显的看到脏污,用户体验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后部喷射虹吸式坐便器,以达到水量少,冲刷强度大,冲洗效果好的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实施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后部喷射虹吸式坐便器,包括:坐便器主体和设置在所述坐便器主体后上方的水箱,所述坐便器主体包括锅体,所述锅体口部设置有圈道,所述圈道底部设置有多个冲洗口,所述锅体底部设置有帽子头,所述坐便器主体内部后上方设置有主水道,所述主水道的前下方设置有副水道,所述主水道的一端连接至所述水箱,另一端连接所述圈道和所述副水道的一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水道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帽子头的后部通过喷射孔与所述帽子头连接,所述锅体的下方设置有排污管道,所述排污管道的一端连接至所述帽子头的前部。可选的,所述喷射孔与所述排污管道相对设置;实现水流从喷射孔喷出后直接将脏污冲洗至排污管道内,增加冲洗强度。可选的,所述排污管道的另一端通过移位器与污水管道连接。可选的,所述副水管道为直线型管道,缩短了主水道与喷射孔之间的距离,减少了水流的流动距离,增加冲洗强度。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后部喷射虹吸式坐便器,对整体冲水结构的改进优化,通过将副水道的距离缩短,来改变水流通过副水道进入帽子头时的水流方向及速度,使冲洗用水能够更快更集中的进入排污管道,形成更大的冲力,进而提升冲洗效果。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后部喷射虹吸式坐便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坐便器主体1、水箱2、锅体3、圈道4、冲洗口5、帽子头6、主水道7、副水道8、喷射孔9、排污管道10。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参见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后喷射虹吸式坐便器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坐便器主体1和设置在坐便器主体1后上方的水箱2,坐便器主体1包括锅体3,锅体3口部设置有圈道4,圈道4底部设置有多个冲洗口5,锅体3底部设置有帽子头6,坐便器主体1内部后上方设置有主水道7,主水道7的前下方设置有副水道8,主水道7的一端连接至水箱2,另一端连接圈道4和副水道8的一端,副水道8的另一端延伸至帽子头6的后部通过喷射孔9与帽子头6连接,锅体3的下方设置有排污管道10,排污管道10的一端连接至帽子头6的前部。在实施中,喷射孔9设置在帽子头6的后部能够有效的对脏污进行冲刷,减少脏污的残留;排污管道10位于帽子头6的前部,管口处会被锅体3遮挡,从而能够有效遮挡残留的脏污,在视觉上增加排污效果。在实施中,喷射孔9与排污管道10相对设置,实现水流从喷射孔9喷出后直接将脏污冲洗至排污管道10内,增加冲洗强度。在实施中,排污管道10的另一端通过移位器与污水管道连接。污水管道也就是建筑物内部用于排放污水的管道。利用移位器可以调节排污时的水距,实现坐便器与污水管道之间的连接。在实施中,副水管道8可以为直线型管道,缩短了主水道7与喷射孔9之间的距离,减少了水流的流动距离,增加冲洗强度。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后喷射虹吸式坐便器在工作时,冲洗用水从水箱2进入主水道7,经过主水道7分为两股,一股水通过圈道4进入锅体3,对锅体3表面进行冲刷,另一股水通过副水道8经喷射孔9喷出,两股水在帽子头6底部进行汇聚,一起经过排污管道10将脏污排出至污水管道。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后部喷射虹吸式坐便器,对整体冲水结构的改进优化,通过将副水道的距离缩短,来改变水流通过副水道进入帽子头时的水流方向及速度,使冲洗用水能够更快更集中的进入排污管道,形成更大的冲力,进而提升冲洗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后部喷射虹吸式坐便器,包括:坐便器主体和设置在所述坐便器主体后上方的水箱,所述坐便器主体包括锅体,所述锅体口部设置有圈道,所述圈道底部设置有多个冲洗口,所述锅体底部设置有帽子头,所述坐便器主体内部后上方设置有主水道,所述主水道的前下方设置有副水道,所述主水道的一端连接至所述水箱,另一端连接所述圈道和所述副水道的一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水道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帽子头的后部通过喷射孔与所述帽子头连接,所述锅体的下方设置有排污管道,所述排污管道的一端连接至所述帽子头的前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部喷射虹吸式坐便器,包括:坐便器主体和设置在所述坐便器主体后上方的水箱,所述坐便器主体包括锅体,所述锅体口部设置有圈道,所述圈道底部设置有多个冲洗口,所述锅体底部设置有帽子头,所述坐便器主体内部后上方设置有主水道,所述主水道的前下方设置有副水道,所述主水道的一端连接至所述水箱,另一端连接所述圈道和所述副水道的一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水道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帽子头的后部通过喷射孔与所述帽子头连接,所述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义明寿志满佟双喜马爱军王瑞雪王义德张秋光马继震赵阳陈硕刘祎闫盛楠孙仕良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梦牌瓷业有限公司宜来天津卫浴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